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对氨基水扬酸钠(PAS-Na)治疗慢性重度锰中毒二例。结果:一例达到临床治愈;另一例临床症状好转。现报告如下:例一:苏××,女,50岁。1963~1984年从事锰作业。作业环境空气中MnO_2浓度为1.16~31.  相似文献   
2.
与职业因素有关的骨骼的X线表现广西医科大学劳动卫生职业病教研室(南宁市滨湖路,530021)谢佩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云丽琼接触某些职业因素可引起骨关节的X线改变,最常见的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其X线表现各有特点,现就与职业因素有关的骨骼关...  相似文献   
3.
铅作业女工的特殊健康影响问题,巳有一些研究。女工机体铅负荷对其自身及后代的现行影响也已有报道。但对其远期影响则研究较少。本课题的研究,对探讨铅作业就业的性别选择和健全女工劳动保护制度,均有现实意义。调查对象系69~76年间在南宁冶炼厂从事铅作业,平均铅工龄5年(3~7年),已脱离铅作业3~5年(平均4.2年),平均年龄29.7岁(27~31)的女134名(其中已婚23名),及其子女29名(其中18名系母亲从事铅作业期间怀孕出生)——下称甲组儿,11名系母亲脱离  相似文献   
4.
5.
锰作业对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接锰工1314人,同厂矿其他工种285人及对照组363人进行体检及锰中毒和锰矿工人尘肺情况调查;测定了接锰工313人、其他工种78人及对照组53人的发锰并调查了劳动条件。结果空气锰含量为0.05~2.15mg/m~3,粉尘浓度为0.19~8.4mg/m~3。接锰组的症状体征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及P<0.05)。心电图异常率接锰组、其他工种组及对照组分别为27.7%,17.19%及11.29%,前组明显高于后二组(均为P<0.01),高血压发生率前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发锰均值各组分别为0.3262μmol/g,0.2519μmol/g及0.0766μmol/g,前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发锰与空气锰含量间及与粉尘浓度间无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29及r=-0.377,认为发锰可作为锰接触指标而不能作为锰中毒轻重的标准。并且锰中毒与锰矿工人尘肺并不平行。  相似文献   
6.
柳州铁路局从1995年起对管辖的旅客列车进行更新换代,由普通22型更新为25G、25K型空调客车。该型客车属铁道部最新研制的快速车体,车体下部转向架为209型盘形制动装置,运行时速可达140~160km。为了解该新型客车车厢内振动、噪声的情况,我站于1998年5月~1999年9月两次对南宁-北京5/6次特别快车运行时的振动、噪声进行调查测试,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选择湘桂线上特快列车T6、京广线上快速列车K6为调查组。2.方法:(1)振动测量:采用国产ZDJ1型人体振动测量仪及三轴向座垫式传感器,测量前经北京市计量科学研究所校…  相似文献   
7.
职业性锰接触与尿锰、发锰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锰矿及其加工厂接触锰工人536人、同厂矿其他工种工人52人和行政对照组53人进行体检及发锰、尿锰测定,同时进行环境检测。作业环境空气中MnO2平均浓度波动范围0.1~1.85mg/m3;粉尘平均浓度在0.22~8.07mg/m3。尿锰及发锰均值接触组、其他工种、对照组分别为0.2794μmol/L及0.3276μmol/g,0.1649μmol/L及0.2519μmol/g,0.1187μmol/L及0.0766μmol/g。尿锰、发锰与空气锰及粉尘浓度间、与症状体征间未发现相关关系,认为尿锰、发锰目前只能作为锰接触指标,还不能作为锰接触工人的生物监测指标或早期锰中毒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探讨公共汽车司机的末梢神经血管功能发现,甲皱循环异常率全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全日尿儿茶酚胺含量,全振组也比对照组高,这可能是交感神经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铝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形态学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染毒时间铝对脑神经细胞数和海马颗粒空泡变性(GVD)的影响及神经细胞的结构变化,为探讨铝的神经毒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144只大鼠分为腹腔注射AlCl3剂量组(分别为5.0,15.0,25.0mg/kg/d)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于染铝4,8,12周处死动物,取各脑区标本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5.0mg/kg4周及5.0mg/kg12周组,大脑顶叶锥体层锥体细胞,小脑浦肯野细胞和海马锥体细胞数显减少(P<0.05),5.0mg/kg8周组,15.0mg/kg及25.0mg/kg4周组的GVD细胞数即有明显增加(P<0.05),且各剂量组细胞GVD阳性率与铝剂量有相关性,光镜下5.0mg/kg8周组和15.0mg/kg4周组即出现尼氏小体溶解消失,核固缩等现象;电镜下25.0mg/kg12周组,出现核膜变形,核仁变小,核周空泡化,线粒体肿胀等;15.0mg/kg12周组海马神经细胞出现核涨大空化,结论:本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铝的神经毒性,其中海马GVD可能起重要作用,并提示该毒性与铝导致神经细胞结构改变及细胞数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
职业中毒性神经系统疾患谢佩意,李劲频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神经系统显示毒性的化学物质不断增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工业毒物,发生急、慢性中毒过程中往往出现神经系统的各种损害,其临床表现可因毒物的毒性、接触浓度、时间和个体敏感性的差异而不同,现归纳如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