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28例EST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临床资料,EST治疗前胆管炎发作27例,仅腹痛发作1例。随访EST治疗后胆管炎的发生率及临床转归。结果 EST后8例结石取净,残余结石20例。合并肝内、外胆管狭窄10例,其中2例置入胆道支架。EST治疗后胆管炎发作25例,复发率89.3%(25/28),12例再次行EST治疗,13例行开腹手术。全组治疗后18例无胆管炎发作,胆管炎复发5例,腹部不适1例,死亡4例。结论 EST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残余结石率高,胆管炎复发率高,无法彻底矫正狭窄的胆管,部分患者仍然需要手术治疗,因此EST不宜作为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小鼠出生前后角膜神经纤维密度与总长度的变化。方法 20只C57/BL6小鼠根据出生前后不同时期分为4组,分别为胚胎期17d(E17d)组、胚胎期20d(E20d)组、出生当天(P0d)组、出生后3d(P3d)组,每组5只鼠10只角膜。采用β-微管蛋白Ⅲ抗体对不同组别的小鼠角膜进行整铺片免疫荧光染色。使用荧光显微镜显示各年龄组的角膜神经分布;使用DeltaVisionCore拍摄角膜背鼻侧、背颞侧、腹鼻侧和腹颞侧的神经纤维图像,分别计算并比较不同组别小鼠的角膜表面积、角膜神经纤维密度与总长度以及角膜各分区的神经纤维密度。结果 E17d组、E20d组、P0d组和P3d组小鼠的角膜表面积分别为(0.34±0.03)mm2、(0.39±0.03)mm2、(0.46±0.06)mm2和(0.51±0.01)mm2,角膜表面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但是相邻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17d组、E20d组、P0d组和P3d组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9.11±0.65)mm·mm-2、(13.04±1.83)mm·mm-2、(9.02±0.45)mm·mm-2和(12.87±1.04)mm·mm-2;E17d组、E20d组、P0d组和P3d组的角膜神经纤维总长度分别为(3.10±0.59)mm、(5.09±1.03)mm、(4.15±0.46)mm和(6.56±1.11)mm。除了E20d组到P0d组,其余相邻年龄组间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和总长度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角膜4个分区的神经纤维密度变化趋势与整个角膜的神经纤维密度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小鼠出生前后角膜神经纤维有变化,出生当天小鼠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与总长度低于出生前,随后出现追赶性增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分析国内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研究现状,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法对建库至2020年5月21日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期刊文献177篇,来自国内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期刊的合著率为90.40%;整体发文量呈逐渐上升趋势,2016年后呈明显上升趋势;发文最多的单位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文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省;期刊论文基金资助率为41.81%。结论:近年来,国内关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文献呈上升趋势,且多以区域性文章为主。现状调查、量性研究居多、干预性研究与质性研究尚少见。未来护理工作者可以尝试涉及干预性研究和质性研究领域,以提升研究质量和研究的丰富度,促进患者出院准备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肪肝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6只大鼠给予高脂饲养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大鼠饲以高脂饮食,血脂康组8只大鼠在饲以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血脂康300mg/kg·d);另选8只大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12周末,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脂、肝脏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及小凹蛋白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丙二醛含量明显增高(P<0.05);PPARγ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小凹蛋白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大鼠TC、LDL-C、TG水平明显下降(P<0.05);肝脂肪变性程度及氧化应激水平明显改善;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小凹蛋白1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脂康能减轻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可能与其在调脂同时上调PPARγ的表达,下调小凹蛋白1的表达,减少脂质进入肝细胞,从而减少肝脏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16例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的患者。患者均未行左心房、肺静脉CT和造影,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建立左心房及肺静脉三维模型,并指导穿刺房间隔和消融导管在心脏内的操作。结果:15例患者顺利完成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平均手术时间(96.0±14.3)min,透视时间(6.1±1.2)min,X线透视剂量(115.8±49.3)mGy,未发生心脏压塞、脑栓塞、左心房-食道瘘、肺静脉狭窄及动脉瘤等并发症及死亡。1年随访结果显示,9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7例,持续性心房颤动2例。结论:对于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的患者,心腔内三维超声可以替代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避免左心房造影及增强CT检查;心腔内三维超声不延长手术时间,显著减少X线曝光时间及剂量,可避免穿刺房间隔的并发症,提高穿刺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疾病。衰老导致的肾脏功能减退和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以及利尿药、阿司匹林等药物的广泛使用,是导致老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率和发病率不断增高的重要原因。与中年发病的原发性痛风相比,老年痛风患者女性发病率增多、多关节炎起病较多、缺乏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糖皮质激素则是相对安全的选择。饮食调整、锻炼、减肥等非药物治疗对于老年痛风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体内尿酸总量约为1200 mg,每天新产生尿酸约750mg,排出约800~1000 mg,30%从肠道和胆管排泄,70%经肾脏排泄。增加血尿酸生成和(或)抑制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6只大鼠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3腹腔注射(6×105 u/kg)后高脂饲养6周,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饲以高脂饮食,血脂康组在饲以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300 mg·kg-1·d-1血脂康;另选8只大鼠作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饮食。12周末,观察大鼠主动脉斑块面积、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脂、肝脏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活化物激活受体-gamma及小凹蛋白-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物(MDA)明显增加(P<0.05);过氧化物酶体活化物激活受体-gamma(PPAR-gamma)蛋白表达下降(P<0.05),小凹蛋白-1表达增加(P<0.05)。血脂康组TC、LDLC、TG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肝脂肪变性程度及氧化应激水平明显改善;PPAR-gamma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小凹蛋白-1水平下调。结论血脂康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血脂水平,上调肝PPAR-gamma的表达,下调小凹蛋白-1的水平,减少脂质进入肝细胞,从而减少肝脏氧化应激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脂肪肝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罹患胆管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7年2月肝内胆管结石中26例罹患胆管癌(病例组)和386例非胆管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肝内胆管结石罹患胆管癌的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脓肿、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肝切除、胆管狭窄矫正、结石完全清除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胆管狭窄发生率57.7%(15/26),高于对照组38.3%(148/3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15,P=0.051)。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OR=4.873,95%CI:1.310~18.126,P=0.018)、结石残留(OR=27.579,95%CI:6.275~121.214,P=0.000)为肝内胆管结石罹患胆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胆管狭窄矫正(OR=0.018,95%CI:0.092~0.564,P=0.000)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过程中,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控制感染,积极地进行手术,预防肝脓肿、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的发生,同时尽可能彻底清除结石,纠正胆管狭窄,切除病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