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持续性次氯酸灌注对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消毒效果。方法 基线采集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鉴定。引入微酸性次氯酸水发生机后,在安装后的特定时间收集水样进行培养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结果 安装前共采集水样27份,其中10份合格,合格率为37.03%。不合格水样可检出放线根瘤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色微杆菌、贪铜菌、藤泽甲基杆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等水源性细菌;安装后共采集水样54份,均为合格。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分析显示,安装前的样本中可检测出大量皮氏罗尔斯顿菌、耐金属贪铜菌、奥斯陆莫拉菌、日本慢生根瘤菌、水生甲基杆菌、戈登分枝杆菌、新鞘氨醇杆菌等细菌序列,消毒后主要为宏基因测序分析常见的背景细菌。结论 持续性次氯酸灌注消毒可有效清除水管路中的细菌,并降低水管路中生物膜的形成,提升内镜终末漂洗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软式内镜使用后再处理流程的探索,将优化手工流程与《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04年)及(WS507-2016)中的常规清洗流程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方法的清洗效果,从而提高清洗质量。方法 在随机研究中,28根用于上消化道检查后的软式内镜被随机分配成优化清洗组和常规清洗组。同时使用相对光单位(Relative Light Unit, RLU)中体现的ATP水平和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 CFU)分别来评估软式内镜的清洗质量和微生物水平。结果 使用后的软式内镜再处理后,优化清洗组微生物水平降低2.33-LOG10 CFU,而常规清洗组微生物水平降低0.53-LOG10CF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优化清洗组内镜ATP水平降低2.39-LOG10 RLU,而常规清洗组内镜降低0.95-LOG10RLU(P<0.001=。在优化清洗组85.7%软式内镜RLU值低于200(12/14)而常规清洗组为14.3%(2/14)。结论 通过优化清洗后可显著地提高软式内镜再处理流程中的清洗质量,注重清洗过程的监测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尽可能减少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