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常常合并患有多种急性或慢性病。老年人一旦患病就很容易胃口不好、饭量减少、体重减轻,导致营养不良或发生跌倒,这时切不可盲目补充营养品。一位80多岁高龄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因急性肺炎住院治疗,病情严重后呼吸困难,无法进食,身体非常虚弱。家属带来了纯蛋白粉、纤维素等营养补充剂,希望为老人补充营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光生物调节(photobiomodulation, PBM)对脑组织间液(interstitial fluid, ISF)引流的影响, 为PBM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提供新的解释。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PBM组(n=12)、假PBM组(n=6)及空白对照组(n=6), 其中PBM组根据磁示踪分子探针注射部位的不同又分为PBM同侧示踪组(n=6)和PBM对侧示踪组(n=6)。PBM组和假PBM组大鼠在脑尾状核区ISF引流到达的额叶皮层区对应的颅骨上微创暴露硬膜; PBM组使用630 nm光纤(5~6 mW/cm2)按照每次光照5 min, 暂停2 min的方式, 总共照射5次; 假PBM组于相同位置使用光纤但不打开电源, 保持相同时间; 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操作。PBM结束后, 将示踪分子探针注射到每组大鼠的尾状核区, 之后利用磁示踪技术根据探针分子的扩散和分布, 观察大鼠尾状核区ISF引流的变化规律, 并使用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 ECS)扩散参数图像(diffusion rate in ECS-mapping, DECS-mapping)技术分析脑ECS结构的变化, 最后得到反映脑ECS结构和ISF引流情况的参数: 容积占比(α)、迂曲度(λ)、半衰期(T1/2)和扩散参数(DECS)。比较各组间参数差异从而分析PBM对脑ECS及ISF的影响。结果: 参数T1/2、DECS和λ在PBM同侧示踪组、PBM对侧示踪组和假PB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286, P<0.001;F=13.458, P<0.001;F=10.948, P=0.001), 而参数α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17, P=0.324)。与假PBM组和PBM对侧示踪组相比, PBM同侧示踪组的T1/2显著减小[(45.45±6.76) min vs. (76.01±3.44) min, P<0.001;(45.45±6.76) min vs. (78.07±4.27) min, P<0.001], 说明脑ISF引流速度明显加快; DECS显著增大[(4.51±0.77) ×10-4 mm2/s vs. (3.15±0.44)×10-4 mm2/s, P < 0.001;(4.51±0.77)×10-4 mm2/s vs. (3.01±0.38)×10-4 mm2/s, P<0.001], 说明脑ECS内分子扩散速率明显增快; λ显著减小(1.51±0.21 vs. 1.85±0.12, P=0.001;1.51±0.21 vs.1.89±0.11, P=0.001), 说明脑ECS结构的迂曲程度下降。结论: PBM可以调控脑ISF引流, 这可能是PBM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潜在作用机制之一, 也为经脑ECS途径提升脑功能的主动调控策略提供了全新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颈椎屈曲不同角度平山病患者的MRI表现,探讨颈椎屈曲角度的调节对平山病的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19例临床确诊为平山病的患者,使用自行研发的辅助诊断设备行不同屈曲位颈椎MRI检查,屈曲角度包括:0°(中立位)、25°、30°、35°、40°,观察不同屈曲位MRI三个典型征象显示情况:脊髓萎缩、背侧硬脊膜前移、硬膜外间隙增宽。测量不同屈曲角度硬膜外间隙最大矢状径(d)及同层面椎管矢状径(D),并计算d/D。结果平山病患者MRI特异性征象在屈曲角度25°及以上与屈曲0°存在差异(P=0.00),d/D平均值随屈曲角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增加,35°时最大。结论屈曲位MRI检查可以影响颈椎背侧硬脊膜前移、脊髓萎缩、硬膜外间隙增宽等征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国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的相关因素,为家庭医生服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公开收录的关于我国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的横断面研究,提取相关数据后运用Stata 1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累计调查人数23 727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12 328人,签约率为51.96%。Meta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医疗保险、有婚姻史、有慢病、知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接受社区首诊是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的促进因素,民族为汉族、自评健康状况好或者一般是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的阻碍因素。结论我国家庭医生服务签约仍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对于汉族、自评健康状况好或者一般的人群需要采取更多的鼓励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全内脏反位合并系统性硬化病和贲门癌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收治1例罕见全内脏反位合并系统性硬化病和贲门癌行贲门癌根治术的病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血沉及血抗体检测:血沉:37 mm/h;抗核抗体(ANA):阳性;抗Scl-70抗体:阳性.术后病理诊断为贲门腺癌,侵犯全层,上下切缘无癌;送检淋巴结(2/19);TNM分期,T4aN1M0.患者术后第5天行肠内营养,并拔除胃管,可进流质,第10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第15天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本研究认为内脏反位合并贲门癌及系统性硬化病患者行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哈克流变仪模拟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阴离子开环聚合的反应挤出试验.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其绝对分子量,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其结构.研究表明:在促进剂乙酸乙酯作用下,120 ℃下反应4 min可得到数均分子量为2.45×105的氟硅聚合物,反应温度、时间对制备氟硅聚合物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研究经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途径的脑对流增强给药(convection enhanced delivery, CED)在进行脑病微创治疗时,不同给药速率下成年大鼠与老年大鼠脑ECS结构参数及局部药物分布的改变.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按照月龄分为成年大鼠组(2~8月龄,18只)和老年大鼠组(18~24月龄,18只),每组再按照不同的给药速率(0.1 μL/min,0.2 μL/min,0.3 μL/min)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6只.采用立体定位注射法分别在各组鼠脑尾状核区导入浓度为10 mmol/L的磁示踪剂钆-二乙三胺五乙酸(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DTPA)后,应用磁示踪法动态采集Gd-DTPA在脑间质系统(brain interstitial system, ISS)中的扩散和分布图像.利用自主研发的MRI影像测量分析系统软件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获得各组大鼠脑尾状核区ECS内的有效扩散系数(DECS),清除率,容积占比和半衰期(T1/2)等参数.比较分析在不同给药速率下,老年大鼠与成年大鼠脑ECS内药物清除以及ECS结构功能的影响和差异.应用磁示踪DECS-mapping技术观察示踪剂在尾状核区的分布引流情况.结果: 0.1 μL/min注药速率下,与成年大鼠相比,老年大鼠的容积占比增加(18.20%±0.04% vs. 17.20%±0.03%,t=3.752,P=0.004),迂曲度下降(1.63±0.04 vs. 1.78±0.09, t=-3.680,P=0.004),药物清除速率下降[(1.94±0.68) mm 2/s vs. (3.25±0.43) mm 2/s,t=-3.971,P=0.003],ECS内分子扩散速率增快[(3.99±0.21)×10 -4mm 2/s vs. (3.36±0.37)×10 -4mm 2/s,t=3.663,P=0.004].注药速率增加到0.2 μL/min时,老年大鼠ECS内药物清除减慢[(2.53±0.45) mmol/L vs. (3.37±0.72) mmol/L,t=-1.828,P=0.021],但容积占比,ECS内分子扩散和宏观药物代谢参数无明显差异.注药速率增加到0.3 μL/min时,老年大鼠容积占比减小(17.20%±0.03% vs. 18.20%±0.05%,t=-0.869,P=0.045), ECS内药物清除明显加快[(4.04±0.76) mmol/L vs. (3.26±0.55) mmol/L,t=1.786,P=0.014],迂曲度和ECS内分子扩散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脑CED给药在不同速率时ECS内药物清除及ECS结构参数发生改变,0.2 μL/min速率下CED给药对老年脑ECS影响最小.应用CED进行脑病治疗时应综合考虑年龄和注药速率等因素的影响,经ECS途径给药进行脑病微创治疗时应制定个体化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HD),也被学者称为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juvenile muscular atrophy of the distal upper extremity,JMADU),1959年由日本学者平山惠造首次报道[1]。该病发病机制未知,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发病高峰年龄为15~30岁,以双上肢远端肢体不对称性萎缩、无力,震颤或伸指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隐匿起病,通常没有病理反射及感觉障碍,多数报道该病具有自限性,5年内趋于稳定,也有关于该病持续进展的报道[2]。日本学者平山惠造等研究指出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能阻止该病发展,提高患者预后,目前该病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3]。MRI 检查作为一种新型医学检查技术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相比有明显的优势[4]:无辐射、无创伤,对软组织分辨率高,且可在多层面、多角度清晰的显示脊髓的解剖学形态,有助于颈部脊髓相关疾病诊断,国内外研究证实颈椎中立位和屈曲位 MRI 检查对于平山病诊断均可见特征性影像表现[5]。目前,MRI 检查已经成为公认的诊断平山病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及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磁共振检查技术日益丰富和多样。以下将对国内外平山病 MRI 检查技术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D)是常见的肝脂肪代谢功能障碍性疾病,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在不干预的情况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可从单纯的脂肪肝向脂肪性肝炎发展,进而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可能癌变.因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1-2].如何利用快速发展的医学技术进行无创性检查及诊断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3].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已经在临床NAFLD患者中广泛应用,并且可对脂肪肝进行定性半定量及分子水平微观的研究[4].本文将主要对脂肪肝的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研究经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途径的脑对流增强给药(convection enhanced delivery, CED)在进行脑病微创治疗时,不同给药速率下成年大鼠与老年大鼠脑ECS结构参数及局部药物分布的改变.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按照月龄分为成年大鼠组(2~8月龄,18只)和老年大鼠组(18~24月龄,18只),每组再按照不同的给药速率(0.1 μL/min,0.2 μL/min,0.3 μL/min)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6只.采用立体定位注射法分别在各组鼠脑尾状核区导入浓度为10 mmol/L的磁示踪剂钆-二乙三胺五乙酸(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DTPA)后,应用磁示踪法动态采集Gd-DTPA在脑间质系统(brain interstitial system, ISS)中的扩散和分布图像.利用自主研发的MRI影像测量分析系统软件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获得各组大鼠脑尾状核区ECS内的有效扩散系数(DECS),清除率,容积占比和半衰期(T1/2)等参数.比较分析在不同给药速率下,老年大鼠与成年大鼠脑ECS内药物清除以及ECS结构功能的影响和差异.应用磁示踪DECS-mapping技术观察示踪剂在尾状核区的分布引流情况.结果: 0.1 μL/min注药速率下,与成年大鼠相比,老年大鼠的容积占比增加(18.20%±0.04% vs. 17.20%±0.03%,t=3.752,P=0.004),迂曲度下降(1.63±0.04 vs. 1.78±0.09, t=-3.680,P=0.004),药物清除速率下降[(1.94±0.68) mm 2/s vs. (3.25±0.43) mm 2/s,t=-3.971,P=0.003],ECS内分子扩散速率增快[(3.99±0.21)×10 -4mm 2/s vs. (3.36±0.37)×10 -4mm 2/s,t=3.663,P=0.004].注药速率增加到0.2 μL/min时,老年大鼠ECS内药物清除减慢[(2.53±0.45) mmol/L vs. (3.37±0.72) mmol/L,t=-1.828,P=0.021],但容积占比,ECS内分子扩散和宏观药物代谢参数无明显差异.注药速率增加到0.3 μL/min时,老年大鼠容积占比减小(17.20%±0.03% vs. 18.20%±0.05%,t=-0.869,P=0.045), ECS内药物清除明显加快[(4.04±0.76) mmol/L vs. (3.26±0.55) mmol/L,t=1.786,P=0.014],迂曲度和ECS内分子扩散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脑CED给药在不同速率时ECS内药物清除及ECS结构参数发生改变,0.2 μL/min速率下CED给药对老年脑ECS影响最小.应用CED进行脑病治疗时应综合考虑年龄和注药速率等因素的影响,经ECS途径给药进行脑病微创治疗时应制定个体化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