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是一种大分子量的单链糖蛋白,属于金属蛋白酶的ADAMTS亚家族(ADAMTS13),在体外、体内有较长的半生存时间.其活性主要是在vWF225kDa亚单位A2区域的Tyr842-Met843间裂解vWF,将UL-vWF转变为分子量相对小的多聚体形式,从而保证vWF多聚体的多态性分布,预防微血管内血小板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2岁。以面黄、乏力5年为主诉于1995年11月27日入院。1991年2月10日,患者因面黄、乏力、间断牙龈出血来我院门诊就诊,查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stest)、糖水试验均阴性,做骨穿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者、健康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经HBsAg活化后的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从慢性HBV感染者、健康人外周血中培养扩增DC和CIK,在DC成熟前加入纯的HBsAg刺激,并再与同一来源的CIK共同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CIK表型,用ELISA法检测DC、CIK共培养上清液中的IL-12浓度,用CCK-8比色法测定DC诱导CIK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未经HBsAg致敏的健康人DC表面标志CDla、CD80及CD83明显高于慢性HBV感染者(P<0.05);经HBsAg致敏的健康人DC表面标志均高于慢性HBV感染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HBV感染者经HBsAg致敏的DC表面标志与未经HBsAg致敏无显著性差异.CIK细胞CD3、CD8、CD3、CD56的双阳性表达率,健康人HBsAg致敏者明显高于慢性HBV感染者及未经HBsAg致敏的健康人(P<0.01,P<0.05);慢性HBV感染组HBsAg致敏与未经HBsAg致敏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BsAg致敏DC诱导CIK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率,健康人显著高于慢性HBV感染者(P<0.01).健康人HBsAg致敏DC、CIK共培养上清液中的IL-12浓度显著高于慢性HBV感染者(P<0.001);慢性HBV感染者HBsAg致敏与未经HBsAg致敏IL-12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健康人DC经HBsAg活化后对HepG2.2.15细胞的免疫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健康人高于慢性HBV感染者.  相似文献   
5.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缓解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序贯化疗的观察李建忠吴齐男王郁杰李志春张广志郭超邢明礼我们采用序贯化疗方法对21例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进行治疗并长期随访,现总结分析如下。病例和方法1病例自...  相似文献   
6.
鱼鳞病是一组不同类型的角化性皮肤病 ,是临床上以程度不同、大小不等的干燥、粗糙鱼鳞状脱屑性皮损为特征的疾病 ,它与血液肿瘤的关系正逐渐受到重视。遗传性鱼鳞病患者发生白血病已屡见报道。我院最近收治 1例寻常型鱼鳞病患者发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 ,男 ,3 8岁。因发现皮肤出血斑 1个月 ,齿龈出血半个月 ,血尿 1 0天 ,于 2 0 0 2年 3月 2 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 1个月骑车摔伤后双下肢多处出现片状出血斑 ,经久不褪 ,半个月前伴发自发性鼻出血 ,1 0天前又出现血尿 ,在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后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DC-CIK联合IFN-γ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接受DC-CIK联合IFN-γ与IFN-γ、IFN-α1b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患者外周血HBV DNA、ALT和肝纤维化4项水平。并以FibroScan肝纤维化无创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的肝硬度值。结果治疗后3组受试者HB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9,P=0.027),DC-CIK联合IFN-γ组和IFN-α1b治疗组的HBV DNA水平要低于IFN-γ治疗组(P=0.044和P=0.010)。DC-CIK联合IFN-γ组以及IFN-γ治疗组治疗后肝硬度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4.403,P=0.000;t=2.611,P=0.015)。结论 DC-CIK联合IFN-γ治疗可提高IFN-γ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同源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CIK细胞的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置于37 ℃,5% CO2培养箱培养2 h,收集非贴壁细胞用于诱导培养CIK细胞,贴壁细胞诱导分化出成熟DC,将成熟DC和CIK细胞按1∶4的比例混合培养3 d,用MTT法检测DC-CIK共培养细胞对Caco-2人结肠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 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DC-CIK细胞群的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细胞更高.结论 DC与CIK共培养细胞是一种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性均高于CIK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liferation activities and phenotype changes of DC,CIK and DC-CIK,and their cytotoxicity against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in co-culture of DC with CIK.Method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NC) were isolated from healthy adult donors. After incubation of PBMNC for 2 hours,DCs were induced from adherent cells by cytokines and CIKs were generated from non-adherent cells. Mature DCs were harvested after incubation for 9 days,and then were co-cultured with CIK at ratio of 1:4 for 3 days. The cytotoxicity activity against Caco-2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ine was detected by MTT assay.Results DC-CIK cells were able to lyse Caco-2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at low effector to target ratios. This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co-culture with DCs.Conclusions CIK cells have high lytic activity against Caco-2 colorectal cancer cells,which can be enhanced by co-culture with DC. DC-CIK cells are highly effective immune cell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期应用十二指肠镜行乳头肌切开并塑料支架放置,Ⅱ期再经内镜取出结石治疗巨大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21例巨大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先常规行ERCP及乳头肌切开,在短时间内应用取石网篮难于成功的情况下,行胆总管内塑料支架放置先解除梗阻,定期随访期间择期再行支架去除及结石取出。结果19例巨大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期随访通过分期的方法均成功取出结石,均未出现操作相关并发症。有2例患者分别在首次ERCP后11个月和14个月因支架阻塞并阻塞性黄疸和急性胆管炎再次住院。经十二指肠镜取出支架和结石,亦未出现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经内镜乳头肌切开并塑料支架放置分期治疗巨大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胃癌耐药相关蛋白质中双向电泳凝胶的染色显示。方法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和长春新碱诱导的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VCR,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总蛋白,银染及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Image Scanner扫描仪扫描凝胶。结果获得了背景清晰、重复性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两种染色凝胶相比,硝酸银染色在样品少时显示更佳,过量则影响图像质量,而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在上样量增加时的凝胶蛋白质点数目及丰度均增加,并无明显拖尾。结论两种显色方法受样品量影响较大,恰当选用有利于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胃癌耐药机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