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鼻息肉手术对飞行员飞行的影响。方法用鼻内窥镜手术切除鼻息肉,并扩大窦口;临床治愈后行飞行评定。结果 13例飞行员在地面观察3~6月后,100%实现临床痊愈;飞行评定时,全部达到合格标准。结论患鼻息肉的飞行员经过成功的治疗后仍然可达到飞行评定合格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16PF)作为测量工具,抽样选取民航飞行学院二三四年级的1 026名飞行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飞行大学生在16人格因素上处于正常范围内,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停飞学生群体与一般大学生群体之间有明显的人格差异。停飞学生群体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专业有成就的人格因素,新环境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等明显低于普通飞行大学生。本研究为飞行学员心理选拔中的人格因素测试标准制定和完善提供更多的依据,同时也有利于飞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应用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对产妇血清中IL-6、IL-8、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100例.Ⅰ组在宫口开至2~3 cm时开始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进行分娩镇痛;Ⅱ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分娩镇痛前30 min、分娩镇痛后2h、分娩后24h、48 h和72 h五个时点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 10( IL- 10)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分娩镇痛后血清1L-6、IL-8、IL-10水平与分娩镇痛前值比较均升高(P<0.01),一般在分娩后24 h达峰值.比较血清IL-6、IL-8、IL-10浓度变化,Ⅱ组较Ⅰ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 应用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可有效地降低产妇分娩后炎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5.
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是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础。实验室建设是学科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学科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96年12月~1998年12月采用Indigo830组织内凝固激光(ILC)治疗仪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ILC治疗,共48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BPH48例,平均年龄66岁,最大81岁,最小52岁,病史5月~2...  相似文献   
7.
病人,男,45岁。因胆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监测血压(BP),心电图(ECG)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诱导前血压140/90mmHg(1mmHg=0.1333kPa),心率95次/min,SpO2 99%。以静注氟哌利多5mg、咪达唑仑15mg、羟丁酸钠5.0g、芬太尼0.1mg及筒箭毒碱10mg诱导后气管内插管,接Sulla808麻醉机,潮气量设置9ml/kg,继以持续吸入1.5%恩氟烷和持续静滴1.25%普鲁卡因,开始手术。  相似文献   
8.
医学科学的发展导致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经注意到了产程疼痛的解剖、生理基础及药物镇痛对产妇生理的有利作用。因此分娩镇痛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然而现在的分娩镇痛通常在第一产程的活跃期,即宫口开至3cm开始实施,而初产妇的平均潜伏期为8h,因此很多产妇在分娩镇痛前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疼痛,全产程中实现无痛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研究通过对80例初产妇在潜伏期实施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探讨潜伏期实施CSEA分娩镇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以及对水中毒预防的体会。方法选取416例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根据手术种类及难易程度分别采用静脉全麻,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及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连续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观察麻醉前后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同时为防止水中毒的发生,凡是手术时间超过1h,膨宫液超过10000ml以上的宫腔镜手术,预防性地应用呋塞米20~40mg。结果静脉麻醉诱导后,全组病人的RR(呼吸频率),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内,无需处理,术毕即恢复正常。在正常吸氧情况下SpO2(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阻滞麻醉前后各时点的HR,MAP,RR,SpO2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虽然宫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但潜在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对于麻醉来说,除了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为手术提供良好的镇静和肌松条件外,还要进行一系列麻醉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适当地使用呋塞米可有效预防水中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3种不同药物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的效果、安全性以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以探讨最佳的配伍和药物剂量,为临床分娩镇痛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选择要求分娩镇痛产妇300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单纯舒芬太尼组(S组)、罗哌卡因+芬太尼组(RF组);另选择100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方式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各组镇痛效能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结果:①镇痛3组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RF组与S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R组(P<0.01);RF组与S组首剂持续时间明显长于R组(P<0.01);RF组与S组的起效时间和首剂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RF组局麻药总用量明显少于R组(P<0.01)。②3组镇痛前后各时点产妇的MBP(平均动脉压)、HR(心率)、RR(呼吸频率)、SpO2(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镇痛3组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二产程时间及第三产程时间,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的器械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新生儿1min及5min Apgar评分,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S组有12例、RF组有17例发生皮肤瘙痒,但症状轻微,无需应用拮抗药;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给药方案均可安全有效应用于分娩镇痛。选择0.15%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疗效确切、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长。由于局麻药用量减少,因此,对运动神经的影响更小、不良反应少,产妇易于接受,满意率高,是无痛分娩的一种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