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结石患者血清和胆汁幽门螺杆菌相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胆石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免疫吸附法(ELISA)对胆结石患者的血清及胆汁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标本进行检测,对血清学及胆汁IgG均阳性患者的胆汁,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HP感染相关蛋白检测。结果:胆结石组50例患者中血清学及胆汁IgG均阳性者29例(58.0%),另取非胆结石组13例作为对照,胆结石组与非胆结石组血清及胆汁HP免疫印迹检测,均可检出4种主要HP感染相关蛋白,但胆结石组血清及胆汁中UreA检出率较非胆结石组高。结论:胆汁中存在多种HP感染相关蛋白,并可能参与胆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各种因素所造成的癌肿已有逐年高发的趋势。但在某部营区 1 986~ 1 999年期间 ,近百名在职干部、战士、职工及子女中 ,癌肿发病者 1 7例 ,较为罕见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患者 1 7例 ,其中男 6例 ,女 1 1例 ;年龄 5~ 1 0岁 3例 ,2 5~ 34岁 2例 ,>35岁 1 2例 ;在职干部 1 1例 ,在编职工 3例 ,干部子女 3例。病程 3个月~ 8年。其中胃癌 1例 ,宫颈癌 1例 ,卵巢癌 1例 ,白血症 1例 ,颅内肿瘤 2例 ,乳腺癌 3例 ,肝癌 1例 ,肺癌 7例。1 .2 .临床表现 有低热、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症状 1 4例 ,恶心、呕吐 4例 ,喷射状呕吐 2例 …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一直认为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只定植于胃 ,引起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并与胃癌有关。随着对Hp生物特性及其致病性的深入研究 ,已发现有几种螺杆菌可引起肝胆系统疾病[1] 。为了进一步研究Hp与胆石形成的关系 ,我们采用PCR在胆囊黏膜、胆石、胆汁中检出HpDNA物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一 )标本来源1999年 11月~ 2 0 0 0年 4月收集在我院外科因胆石症行胆道手术 5 0例的标本 ,男 15例 ,女 35例。平均年龄 5 1岁 (2 1~ 77岁 ) ,其中胆囊结石 36例 ,胆总管结石梗阻性…  相似文献   
4.
5.
胆石症病人胆囊黏膜中幽门螺杆菌的免疫组化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胆石形成的关系。方法:对50例胆石症病人中血清及胆汁幽门螺杆菌IgG阳性的29例手术切除胆囊标本,采用常规Giemsa染色及特殊幽门螺杆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结果:29例血清及胆汁幽门螺杆菌IgG阳性胆囊黏膜标本中Giemas检出23例(79.3%),6例为阴性;H.pylori免疫酶标记3例为阳性(10.34%),26例为阴性。Giemsa染色阳性切片中,在黏膜表面上皮,腺体上皮表面及腺腔的黏液中,可发现染成蓝色细菌。免疫组化阳性切片中,在同样部位发现呈阳性反应的着棕黄色菌体。细菌球形菌明显多于杆状菌。结论:在胆囊黏膜组织中可发现幽门螺杆菌样菌。  相似文献   
6.
7.
背景与目的:探讨赖氨匹林(Aspisol)在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过程中,对ERK1/2 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MCF-7细胞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采用噻唑蓝(MTY)比色法检测Aspisol对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RKl/2、p-ERK]/2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在MCF-7细胞中未检测到COX-2的表达.Aspisol对MCF-7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1).Aspisol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随着剂量的增大细胞的凋亡率升高(P<0.05).Aspisol抑制MCF-7细胞pERK蛋白的表达(P<0.05),但不影响总ERKI/2蛋白的表达(P>0.05);Aspisol可促进Bax蛋白表达(P<0.05),但抑制Beb2的表达(P<0.05).结论:Aspisol影响ERKI/2 MAPK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是其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赖氨匹林(aspisol)在体外和体内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利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赖氨匹林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用细胞悬液法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接种于小鼠前肢腋窝皮下,制备可移植肿瘤模型。次日给予不同浓度的赖氨匹林腹腔注射,每天1次,共28天,用达卡巴嗪(dacarbazine,DTIC)和生理盐水分别作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计算aspisol的抑瘤率;原位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赖氨匹林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aspisol对小鼠肿瘤组织的Survivin、C-erbB-2表达的影响。结果Aspisol可抑制B16细胞增殖,最大抑制率为(68.78±1.27)%,诱导B16细胞凋亡,最大凋亡率为15.8%。200、400、800mg·kg-1aspisol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瘤率分别为15.0%、32.3%、49.4%,40mg·kg-1DTIC的抑瘤率为51.4%。各给药组肿瘤细胞均呈现明显凋亡形态改变,不同浓度aspisol均明显下调小鼠肿瘤组织的Survivin、C-erbB-2表达。结论Aspisol在体外和体内能够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增殖和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C-erbB-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赖氨匹林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证实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2干扰致癌作用,但并不是唯一机制。本实验探讨非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赖氨匹林(aspisol)对体外培养的雌激素受体(ER)阴性(MDA-MB-231)和阳性(MCF-7)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ERK(extracellular sigal-regulated kinase,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赖氨匹林对两种乳腺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P-ERK)的表达的影响。结果:1~10 mmol/L赖氨匹林可抑制MDA-MB-231、MCF-7细胞的生长,且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药物浓度越大,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赖氨匹林(1,5,10 mmol/L)作用24 h后诱导MDA-MB-23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5.76±1.02)%、(10.28±1.95)%、(15.41±2.14)%,与对照组(0.27±0.1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赖氨匹林(1,5,10 mmol/L)作用24 h后诱导MCF-7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4.62±1.05)%、(6.86±2.51)%、(11.40±3.56)%,与对照组(0.21±0.1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赖氨匹林可不同程度下调两种乳腺癌细胞P-ERK的表达水平(P<0.01),但不影响总ERK表达(P>0.05)。结论:赖氨匹林对ER阳性和ER阴性乳腺癌细胞均有抑制增生,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乳腺癌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