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本刊2005-2007年部分引证指标情况.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数据取自中国知网(www.cnki.net)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7年本刊的调查结果:①在网络传播的访问用户以亚洲为主,访问量达96 376次、下载频次达50 297次;②专业网络传播情况:传播至CNKI定义的9个专业,但以医药卫生为主,下载频次37 383次、访问量79 969次;③单篇论文网络传播:最高访问量达646次、下载频次达275次,下载100次以上的有18篇、其中2篇为2007年当年刊载;④单篇论文被引用:至2007年止被引频次20次以上的有12篇,其中有4篇≥30次(为中国高影响力医学期刊论文),最高的年平均被引频次为8.5次、被引总次数50次;⑤专业引用:2005-2007年刊载文献数755篇、仅为1980-2007年6 836篇的11.04%,但引用频次高达2 335次、为1980-2007年的49.37%.结论 本刊刊载的文献其部分引证指标处于较好的状态,并逐步辐射到世界各洲.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国职业医学》2000-2009年刊载的论文学术影响力情况.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汇总“中国知网”数据库等相关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学术影响力指标包括:基金论文比、被引用和影响因子等.结果 ①2000-2009年共刊载2 368篇论文,其中国家和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406篇(17.1%),2005年及以后比2003年及以前各年基金论文比增长1倍以上;②论文总被引用4 809次,平均2.0次/篇,有10篇高影响力论文;2004年以后被引用论文数量快速上升,基金论文被引频率比非基金论文高(2.89:1.85次/篇);③论文被下载74 530次,平均31.5次/篇;④截至2009年底《中国职业医学》拥有网络机构用户3 144个,其中高端用户国内有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等,国外有哈佛大学、拜耳生物科学等;⑤200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一、二等奖各1篇;⑥与自刊1990-1999年各项指标比较均有大幅度提高;⑦与4个同行科技核心期刊比较,《中国职业医学》有关指标位于中上水平.结论 2000-2009年《中国职业医学》刊载的论文学术影响力逐年提高并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但需继续学习借鉴兄弟刊物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早熟凝集染色体技术在核事故应用中的方法学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早熟凝集染色体(PCC)技术的方法学改进,为核和电离辐射事故时快速估算受照生物剂量提供良好的读片标本。方法 取人的肘静脉血,以常规的PCC培养方法为标准,通过对培养中加入化学诱导剂花萼海绵体诱癌素A(CA)、有丝分裂阻断剂秋水仙素来研究收获PCC的形态和长度;通过对制片方法的改进来增强收获的PCC形态达到良好的状态;加入苦杏仁苷和细胞松驰素B(Cyt-B)2种细胞增殖促进剂在60Coγ射线大剂量照射的条件下,对促进周围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①以加入CA为35 nmol/L、秋水仙素30 nmol/L培养50 h后收获的PCC形态与结构最好,符合长度:宽度比例要求的细胞率最高(47.4%);②制片中增加低渗液的用量至8 ml和延长时间至30 min并在37℃水浴下进行,同时改变固定液的比例为2:1能增强收获良好的PCC标本;③照射0~20.0 Gy后,以质量浓度苦杏仁苷为150 mg/L和Cyt-B为0.2 mg/L共同培养收获的细胞增殖率最高,常规法培养最低。结论 本研究的方法学改进可快速获得良好的PCC读片标本,为核和电离辐射事故时快速估算受照的生物剂量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苦杏仁苷促进入血T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PCC)分裂增殖的作用,为辐射损伤快速生物剂量估算提供依据。[方法]每一实验项目取6名不同实验者的周围血加入不同浓度的苦杏仁苷进行实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方法用于观察苦杏仁苷最佳增殖浓度和促进细胞进入下一分裂周期的作用,以第2代细胞率为指标;常规的PCC方法(培养48h)和本研究的PCC方法(培养40h、加不同浓度苦杏仁苷)用于观察PCC细胞的G1、S、G2和M期,以G2+M期PCC细胞率作评价指标。[结果]①每一实验者苦杏仁苷均明显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P〈0.005),最佳浓度为每L培养体系含200mg苦杏仁苷,比0mg/L的第2代细胞率增加0.74~1.60倍。②以苦杏仁苷促进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培养体系,培养28h加入秋水仙素的时间点出现第2代细胞(5‰~9%。);而未加苦杏仁苷的样本要在培养36h加秋水仙才出现第2代细胞(4‰-9‰)提早8h。③以苦杏仁苷最佳浓度配合花萼海绵体诱癌素A的培养体系培养,获得T淋巴细胞G2+M期的PCC细胞率最高(68.5%±31.0%);与0mg/L浓度组(26.8%±15.7%)及常规方法(38.17%±18.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苦杏仁苷有明显促进人血T淋巴细胞PCC增殖的作用;可缩短细胞分裂周期;对于辐射损伤应急生物剂量估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为例,分析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促使社会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并提出改善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紧张的建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微信、QQ等平台发放调查问卷,以112名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付出-回报失衡紧张量表》分析期刊编辑付出-回报失衡模式下的职业紧张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的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职业紧张检出率为37.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刊期、每周加班情况和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均为期刊编辑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应重视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紧张现状,完善职业规划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优化编辑部人员配置,做好人才梯队规划,探寻更具弹性的多元责任编辑工作机制。科技期刊编辑应关注自身情绪发出的不良信号,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9个省级独立职业病防治机构1999至2008年国内发表的论文情况.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9个省级独立职业病防治机构的论文产出力和影响力进行分析.产出力以发表论文、影响力以被引用和被下载的数量为主要分析指标.分析数据取自"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结果 9个省级职业病防治机构1999至2008年共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2789篇,其中39.0%为核心期刊论文,12.6%为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论文,46.1%的论文被引用,总引用4061次,被下载共63589次.按各专科论文分类,临床类和健康监护类产出的论文量最多(51.9%),其次为放射防护、毒理学研究和毒物监测类论文(30.9%).1999至2003年和2004.至2008年的2个阶段比较中,后阶段发表论文、核心期刊论文和基金论文的数量分别增加了42.3%、2.4%和118.0%.单篇论文被引用>30次的有8篇,最高被引用次数达69次,最高年平均被引用频次达9.2次.结论 总体上我国职业病防治专业的学术水平、工作实力和科研业绩进步较快,但核心期刊论文比例尚低,各机构论文产出力和影响力不均衡,今后应进行更多的科学研究及研讨如何共同提高,这将对我国的职业病防治事业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早熟凝集染色体(PCC)方法学的常规法和改进后的方法对60Co γ射线剂量-效应曲线影响,为事故应急选择快速和准确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方法 取3名23~28岁的男性肘静脉血,在60Co γ射线照射(0、1.0、5.0、10.0、15.0、20.0 Gy,吸收剂量率0.635 Gy/min)的条件下,以常规PCC培养方法为对比;比较2种方法(常规法和改进法)的50 h和60 h的2个培养时间所产生剂量-效应曲线的关系;以另一实验室照射10.0 Gy(吸收剂量率0.670 Gy/min)所产生的PCC环结果,用上述制作的剂量-曲线估算剂量作验证。结果 ①常规50 h培养方法15.0、20.0 Gy点所获PCC细胞数不能满足统计学要求,常规方法60 h、改进法50和60 h的3个培养方法收获的细胞数均可满足统计学要求,故后3个方法均取作剂量曲线;②后3个培养方法的PCC环与受照剂量的相关系数其系数间相当接近(均0.996以上、均P < 0.01),直线回归方程成立,相关指数亦相当接近,剂量-效应拟合均为线性模式,回归系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回归直线的形态基本重叠;③验证:本研究的3条剂量-曲线估算受照10.0 Gy的结果误差均 ≤ 8%,均符合生物学实验一般允许的15%。结论 本研究的3个方法制作的3条曲线均可用于大剂量电离辐射损伤的生物剂量估算,但以改进法的50 h培养速度快,可作为事故应急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