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ieulafoy病1例     
Dieulafoy病最早由法国医师Dieulafoy报道,是胃肠道血管畸形的一种[1],又称黏膜下恒径动脉出血、Dieulafoy溃疡(杜氏溃疡)等.Dieulafory病是引起成人(主要是中老年男性)上消化道致命性出血的少见原因之一,超过半数可发生失血性休克,临床漏诊、误诊较多.儿童患者国内未见报道,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成功抢救1例 3岁 Dieulafoy病致失血性休克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个体化的自我管理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稳定控制血糖的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市奉贤区邬桥、西渡社区共计招募97例与家庭医生签约的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9例,对照组48例。干预组: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实施个体化的自我管理教育和病情评估,采用专家解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上门及指导、强化家庭成员及糖友参与的综合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两组病例随访6个月,前后均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SCA)生活运动方式的调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低血糖的发生率等。【结果】干预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62.56±12.54)岁;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62.02±11.73)岁;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二组在饮食、运动、用药行为,血糖监测、低血糖知识认知等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健康行为得分:饮食(59.92±2.38)分、运动(33.44±3.29)分、用药行为(27.30±1.46)分,血糖监测(29.22±2.85)分、低血糖知识认知(24.12±1.72)分;血糖检测指标:空腹血糖(5.52±0.73)mmol/L、餐后2 h血糖(8.14±1.73)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6.76±0.62)%,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01)。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健康行为得分、血糖指标的改变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低血糖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开展个体化的自我管理能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小儿再发性腹痛212例纤维胃镜检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 5月至 2 0 0 1年 9月 ,我们对收治的 2 12例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了纤维胃镜检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2 12例患儿中 ,男110例 ,女 10 2例 ;年龄最小 3岁 6个月 ,最大 15岁 ,其中 7~ 12岁 16 5例。2 12例患儿均有腹痛 ,其中上腹和 (或 )剑突下疼痛 115例 ,  相似文献   
4.
小儿再发性腹痛12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28例再发性腹痛(RAP)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器质性RAP98例(占76.56%),功能性RAP30例(占23.44%)。提示器质性RAP是小儿RAP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最为多见,因此提倡RAP的患儿做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用氟嗪酸10~15mg/kg·d×4d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治愈率达97.8%,优于先锋必治疗的对照组(89.4%,P<0.01).认为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和疗程,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于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在江苏省苏州市和安徽省马鞍山市各选择一所医院建立临床监测哨点,以临床就诊的<5岁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V抗原,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RV毒株进行血清型与基因型的鉴定。结果 (1)两地区RV感染均呈现明显的秋冬季节性,但季节高峰有所不同,高峰季节的感染率可达50%~80%;(2)两地区腹泻患儿RV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腹泻患儿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47.28%和30.38%,门诊腹泻患儿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8.39%和14.77%;(3)两地区RV的感染率均表现出年龄分布的不同,以6~35月龄组较高,无性别差异;(4)苏州市的两个流行高峰均以G3型为主,其次是G1型;马鞍山市第一个流行高峰以G1型为主,第二个高峰则以G3型为主;两地区流行株的G/P组合型与国内外有所不同。结论 婴幼儿RV腹泻在地区、时间以及病毒流行株分布等方面各有不同,提示RV感染的监测工作对其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马鞍山和苏州两所医院5a以下急性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两市5a以下儿童的急性腹泻粪便标本1267份进行轮状病毒病原检测。结果 1267份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378例,阳性率为29.83%。发病年龄主要在3a以下,流行季节高峰为11月份至次年1月份。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是两市5a以下儿童急性腹泻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对134例RV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四组(A组,予以补液对症处理;B组,去乳糖奶粉治疗组;C组,干扰素治疗组;D组,干扰素联合去乳糖奶粉治疗组),分别进行治疗,观察泻止时间。结果:D组泻止时间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去乳糖奶粉可视为目前治疗RV性肠炎的有效方案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儿童胃病的HP感染情况。方法 对 180例小儿纤维胃镜检查分析及 172例胃粘膜HP检测及 16 8例胃、十二指肠粘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疾病检出率为 93.3% ,其中以十二指肠炎、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最高 ;172例HP检测者中HP阳性 6 8例 ,阳性率为 37.8% ,其中以消化道溃疡检出率为最高 ,16 8例病理活检均为轻中度炎症。结论 HP感染在儿童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儿童胃炎以轻、中度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小儿轮状病毒(RV)性腹泻的发病规律和血清型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2001年9月~2003年8月期间5岁以下的腹泻住院病儿的粪标本,进行病毒抗原鉴定和血清分型。结果721份小儿腹泻粪标本,轮状病毒阳性为345例(47.85%);年龄在7~18个月时发病率最高为239例(69.28%);10月份~1月份是发病高峰季节,为248例(71.88%);血清型分型以G3型199例(60.49%)为主,其次是G1型74例(22.49%);少见的血清型G9型3例(0.90%)。在对G血清分型标本中的80份进行P血清分型,其中P[4]型29株,P[8]型11株,P[4]、[8]混合型8株。G型和P型的组合型是P[4]G3、P[8]G3、P[4]G1等29例(36.25%)为主,P[8]G1和P[4]G2为6例,仅占8.20%。出现2例(0.60%)P[4]G9少见组合型。结论苏州地区2001年9月~2003年8月间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是以G3型流行毒株为主,全国则以G1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