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循环miRNAs是重要的毒性标志分子,其含量极低、序列多样和长度较短的特性给分析检测带来挑战,成为决定其应用于新化学物质和材料的毒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关键。该文综述了目前可用于循环miRNA分析检测的方法,包括传统微阵列法、测序法、RT-PCR法和生物传感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技术特点和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伏马菌素B1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的2B类致癌物。伏马菌素B1是由串珠镰刀菌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是一种真菌毒素,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玉米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文章综述了伏马菌素B1引起实验动物的各类毒性,包括肝毒性、肾毒性、遗传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和致癌性,并对伏马菌素B1的代谢进行了概述,对其毒性机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在90 d内经口重复喂饲含抗虫基因cry1Abcry3Bb、耐除草剂基因cp4epsps、高维生素基因ZmHPTZmTMT的玉米引起的毒性效应。方法:140只6周龄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按照不同饲料随机分为7组:基础饲料对照组,对照玉米低、中、高剂量组,转基因玉米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喂饲含相应玉米的饲料90 d,观察体质量、进食量、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各组大鼠试验周期内生长正常,部分转基因玉米组大鼠和对照玉米组大鼠体质量、进食、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与基础饲料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部分转基因玉米组大鼠体质量、进食、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玉米组大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均无生物学意义。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发现该转基因玉米对大鼠有亚慢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PCR扩增技术对微生物农药耳霉菌经口给予大鼠可能引起的感染性和致病性进行评价。方法将50只健康7~9周龄SPF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10只,实验组40只,雌雄各半。将1.0×108units/ml微生物农药耳霉菌悬浮剂按1.0 ml/只经口一次性灌胃给予大鼠,对照组不做处理;连续观察21 d。记录动物的体重、中毒症状、死亡情况,并对死亡动物进行大体解剖。于染毒后第0、3、7、14、21天分别处死实验组动物各6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动物在第21天处死,收集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别的动物血液、脑、淋巴结、肝、脾、肺、肾等组织及粪便,提取其中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实验,并对相应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各组实验动物在实验周期内无明显中毒症状,未见死亡,大体解剖及病理组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染毒后各个时间点所取材各组动物血液及组织中耳霉菌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微生物农药耳霉菌经口急性染毒后对实验动物大鼠未见感染性及致病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人类的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健康密切相关,其对于药物、饮食以及环境中有可能暴露的污染物均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特异性。该文综述了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包括抗生素、重金属、持续性有机污染物、农药)对于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相关健康带来的影响,建议针对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研究应充分考虑机体肠道菌群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PCR法检测微生物农药耳霉菌经呼吸道急性染毒对大鼠的感染性及致病性,探讨PCR法在真菌类微生物农药感染性及致病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50只健康7~9周龄SPF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40只)和对照组(10只),雌雄各半。将2.0×108个/ml耳霉菌悬浮剂按0.5 ml/只经气管一次性注入,对照组不作处理;连续观察21 d。记录动物的体重、中毒症状、死亡情况,并对死亡动物进行大体解剖。于染毒后第0、3、7、14、21天剖解动物的脑、血液、淋巴结、肝、脾、肺、肾等组织及盲肠内容物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耳霉菌nuc-LSU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实验组动物染毒耳霉菌后立即取样肺组织中耳霉菌的PCR扩增结果为阳性,肝、脾、肾、脑、淋巴结、血液、盲肠内容物等组织中均未检出耳霉菌;染毒后第3、7、14、21天,肝、脾、肺、肾、脑、淋巴结、血液、盲肠内容物等组织中均未检出耳霉菌。实验动物染毒后,未见明显中毒症状,观察期内无大鼠死亡,大体检查及病理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耳霉菌经呼吸道急性染毒后对大鼠无感染性及致病性。本检测方法可快速、有效地检测出耳霉菌的侵染及清除情况,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重复性,可做为微生物农药感染性、致病性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δ-生育三烯酚诱导人结肠癌细胞SW620副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MTT试验观察0~30μmol/Lδ-生育三烯酚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及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观察1.0μmol/L放线菌酮(CHX)对15μmol/Lδ-生育三烯酚诱导人结肠癌细胞SW620副凋亡的抑制作用。以Western blot检测0~20μmol/Lδ-生育三烯酚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中增殖与凋亡关键信号通路Notch1及Jagged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透射电镜检测15μmol/Lδ-生育三烯酚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副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的影响。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用不同剂量的δ-生育三烯酚(终浓度为5、10、15、20、25、30μmol/L)分别作用于SW620及GES-1细胞24 h,SW620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而GES-1细胞存活率未见明显下降(P0.05)。提前给予1.0μmol/L CHX处理的细胞,经15μmol/L生育三烯酚诱导SW620凋亡作用24 h后,SW620存活率较单独加入生育三烯酚作用的细胞存活率增高(P0.05)。1.0μmol/L CHX和15μmol/Lδ-生育三烯酚共同作用于SW620细胞24 h后,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上升41.8%、41.9%。透射电镜下15μmol/Lδ-生育三烯酚作用24 h后,SW620细胞在形态学上呈现副凋亡特征,1.0μmol/L CHX能抑制生育三烯酚诱导SW620的副凋亡作用。结论δ-生育三烯酚能诱导SW620细胞paraptosis样副凋亡,并且这一过程可以被CHX抑制。  相似文献   
8.
氯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农业及卫生害虫防治中被广泛应用,其对人类产生的潜在毒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氯氰菊酯的主要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其可通过对神经递质、离子通道、脂质过氧化作用等产生影响而发挥其神经毒性作用。本文对氯氰菊酯对哺乳动物的神经毒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氯氰菊酯的安全生产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