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近日,2019年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专题中卫沙龙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对于首轮绩效考核,政策层面要改进,操作层面有困惑,研究领域有建议,但与会者都认为,只有起步,才能从讨论层面进入具体解决层面。绩效考核今年是第一年启动,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不管国家层面,省级、市级层面,还是医疗机构,都是从零开始摸索。最终目标是基于数据指导医疗  相似文献   
2.
3.
对放射诊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放射诊疗管理重点是提高认识,加强学习与强化安全意识,切实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最低程度减轻对从业人员的损害。故应健全放射诊疗的组织管理机构及相关制度,注重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切实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集中式管理模式下日间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住院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日间手术医疗质量和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2021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日间手术病房患者的数据,按照31 d内是否非计划重返住院分为非计划重返住院组和对照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31 d内非计划重返住院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30 636例患者,其中非计划重返住院46例,占0.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比值比(odds ratio,OR)=0.42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233,0.776),P=0.005]、甲状腺手术[OR=19.938,95%CI(7.829,50.775),P<0.001]、胸腔镜下肺叶部分切除术[OR=13.481,95%CI(5.835,31.148),P<0.001]、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OR=10.593,95%CI(3.918,28.641),P<0.001]、痔切除术[OR=13.301,95%CI(4.473,39.550),P<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大鼠肺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氯胺酮组,每组10只。氯胺酮组腹腔内注射氯胺酮10 mg/kg麻醉,对照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大鼠股动脉放血处死后制成外周血白细胞和肺组织酶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两组磷酸二酯酶的活性。结果 氯胺酮组大鼠肺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磷酸二酯酶活性分别为(212±75)pmol·mg-1·min-1、(181±52)pmol·mg-1·min-1,较对照组的(359±98)pmol·mg-1·min-1、(273±61)pmol·mg-1·min-1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氯胺酮能抑制大鼠肺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此可能为其舒张气道、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闭合性肝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对6年来收治的61例闭合性肝损伤病人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分析。本组中单纯性肝破裂17例,合并一个脏器损伤的7例,2个以上脏器损伤的有37例,休克43例。全部病例均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麻下手术治疗。治愈53例,治愈率为86.9%。作者认为,早期快速、足量扩容是纠正休克的关键,选用对心血管系统抑制小和对肝功能影响小的麻醉药,并全麻配合气管内插管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中维持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建立烧伤病人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模型,为缩短其平均住院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路径分析模型分析各因素作用路径及作用大小。结果烧伤病人平均住院日为20.0天,对其有直接影响的变量按影响大小依次为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并发症、烧伤部位、性别及呼吸道烧伤;有间接影响的变量依次为烧伤部位、烧伤面积及性别;总体影响按影响大小依次为烧伤面积(0.62)、烧伤深度(0.42)、烧伤部位(0.30)、并发症(0.26)、性别(-0.11)及呼吸道烧伤(0.05)。结论重点缩短小面积烧伤病人平均住院日,积极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以预防并发症,指导烧伤病人早期现场正确处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乌司他丁对S100β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15例。U组于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前用微量泵输注溶于50 ml生理盐水的乌司他丁(1万U/kg),体外循环(CPB)开始时再将乌司他丁(1万U/kg)加入体外循环机预充液中。C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开始后15 min(T_1)、CPB结束时(T_2)、CPB结束后2h(T_3)、24h(T_4)时点从颈内静脉采血,分别测定S100β蛋白和TNF-α的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T_1和T_4时点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S100β和TNF-α含量T_2时点明显降低(P<0.01);T_3时点也降低(P<0.05)。两组T_2、T_3、T_4时S100β水平均高于T_1点(P<0.01)。C组T_2、T_3时TNF-α水平明显高于T_1时点(P<0.01);U组各时点TNF-α浓度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乌司他丁可减少TNF-α炎性因子的产生,并降低血浆中脑损伤的生化标志物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术后单次静脉注射用于扁桃体剥除术术后镇痛效应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扁桃体剥除术患者32例,随机分成两组(n=16):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芬太尼对照组(C组)。F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术毕完全清醒后再次静脉注射1mg/kg送回病房;C组采用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配方是芬太尼加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ml,参数设定为负荷量3ml,持续榆注量2ml/h,PCA量0.5ml,锁定时间15min。于术后1h、2h、4h、6h、9h、12h和24h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两组患者进行镇痛评分,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7组与C组比较,术詹Ih、2h、4h、6h和24h时VAS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0、0,00、0.12、0.43、0.63,P均〉6.05)。术后9h、12h时增加(t分别=3.31、9.19,P均〈0.05),术后呕吐、嗜睡的发生率降低(x^2分别=6.00、5.93。P均〈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及出血异常发生。结论扁桃体剥除术患者氟比洛芬酯术前超前镇痛联合术毕单次静脉注射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