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2010年12月~2013年6月,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收治尿道尖锐湿疣患者13例,入院后经术前准备,腰麻后经电切镜下应用等离子对患者进行治疗,术中直接切除尿道尖锐湿疣病灶,电凝病灶周围0.5cm黏膜,术后行5-氟尿嘧啶尿道内灌注治疗,定期复查膀胱镜。13例尖锐湿疣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无出血、无穿孔。术后定期行膀胱镜尿道检查,4例患者3个月内复发,再次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无复发,疗效满意。尿道尖锐湿疣是尖锐湿疣中一种少见的类型,以往治疗主要采用开放手术,术后易出现尿道穿孔、尿道狭窄等并发症,术后易复发,相比下,经尿道等离子切除联合术后5-氟尿嘧啶尿道内灌注治疗尿道尖锐湿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3.
张励  周敏 《海峡药学》2016,(6):123-124
目的:探索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外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60例外科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征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指征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复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治疗外科手术患儿效果确切,其是一类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组合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干扰素a-2b局部注射联合中药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疗效.方法: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性病诊断表准>,对纳入的110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56例,在近皮损处注射干扰素a-2b100万国际单位,每天1次,联用7天后行激光祛疣处理,干扰素改为每周注射1次;同时口服中药.疗程1月.对照组54例,行激光祛疣处理后口服转移因子6mg,每天3次;伐昔洛韦分散片0.3mg,每天2次;疗程1月.疗程结束后约患者每月复查1次,连续5月.结果:两组总复发率分别为32.14%和55.56%,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干扰素a-2b联合中药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了解云南省吸虱昆虫的基本种类及分布状况。方法在对云南省9个县(市)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从小型哺乳动物(小兽)体表所采集到的吸虱昆虫种类。小兽用鼠笼加食饵诱捕,从小兽宿主体表所采集的吸虱经过常规逐级脱水、透明、干燥处理、制成玻片标本后于显微镜下鉴定。结果在9个县(市)共捕获到2745只小兽,经分类鉴定隶属5目(啮齿目、食虫目、攀鼩目、兔形目和食肉目)、10科、25属、41种。从各种小兽宿主体表共采集到吸虱昆虫1816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4科、6属、22种,其种类明显少于宿主种类。大多数小兽宿主体表都有固定的吸虱种类寄生(但种类数很少,1~4种)。结论小兽体表吸虱昆虫种类较少,多数小兽体表都有固定的吸虱种类寄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云南吸虱昆虫种类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了解云南省吸虱昆虫的基本种类及分布状况。 方法 在对云南省 9个县 (市 )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了从小型哺乳动物 (小兽 )体表所采集到的吸虱昆虫种类。小兽用鼠笼加食饵诱捕 ,从小兽宿主体表所采集的吸虱经过常规逐级脱水、透明、干燥处理、制成玻片标本后于显微镜下鉴定。 结果 在 9个县 (市 )共捕获到 2 745只小兽 ,经分类鉴定隶属 5目 (啮齿目、食虫目、攀目、兔形目和食肉目 )、10科、2 5属、41种。从各种小兽宿主体表共采集到吸虱昆虫 18165只 ,经分类鉴定隶属 4科、6属、2 2种 ,其种类明显少于宿主种类。大多数小兽宿主体表都有固定的吸虱种类寄生 (但种类数很少 ,1~ 4种 )。 结论 小兽体表吸虱昆虫种类较少 ,多数小兽体表都有固定的吸虱种类寄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达接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分别取100μl抗凝血加入3个试管中,各试管中分别加入荧光素标记单克隆抗体CD4-FITC/CD8-PE/CD3-PC5、CD3-FITC/CD19-PE、CD3-FITC/CD16+CD56-PE各20μl,应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应用ELITE4.5软件进行参数分析。结果:143例雷达接触者CD3+、CD3+CD4+、CD3+CD8+、CD4+/CD8+、NK和CD3-CD19+细胞的检测值分别(71.08±9.86)%、(35.34±7.02)%、(31.59±8.25)%、(1.21±0.48)%、(14.60±7.79)%、(7.23±2.90)%;CD3+、CD3+CD4+、CD3+CD8+、CD4+/CD8+、NK和CD3-CD19+细胞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7.5%、21.7%、24.5%、23.8%、11.2%和42.7%,其中CD3+CD4+、CD3-CD19+细胞检出值和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参考值,CD3+CD8+细胞检出值高于正常参考值,CD3+和NK细胞检出值低于或高于正常参考值,但于前者为多见。结论:部分受检的雷达接触者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CD3-CD19+细胞减少,CD3+CD4+细胞减少和CD3+CD8+细胞增高,CD4+/CD8+比值降低,NK细胞为减低为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PSO)加长波紫外线(PUVA)光化学疗法(UVA)诱导人白血病细胞HL-60、K562凋亡及对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以HL-60、K56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细胞凋亡率、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以及细胞Fas、FasL在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为检测指标,观察PSO加波长为360 nm的UVA对人白血病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以及部分作用途径,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SO、UVA照射及PUVA均可诱导HL-60、K562细胞发生凋亡,PUVA的作用显著强于前两者。电镜下观察经PUVA处理后的HL-60、K562细胞超微结构,可见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PSO、UVA照射及PUVA均可上调HL-60、K562细胞Fas在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下调FasL在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PUVA的作用显著强于前两者。结论PUVA可诱导白血病细胞HL-60、K562发生凋亡,作用强于PSO及UVA照射。PUVA诱导HL-60、K562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为上调细胞Fas基因表达水平,下调FasL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清β-HCG和孕酮联合检测用于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临床表现,探讨提高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118例早孕妇女的临床相关检查结果分为异位妊娠组66例和先兆流产组52例,比较两组孕妇早期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同时分析血清β-HCG和孕酮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检测中的特异性。结果:血清β-HCG和孕酮值比较,异位妊娠组低于先兆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β-HCG与孕酮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符合率。结论:血清β-HCG与孕酮的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两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早期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性病诊断表准》,对纳入的110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56例,在近皮损处注射干扰素α-2b 100万U,qd,联用7d后行激光祛疣处理,干扰素改为每周注射1次;同时口服中药;疗程1个月。对照组54例,行激光祛疣处理后口服转移因子6mg,tid;伐昔洛韦分散片0.3mg,bid;疗程1个月。疗程结束后每月复查1次,连续5个月。结果两组总复发率分别为32.14%和55.56%差异显著(P<0.01)。干扰素α-2b联合中药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