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在慢性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疗效。方法:接受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4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平分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不同时期鼻腔清洁度、黏膜上皮化程度及有效率。结果: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组较对照组在术后各时期鼻腔清洁度、黏膜上皮化程度及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具有降低鼻腔黏液的黏稠度、刺激纤毛摆动、促进黏液排出、抗炎、消肿等作用,可提高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效果、促进术腔愈合、加快鼻腔黏膜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无论平时或战时,都是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由于建设事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其发病率有日益增加的趋势,早已引起各国医学界的重视.但从目前检索的资料来看,偏重于临床医疗和基础研究的资料居多,而进行人群流行病学的研究甚少.而流行病学则是研究该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与发展的动态特征,以及影响这些特征的危险因素.并借以探寻病因情况,阐明流行规律,从而制定防治措施并检验其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应用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伤后3h内用药组(A组)和3h后用药组(B组)。治疗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持续给予纳络酮,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征变化和远期疗效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纳络酮治疗组的A组和B组近、远期疗效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A组在清醒时间方面优于B组,呼吸异常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纳络酮可以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肿形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肿的形成及其治疗。方法分析20例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舯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根据临床征象及影像学检查,透明隔囊肿分为四种类型,手术治疗12例,保守治疗8例,效果满意。结论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肿的临床表现与囊肿大小有关;治疗应根据不同类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危重,病程长,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各种院内感染,其中泌尿系真菌感染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却常常被忽略,因而造成不良后果。本文就1997年11月—2 0 0 2年10月间出现的2 7例重型颅脑外伤后发生院内泌尿系真菌感染病人的诊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15日上午德化县三班镇卫生院报告有ll例腹泻、腹痛、呕吐、头痛等症状病人相继入院治疗。中午德化县医院也有类似病人进院治疗,至16日晚共计23名相似症状的病人住院治疗,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卫生监督员到现场进行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证实,该食物中毒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所致,经对症治疗,病人均康复出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面瘫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面瘫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面瘫的诊治经验及手术时机选择。结果:非手术治疗18例,14例于2个月内恢复,手术治疗2例。结论:头颅CT对明确诊断有较大价值。非手术治疗对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面瘫有较好的疗效。如非手术治疗1-2月疗效欠佳,应采用面神经减压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也是脑血管病患者中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的一种疾病。我国脑出血占脑卒中的21%~48%。对于Ⅱ~Ⅲ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意识和神经功能状态。手术方法有多种,当前更趋于应用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现就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治疗3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CT脑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8排螺旋CT及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进行头部螺旋容积扫描,分析23例AVM的CT平扫、增强的影像表现,利用血管生成及图像融合技术对病变进行容积重建。依据CTA检查结果,对15例颅内AVM的患者进行手术病灶切除。通过手术所见,评价三维CTA对AVM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结果行CTA检查发现23例25处AVM,手术切除AVM病灶15处。①手术中发现AVM的位置与三维CT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②三维CTA对供血动脉显示率为91.9%(34/37),其中3例因供血动脉纤细、走行弯曲显示不清;引流静脉的显示率为77.8%,其中4例(6支)引流静脉因弯曲、血管团及供血动脉重叠,显示不清。18例引流静脉及所导入的静脉窦同时显影。③三维CTA检测15处畸形血管团平均累及范围为(13.75±0.48)cm^2;术中测量为(13.51±0.52)cm^2,CTA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清晰完整地显示AVM的准确位置、畸形血管团、病灶范围、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全程及邻近组织的三维影像,能够提供手术所需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显微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77例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夹闭组79例和栓塞组9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脑血管痉挛情况。结果:栓塞组预后良好明显高于夹闭组,致死率、致残率明显低于夹闭组(P<0.05);夹闭组轻度、中度、重度血管痉挛发生率均高于栓塞组(P<0.05)。结论: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减轻术后脑血管痉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