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房颤动组25例和非心房颤动组120例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比较,心力衰竭发生率(32%比11%)及病死率(36%比12%)前组均高于后组(P<0.05)。心房颤动组冠状动脉的2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P<0.05)。心房颤动早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右冠状动脉近端阻塞为主(P<0.05),心房颤动迟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为多。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魏勇  欧阳平  汪自龙  费民忠  贺茂荣 《重庆医学》2012,41(9):833-835,839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ostC)对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检索1998年1月至2011年5月各中文医学数据库中关于AMI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I-postC的文献。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利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总病例数为519例,其中I-postC组234例,对照组285例。与对照组比较,I-postC能明显降低AMI患者的肌酸激酶(CK)酶峰(WMD:-356.72IU/L,95%CI:-541.33~-199.11IU/L,P<0.000 01)、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酶峰(WMD:-39.45IU/L,95%CI:-54.53~-24.37IU/L,P<0.000 01)以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OR:0.41,95%CI:0.25~0.66,P=0.000 3),并改善AMI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WMD:0.03,95%CI:0.02~0.03,P<0.000 01)。结论 I-postC对缺血心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体外培养冠心病患者的单核源巨噬细胞,探讨其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临床意义及葛根素(puerarin,Pur)的干预作用.方法 入选40例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16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12例.冠脉造影正常者8名,均用佛波脂将提取的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测定上清液中MMP-9、TF的含量,并分析其与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冠脉病变评分的关系.随机留取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单核源巨噬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Pur对MMP-9、TF含量及活性的干预作用.结果 AMI、UAP患者MMP-9、TF的含量明显高于SAP患者和正常者(P<0.01),且MMP-9、TF含量与年龄、冠脉病变评分、危险因素无相关性;12例ACS患者Pur干预后MMP-9、TF含量及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单核源巨噬细胞体外分泌MMP-9、TF的水平可作为ACS病情评估的指标.Pur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MMP-9、TF的表达及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斑块、改善易损血液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栓治疗的要点,防止抗栓不足所致的脑梗死等并发症。方法对我院1例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胸痛持续不缓解入院,急诊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确诊为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予肝素、氯吡格雷及拜阿司匹林三联抗栓,降压,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心力衰竭纠正后停用氯吡格雷及拜阿司匹林,并叠加使用华法林与低分子肝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吐词不清,左侧巴氏征阳性,后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结论房颤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易并发心源性脑栓塞,故抗栓方案的选择力求抗栓获益/出血风险最大化,并尽可能短期应用以减少急性期心脑血管栓塞事件。  相似文献   
5.
72岁的王阿婆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近来时有活动后胸闷、气促伴下肢水肿,查心电图只是ST段轻度压低.入院后,她做了冠脉造影竟然发现右冠状动脉完全堵塞!王阿婆和老伴十分纳闷:自己从来都没有胸病症状,血管咋就完全堵塞,成了严重的冠心病呢?"阿婆,您是以心功能不全为首发表现的'无症状型冠心痛',也称'沉默型'冠心病、隐匿型冠心病,一般无心绞痛症状!"医生向她解释道.王阿婆这时候突然想起,早在一年前,她曾因活动后气短,医生建议她做冠脉造影,但她当时以年纪大了、活动量少而拒绝检查."这次幸亏听医生的话,及时做了检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王阿婆的老伴在旁边不禁捏了一把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联合监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测定50例ACS患者发病24h及14d和15例冠脉造影无明显狭窄对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hs-CRP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ACS患者发病24h、14d血浆BNP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BNP和hs-CRP水平亦均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P<0.05)。ACS患者发病后24h的血浆BNP和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积分(Gensini积分)、冠心病危险因素积分(RSC)无显著相关,但第14天的血浆BNP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11.P<0.05),第14天的血浆hs-CRP水平与RSC、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r=0.375,P<0.05;r= 0.423,P<0.05)。第14天的血浆BNP明显升高组(>80 pg·ml~1组),其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高BNP组(<80pg·ml~1)。4周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非BNP明显升高组(<80pg·ml~1组)(P<0.05)。结论:血浆BNP和hs- CRP水平的联合监测有助于ACS病情及预后的评估,对ACS的危险分层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核源巨噬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因子(TF)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12名急性心肌梗死(AMI)、16名不稳定心绞痛(UAP)、12名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8名冠脉正常者(Norm)的单核细胞,用佛波酯诱导其分化为巨噬细胞,ELISA法测定单核源巨噬细胞上清液MMP-9、TF含量。结果AMI、UAP组单核源巨噬细胞体外分泌MMP-9、TF的含量明显高于SAP、Norm组(P〈0.05和〈0.01),但AMI与UAP组间、SAP与Norm组问均无统计学差异,且MMP-9、TF含量与年龄、冠脉病变积分无统计学相关,在不同冠心病危险因素组间(0、1—2、3—4、4个以上危险因素)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核源巨噬细胞体外分泌MMP-9、TF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葛根素(Pur)对单核源巨噬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因子(TF)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单核细胞,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Pur(0.1g/L、1.0g/L、2.0g/L)及Hanks液(对照组)孵育48h后,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的MMP-9、TF含量,酶谱法测定MMP-9活性,比色法测定TF活性。结果:Pur干预后MMP-9、TF含量及活性均较干预前(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Pur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MMP-9、TF的表达,降低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斑块、改善易损血液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 β-AR)在冠心病病因研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包括β1、β2和β3三个亚型,这些受体在机体广泛表达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β3-AR可介导脂肪代谢相关反应,与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另外,β3-AR激动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概述β3-AR分子结构特征、在心脏中的表达及生理功能,探讨β3-AR在冠心病发病中的潜在作用及其成为冠心病风险预测因子或治疗新靶点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3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者,CAG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106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1支、2支、3支病变组分别为38例、36例、32例;按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分A型、B型、C型病变组分别为42例、36例、28例。分析BNP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支数组、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病变组间的关系。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BNP明显增高,三支病变组较单支、双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类型严重程度的增加,BNP明显增高,BNP在冠状动脉病变正常组、A型、B型、C型病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在上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回归分析表明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r=0.463,P<0.01)。结论 BNP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其能较灵敏地反映左心室功能受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