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lncRNA RP11-86H7.1在川崎病(K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筛选KD特异相关的循环lncRNA,分KD治疗前患儿组、KD治疗后患儿组、普通发热患儿组及健康儿童组,采用qPCR检测各组血清lncRNA RP11-86H7.1相对表达。分析血清lncRNA RP11-86H7.1相对表达与KD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RP11-86H7.1表达水平对KD的诊断效能。结果:KD急性患儿组血清lncRNA RP11-86H7.1相对表达量高于各对照组(P<0.05);年龄和性别比例与低表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PCR发现lncRNA RP11-86H7.1在KD急性期患儿血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KD恢复期、健康儿童及发热儿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ncRNA RP11-86H7.1在KD患者中表达上调,其可作为KD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miR-130a 和miR-125b 在伴或不伴冠脉扩张(CAD)川崎病(KD)患儿与正常健康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差异,探讨两者可否作为KD 和CAD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全新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KD 患儿与正常健康儿童之前具有差异表达的miRNA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候选基因。进一步选取KD 患儿30 例(伴或不伴CAD 各15 例)、正常健康儿童15 例,采用茎环RT-PCR 的方法,验证候选基因miR-130a 和miR-125b 在PBMC 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KD 患儿与正常健康儿童PBMC 中存在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 共63 条,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候选基因;(2)通过茎环RT-PCR 验证发现miR-130a 和miR-125b 在患儿IVIG 治疗前表达明显下调,而IVIG治疗后表达明显上调(P<0.05);(3)伴CAD 的KD 患儿miR-130a 及miR-125b 表达较不伴CAD 明显升高,且呈正相关性(R2 =0.734,mir-130a;R2 =0.709,miR-125b);(4)ROC 曲线分析表明miR-130a(特异度87.5%和敏感度77.5%)和miR-125b(特异度83.3%和敏感度76.6%)对KD 及CAD 的判断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论 PBMC 中的miR-130a 和miR-125b 参与了KD的发生与发展,可作为KD 及CAD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一项全新血清生物标志物,并为KD冠脉扩张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异氟烷麻醉C57/B6小鼠(8~12周龄)后,侧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设立假手术组为对照,心肌梗死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心梗组和bFGF给药组,其中bFGF组小鼠心梗7d后给予5μg b FGF隔天腹腔注射给药;在小鼠心梗第28天时采用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功能,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评价心脏功能改变;28 d后处死小鼠,行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和心肌梗死区内血管新生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血管新生指标。结果:bFGF给药组小鼠心肌纤维化程度较心梗模型组明显减少;第28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示,心梗组小鼠心功能较假手术组差,而bFGF给药组小鼠心功能与心梗组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小鼠心肌病理切片免疫荧光观察结果发现,bFGF给药组心肌梗死区的新生血管比心梗组明显增多;Western blot实验表明,bFGF能够激活AKT/HIF-1α/VEGF通路。结论:隔天腹腔注射bFGF能够减少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bFGF可能通过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促进血管新生,从而保护心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脂水平与川崎病慢性期炎症的关系。方法川崎病患儿80例,分成两组,冠状动脉扩张组35例和冠状动脉无扩张组45例,对照组为健康儿童4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Hs-CRP水平,酶法检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三组儿童Hs-CRP、HDL-C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冠状动脉扩张组均高于冠状动脉无扩张组和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Hs-CRP、HDL-C与冠状动脉扩张密切相关。结论川崎病急性期过后仍有部分儿童存在血管的慢性低水平炎症,Hs-CRP与HDL-C是川崎病慢性期冠状动脉病变的可靠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Ⅱ孔型心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全组20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示ASD存在,所有病例均在透视及经TT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ASD。术后24h,1、3及6个月分别行TTE、心电图及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0例ASD患儿封堵器置入均获得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无急诊手术病例。术后24h,1、3、6个月TTE检查,示心房水平分流消失,未见封堵器对心房壁及二尖瓣、三尖瓣运动产生影响,均未见封堵器移位及ASD再通;X线胸片检查显示术后24h,1、3、6个月肺血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术后6个月右心房、室内径均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技术成功率高及封堵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其临床应用的远期疗效尚需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6.
扩张性心肌病患儿心率变异性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患儿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的预后意义。方法收集42例扩张性心肌病患儿,分成A组心功能Ⅰ~Ⅱ级(NYHA分级,n=20)和B组心功能Ⅲ~Ⅳ级(n=22),以及健康儿童对照组(n=20);采用Mars3000动态心电图仪常规记录24h动态心电图,分析HRV时域参数(SDNN、SDANN、PNN50和rMSSD)和频域参数(TF、VLF、LF、HF、LF/HF)。结果(1)DCM患儿(A组与B组)与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DCM患儿共死亡16例,存活26例,死亡组与存活组各参数比较,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V可作为评估DCM患儿病情程度的指标,并可作为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心力衰竭危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测定法,检测心脏病60例(心衰30例,非心衰30例),对照组20例的cTnI水平。结果 表明心衰组cTnI浓度增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cTnI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死亡病例cTnI升高明显。结论 cTnI可估计急性心肌损伤程度,是判断预后的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自再次修改后[1],我们对1995年以来收治住院及专科门诊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患儿112例,进行诊断指标的综合分析及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112例患儿中男72例、女40例。发病年龄40天至15岁,其中~3岁2...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心导管术及手术确诊为PAPVC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30例患儿中超声诊断率为60%(18/30)。根据Brody分型,A型3例中超声诊断2例;B型22例中超声诊断15例;C型2例中超声诊断1例;D型1例,混合型2型,术前超声未能做出正确诊断。30例患儿中右侧肺静脉异位引流26例,占86.7%;左侧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占10%,28例(占93.3%)患儿合并房间隔缺损,其中静脉窦型房缺8例(占26.7%),功能性单心房(大型房缺)或单心房7例(占23.3%),继发孔型房缺13例(占43.3%),结论:二维超声心动性单心房(大型房缺)或单心房7例(占23.3%),继发孔心缺13例(占433.3%),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结合朋色多普勒血液显像大部分可以清晰显示肺静脉的回流情况,比较准确地诊断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相似文献   
10.
赵婷婷  曾静静  王启军  褚茂平 《浙江医学》2017,39(14):1166-1169
目的通过引物设计和退火反应产生内切酶的粘性末端,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简单、可靠的分子克隆方法。方法选定限制性内切酶(平末端或者粘性末端)设计3条或4条引物,同时进行两次独立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随后把两次PCR产物回收后混在一起经过解链退火,再将其与双酶切的载体质粒进行连接反应,最后转化即可得到目的克隆。结果利用此方法成功一次性将若干靶基因(P90rsk、Nprl2、Mios、Ragc、S6k、Pkca)构建在经EcoRV和NotI双酶切后的pcDNA3.1(+)载体上,经酶切及测序验证。结论该方法无需考虑靶基因内部是否存在酶切位点,可省去PCR产物酶切及之后的纯化回收过程,可快速并准确地克隆目标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