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双培养法对提高涂片阴性分枝杆菌检出率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某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送检住院首诊患者的普筛标本,并按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固-液双培养进行分组。另选取涂片分枝杆菌阴性,固体、液体或固-液双培养阳性的患者,将其按送检标本部位分为肺分枝杆菌组和肺外分枝杆菌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共调查涂片阴性患者6 492例,其中固体组3 234例,液体组1 938例,双培养组1 320例,253例培养阳性,检出率3.90%,固体组、液体组、双培养组培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5%(76例)、4.54%(88例)、6.74%(89例);肺分枝杆菌检出率分别为3.11%、6.02%、7.13%,肺外分枝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02%、2.68%、6.09%。253例涂片阴性培养阳性的患者中男性143例、女性110例;平均年龄(58.34±18.47)岁;检出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4.65、10.45、9.89 d。肺分枝杆菌组中男性、咳嗽咳痰、呼吸道基础疾病、胸部CT有炎性渗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果阳性所占比例较肺外分枝杆菌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固-液体双培养组肺外分枝杆菌检出率较固体组、液体组培养高(均P<0.001),固-液体双培养组肺分枝杆菌检出率较固体组高(P<0.001)。结论 肺结核患者伴有咳嗽咳痰、呼吸道疾病、胸部CT炎性渗出等特征,而肺外结核无典型特征。肺外结核的临床体征较肺结核隐匿,易漏诊,而固-液双培养法可以在优化标本前处理及工作流程方面提高分枝杆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原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病历系统中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感染性眼内炎主要由眼外伤所致(56.7%),20例(22.2%)由眼部手术后引起,其中19例(95.0%)为白内障手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引起。52株感染性眼内炎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占50.0%(26株),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13株),革兰阴性菌占30.8%(16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替加环素敏感率为100.0%,对青霉素及苯唑西林敏感率较低(<50%)。结论 感染性眼内炎多由眼外伤和眼部手术尤其是白内障手术引起,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原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病历系统中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感染性眼内炎主要由眼外伤所致(56.7%),20例(22.2%)由眼部手术后引起,其中19例(95.0%)为白内障手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引起。52株感染性眼内炎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占50.0%(26株),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13株),革兰阴性菌占30.8%(16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替加环素敏感率为100.0%,对青霉素及苯唑西林敏感率较低(<50%)。结论 感染性眼内炎多由眼外伤和眼部手术尤其是白内障手术引起,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以生物梅里埃质谱仪(Vitek MS)为技术平台,探讨不同培养温度、培养基、培养时间下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 MS)鉴定丝状真菌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148 株临床分离的丝状真菌分别接种于沙氏葡萄糖培 养基(SDA)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并分别放置于 28 ℃ 与 37 ℃ 两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至第 2、3、4、5、6、7、8、 9 天进行 MALDI TOF MS 鉴定,统计其鉴定情况,筛选适合质谱鉴定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 4 种培养条件下(SDA 28 ℃ 、 SDA 37 ℃ 、PDA 28 ℃ 和 PDA 37 ℃ )的鉴定率分别为 83.11%、81.76%、70.95%、69.60%,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种培养条件两两比较,其中SDA 28 ℃ 组的鉴定率优于 PDA 37 ℃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SDA 28 ℃ 组合为最适培 养条件。置 SDA 于 28 ℃ 条件下,质谱对培养 2 ~ 9 d 丝状真菌的鉴定率分别为 89.86%、87.83%、76.35%、66.89%、62.83%、 63.51%、59.04%、50.05%,不同培养天数下的鉴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 2 天与第 3 天鉴定率均较高;随着培 养时间的延长,培养第 4~ 9 天得到的鉴定率明显下降。结论 以 Vitek MS 为丝状真菌鉴定平台,使用 SDA 培养基在 28 ℃ 培 养 2~ 3 d 可获得较理想的鉴定率和较高质量的质谱图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