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睡眠是人体恢复机能的重要生理过程,随着城市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问题引发的健康危害受到了广泛关注。睡眠主要受个体和环境两方面影响,个体因素主要指睡眠相关疾病、生活方式及年龄等,环境因素主要有声、光、温度、相对湿度、电磁辐射等。该文根据现有的研究,就环境中声、光、温度和相对湿度、电磁辐射对人体睡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综述了现有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睡眠是由生物钟过程以及睡眠内稳态过程共同调控.生物钟过程对昼夜节律的产生与维持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日益显著,生物钟紊乱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果蝇作为生物钟研究的前沿模式生物将有助于探究生物钟与睡眠的关系.该文对果蝇生物钟神经元LNvs调控睡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有助于解析睡眠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胆红素可能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抗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正> 哺乳动物血红素代谢的终产物—胆红素,通常都被视为有待排出体外、具有潜在细饱毒的脂溶性废物。然而,在体外低浓度的胆红素却能有效地清除无论是在简单溶液中还是多相脂质体中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过辐游离基。随着实验的氧浓度由20%(相当于空气中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正> 胆红素是来自猪、牛等动物胆汁的药用色素之一,具有解热、降压、促红细胞增生及抗病毒等重要的药理作用,是合成人工牛黄的一种必需的贵重原料。牛黄及人工牛黄在中医药的应用中已分别有几千年和几十年的历史,胆红素的药用价值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需以人工牛黄作为处方中有效成分的中成药品种正在不断增加。为了解决胆红素的来源问题,我们根据体内血红素转化为胆红素的生化代谢途径,设计了一条由血液制备血红素,再经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进行了血红素氧化酶诱导剂的筛选及诱导动力学研究,根据化学性质,选择八种金属离子进行筛选,研究表明,它们的动力学特征相似,但效果相差甚大,其中以Co^2+最为有效,在注射后2h左右即开始产生效应,第8h起达最大效应,并可维持14h左右,与对照组相比,诱导后对血红素的氧化速率明显提高,可达8倍,重复注射诱导剂可使血红素氧化速率长时间维持在最高水平,氰钴胺素,在相同的摩尔浓度下,诱导作用发生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高温(35℃)条件下,极低频电磁场(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LF-EMF)对雌雄黑腹果蝇hsp22和hsp26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在25、27.5、30、32.5、35℃下,1日龄雌、雄黑腹果蝇在50 Hz、3 mT ELF-EMF暴露2 h,测定其死亡率、运动能力和hsp22、hsp26表达水平;在25和35℃下,1日龄雌、雄黑腹果蝇在50 Hz、3 mT ELF-EMF暴露2、4、8、24 h,测定其hsp22、hsp26表达水平。结果在25、27.5、30、32.5、35℃下暴露2 h,温度变化对果蝇的死亡率、运动能力和hsp22、hsp26表达水平有极显著影响(P<0.01),ELF-EMF对hsp22、hsp26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 P>0.05);在25和35℃下分别暴露2、4、8、24 h,性别、温度、ELF-EMF暴露和暴露时间对hsp22、hsp26的表达水平有极显著影响,其中,温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且若干因素间有交互作用。结论 ELF-EMF可影响果蝇hsp22、hsp26的表达,且ELF-EMF可能具有降低因高温环境所致负面影响的作用,提高果蝇对高温环境的耐受能力,缓解高温环境对果蝇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8.
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果蝇生殖和寿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0.
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暴露在几乎无处不在的射频(radiofrequency,100 kHz~300 GHz)电磁场中,引发了人们对其可能产生健康风险的担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使用手机与脑瘤发生之间存在相关性.肿瘤形成与遗传信息改变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手机辐射以及其他射频设备辐射能否导致遗传物质的损伤成为当前研究重点.许多研究发现,射频不会导致遗传物质损伤,同时也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该文从体外研究和体内研究两方面综述了射频电磁辐射遗传学毒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其造成遗传物质损伤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