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广东省城市居民吸烟与被动吸烟现状及控烟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吸烟状况与被动吸烟状况,了解居民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的认知与态度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偶遇抽样方法,在广州市、江门市、增城市医院、商场、车站等候室、政府对外办公大楼4类公共场所抽取18岁及以上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采用中国控烟办公室统一设计的《成人被动吸烟调查问卷》。结果共调查城市居民599人,其中吸烟者190人,吸烟率为31.7%;男性吸烟率为56.6%,女性为3.2%;30-岁组吸烟率为最高,为42.6%;不同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吸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92名不吸烟者中,162人处于被动吸烟状况,被动吸烟率为41.3%,男性被动吸烟率为37.6%,女性为43.1%。调查对象中,家里、室内娱乐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全部禁烟的比例分别为32.2%、12.3%和40.9%。非吸烟者对吸烟危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吸烟者,支持公共场所禁烟的比例也高于吸烟者。结论广东省城市居民吸烟和被动吸烟状况严重,居民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程度较高,吸烟者对吸烟危害认识不足,应加强吸烟危害健康教育,推动各类公共场所禁烟立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增城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制订提高农民健康素养的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增城市4个镇10个行政村共1000名15~69岁的农村常住居民,根据卫生部编写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增城市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3.76%,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是7.42%、2.85%和5.59%;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分别是,科学健康观(17.07%)、传染病预防素养(8.64%)、安全与急救素养(8.53%)、基本医疗素养(2.95%)和慢性病预防素养(3.45%)。具备健康素养的男性高于女性,35岁以下居民高于35岁及以上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比例也越高。结论:增城市农村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需要大力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农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城市青少年吸烟与被动吸烟状况及吸烟相关认知状况,了解学校控烟措施开展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江门市抽取大学、中学、小学各1所,各调查100名学生,在增城市抽取中学、小学各1所,各调查100名学生,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统一设计的《学生被动吸烟调查问卷》对学生吸烟、被动吸烟情况、吸烟相关知识等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学生800人,其中男生474人,女生326人。学生现在吸烟率为6.3%,男生为8.4%,女生为3.1%,大、中、小学生分别为8.0%、7.3%、4.0%。学生在家里和家外遭受被动吸烟的比例分别为32.4%和36.1%。学生中父母、朋友、老师吸烟,学生自身尝试吸烟率较高。学生对吸烟与被动吸烟损害健康的知晓率分别为95.9%和91.1%。小学生控烟相关教育开展较好,大学校园内控烟宣传栏和组织控烟为主题的活动较少。结论青少年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较为严重,要通过大力开展学校控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控烟与戒烟相关服务与资讯,来预防青少年吸烟和减少二手烟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多媒体、小班教育、参与式培训等方式对全市村干部进行全员培训,并在培训后进行评估总结、跟踪调查。结果:农村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培训前68.7%提高到培训后92.6%:培训后农村干部对预防艾滋病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预防和控制AIDS传播的最好、最有效的“疫苗”,在农村干部中开展参与式培训,进行防治艾滋病教育,对阻止艾滋病在农村蔓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并构建慢性病自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斐(Delphi)法经两轮咨询,由27名专家对备选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结果专家平均年龄(45.55±5.19)岁,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占85.19%,平均工作年限(22.95±6.46)年;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均在90%以上,专家权威程度均高于0.80;根据设定的重要性赋值均数、选择率和变异系数界值标准筛选出评价指标40项,分别评价慢性病自我管理的6个方面:健康状况、疾病认知、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和疾病负担;经过两轮咨询后,专家协调系数为0.538(P<0.01)。结论最终筛选出的40项指标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适用于构建慢性病自我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州市农村地区抽取630名18 ~69岁常往居民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广州市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8.22%,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比例分别为33.17%、7.64%和45.53%,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素养、慢性病预防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的比例分别为63.09%、31.06%、26.83%、40.65%和13.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年限.结论 广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均衡,应针对农村居民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较全面的健康教育,满足其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7.
增城市农村留守妇女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及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增城市农村留守妇女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及行为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同伴教育的方式,对增城市3个山区镇32个试点村共650名留守妇女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及倡导使用安全套等行为干预,以阻止艾滋病病毒由农民工感染农村留守妇女。结果:留守妇女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62.5%上升到93.5%,正确使用安全套技能掌握率由13.6%上升到86.4%;夫妻团聚期间安全套使用率由5.3%上升到58.2%。结论:对农村留守妇女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方法切实可行,教育效果明显,对防止艾滋病疫情向农村扩散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城乡居民急救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急救能力现状,为开展居民急救普及培训提供有益的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920名18~69岁城乡居民进行现场急救能力与危险标志识别能力调查分析。结果广州市居民现场急救能力平均得分为5.07±2.21,危险标志识别能力平均得分为3.24±2.03。其中,城区居民该两项能力平均得分分别为5.68±1.99和3.78±2.03,农村则为4.45±2.25和2.70±1.89。城区居民急救能力高于农村居民,男性均高于女性。急救能力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文化程度与急救能力呈正相关。结论广州市城乡居民急救水平亟待提高,急需开设居民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城乡居民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相关行为与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健康教育项目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广州市1920名18~69岁的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居民总体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2.0%,城区居民总体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7.0%,乡镇居民总体健康行为形成率为47.0%。单项行为形成率最高的是“开窗通风”(95.1%),最低的是“成年男性控制饮酒量”(21.4%)。城市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农村居民,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家庭收入和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之间的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广州市城乡居民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形成率总体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程度、职业、年龄、家庭月平均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着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