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替罗非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未行早期再灌注治疗NSTE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间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变化及出血情况。结果对照组1例脑出血死亡(P>0.05),研究组无死亡及严重出血事件,随诊再次发生心肌梗死2例,射血分数<40%者3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替罗非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NSTEMI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左室射血功能,但对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改善。对未行急诊再灌注治疗的STEMI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制订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依据,但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吕云 《护理研究》2005,19(30):2765-2766
静脉输注是新生儿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新生儿血管细,易发生药物渗漏.当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发生渗漏时,如不及时处理,会发生组织坏死,甚至致残.静脉输注渗漏不仅给患儿增加了痛苦,也影响了抢救和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07年7月-2009年12月AMI患者100例,按照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优质组和传统组,各50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优质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以及射血分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优质组心肌酶谱变化时间为10.34±1.33小时,ST段变化时间为1.50±2.42小时均显著低于传统组15.91±3.22小时,8.52±1.36小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治疗后射血分数为(67.32±4.74)%显著高于传统组(34.78±5.8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26.34%显著低于传统组56.3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优于传统组。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相对于传统药物治疗来说作用显著.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5.
高彦  蔡舸  吕云 《中国卫生产业》2013,(31):133+135-133,135
目的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病例,25例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以后根据心律失常控制情况,调节胺碘酮滴注量(0.5~1.0 mg/min)持续静脉滴注,直到房颤转复停止用药,标记为对照组.另外25例将西地兰0.4 mg溶于5%葡萄糖10 min内,5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如果2h后仍为房颤,则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以维持量0.5~1.0 mg/min静脉滴注,直到转复为窦性心律,标记为治疗组.结果 两组的心房颤动转复时间和胺碘酮累积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2.095,P<0.05),两组房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室率均有下降,但是治疗前、治疗后2h、治疗后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0,0.860,0.941,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情况,胺碘酮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且胺碘酮和西地兰联用缩短了转复时间,减少了胺碘酮的用量,在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母女同患先天性心脏病各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女,15岁。活动后心悸3d入院,生长发育无影响,无呼吸困难、紫绀等,当地心脏超声示:房间隔缺损,入院查体:T36.4℃,P86次/min,R18次/min,BP104/80mmHg,无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清,心脏不大,无震颤,心前区无杂音,心电图正常,入院后完善检查,心脏超声示:各房室不大,房间隔中部回声中断7mm,可见心房左向右分流,肺动脉压估测40mmHg,次日行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术中测肺动脉压34mmHg,应用8mm国产房间隔封堵器成功封堵房问隔缺损,3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易化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AMI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易化PCI组(37例)和国产替罗非班+易化PCI治疗组(49例),对比两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不良事件、左心室功能及住院费用。结果易化PCI组开通为36/37,国产替罗非班+易化PCI治疗组开通为48/49,易化PCI组无死亡,国产替罗非班+易化PCI治疗组2例出血,出院时两组射血分数值分别为(53·8±6·7)%和(54·2±5·2)%,住院费用为(4·5±1·6)万元和(4·3±1·2)万元,住院天数为(9·3±2·4)d和(8·6±2·8)d。结论国产替罗非班联合易化PCI治疗AMI安全、有效,且并不明显增加治疗费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9.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54例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98.15%,该部位起搏参数满足起搏要求,同时起搏的QRS波时限较心尖部变窄(130.45±18.24msvs153.11±20.10ms,P<0.001)。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10.
张洁颖  吕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9):1215-1217,1220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6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不良情绪。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EORTC-QLQC3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EORTC-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同时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