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2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长托宁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中寒战的预防作用。方法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 Ⅰ组(对照组),Ⅱ组(长托宁组),Ⅲ组(哌替啶组)。观察三组患者术中寒战的发生率及严重分级;记录静脉注药前1min(T0)、静脉注药后3min(T1)、5min(T2)、10min(T3)、15min(T4)、20min(T5)、30min(T6)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情况;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注药前1min(T0)、注药后30min(T6)、麻醉后30min(T7)和手术结束时(T8)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Ⅱ组、Ⅲ组的寒战发生率分别为10%、7.5%,显著低于Ⅰ组的65%(P<0.01),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组、Ⅲ组寒战严重程度分级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Ⅲ组用药后下降明显,与Ⅰ组和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体温,三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静脉注药后,发生恶心呕吐6例(15%),嗜睡5例(12.5%),明显高于Ⅱ组和Ⅰ组(P<0.05)。结论 麻醉前预防性静脉注射长托宁(0.01mg/kg)具有预防术中寒战发生的作用,效用与预防性静脉注射哌替啶(0.5mg/kg)相似,但长托宁无类似哌替啶的呼吸抑制作用,且无哌替啶高发生率的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对血压、心率、体温无影响,在临床预防术中寒战的应用中优于哌替啶。  相似文献   
2.
结膜松弛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眼病[1-2].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结膜松弛症的患病人数将日趋增多.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结膜松弛症结膜组织发生弹力纤维变性[3].弹性组织变性是睑裂斑、翼状胬肉等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以紫外线为主的光线引起的光化学损害的标志.有研究表明,结膜松弛症还与眼表面的炎症反应有关[4].无论是紫外线等光线还是炎症反应,或两者共同作用或联合其他因素,都可能会作为应激原诱导结膜细胞产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教学中伴随的问题及术后喉痛及声音嘶哑的发生情况,以期提高气管插管教学的质量。方法:10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教学组和医师组,每组50例。记录2组的插管时间、脱氧合发生率和尝试插管次数,并在患者离开麻醉后恢复室时和术后24 h评估患者喉痛和声音嘶哑情况。结果:插管时间、脱氧合发生率和插管次数在教学组均显著高于医师组(P<0.01)。医师组的喉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教学组(P<0.01),而2组声音嘶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教学会延长插管时间并增加插管次数,同时增加气道损伤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上海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初诊患者的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损害视力的主要因素,为防治视力损伤提供依据.方法 横断面研究.于2011年3月~2012年2月期间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诊的AIDS初诊患者进行调查,进行一系列完整的眼科及全身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检查裸眼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采用裂隙灯和眼底镜进行眼前段和眼底检查.对录入数据按WHO视力损害标准分级,并分析肓和低视力损害的原因.对数据进行分类计数,求百分比,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58例艾滋病初诊患者中,286名患者知情同意至眼科门诊参加检查,受检率79.9%.眼部并发症患病率58.4%(167/286),其中干眼症的患病率最高36.0%(103/286),其次是结膜炎19.9%(57/286)、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 8.39% (24/286)等.致盲率据首位的是CMVR40.0% (4/10),其次是均为30.0%(3/10)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HIVM)和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在CD4+F淋巴细胞水平低于250个/μl时高发.结论 上海市AIDS初诊患者眼部并发症患病率高于美国等国家,CMVR是主要损害视力的原因,建议加快建立健全CMVR的筛查和诊治网络,提高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扇形额肌腱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改良扇形额肌腱膜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30例(52眼)。术后观察6~12个月。结果术后矫正良好40眼,基本矫正7眼,矫正不足5眼,过矫0眼。结论扇形额肌腱膜瓣悬吊术矫正重度的先天性上睑下垂,保留了额肌丰富的血供和神经支配,也有足够的肌力起到开睑的作用,手术易操作,损伤小,术后外观自然,并发症少,符合生理和解剖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9.
背景:多项研究证实了局部浸润镇痛法的优良镇痛效果,但从文献分析其最佳效果往往限于全膝关节置换后第1天或更短时间内。 目的:在全膝关节置换后较低浓度局麻药硬膜外镇痛的基础上应用局部浸润镇痛法,观察静息状态下和运动时的镇痛效果。 方法:将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局部浸润镇痛组,均给予口服非类固醇抗炎药塞来昔布和置换后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2组患者均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膝关节置换,置换过程中对照组给予150 mL生理盐水于关节周围注射,局部浸润镇痛组给予同等容量的混合药液,其中包括罗哌卡因300 mg、吗啡5 mg和肾上腺素10 μg。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置换后6,12,24,36,48 h的静止痛及运动痛,观察置换后恶心、呕吐、下肢麻木感和肌无力感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记录患者置换后切口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除置换后48 h的静止痛在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局部浸润镇痛组患者运动痛、静止痛目测类比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局部浸润镇痛组在6,12 h的静止痛与运动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患者均未见恶心、呕吐症状,2组各2例患者主诉下肢曾有轻微的麻木感,但并未因肌无力影响功能锻炼。2组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提示联合口服非类固醇抗炎药和置换后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镇痛技术可以在全膝关节置换后提供优良且持续的镇痛效果,且无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