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脑卒中所致应激性高血糖病人的护理510120孙逸仙纪念医院叶碧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非糖尿病患者急性脑卒中后出现一过性血糖增高的现象及其对疾病的影响,作了许多研究,注意到无论卒中病灶的大小,所涉及的范围,临床征象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的严重程度,应激性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的120例住院患者,随机进入奥氮平组和齐拉西酮组治疗,评定治疗第4、8、12周末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治疗第4周末,躁狂量表总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的疗效因子、疗效指数因子方面的比较,奥氮平的疗效要优于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量表中思睡因子分的比较中,奥氮平组的思睡因子分明显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在治疗第8周末,两组的疗效因子分比较,奥氮平疗效仍优于齐拉西酮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奥氮平组的思睡因子分、体重增加因子分、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体重质量指数要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在治疗第12周末,两组的疗效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奥氮平组的思睡因子分、体重增加因子分、糖化血清蛋白水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体重质量指数、腰围要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而震颤因子分、失眠因子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治疗方面,奥氮平早期显示出疗效优于齐拉西酮,但随着疗程的继续,奥氮平和齐拉西酮的疗效趋于相当,但奥氮平远期带来的糖脂代谢和过度镇静的不良反应远高于齐拉西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治疗期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与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NMS)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出现NMS患者32例与非NMS患者64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NMS的诊断使用NMS工作用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结果 治疗期间研究组CPK实测值为(881±562)IU/L(58~5 647IU/L),Ln值为(6.7±0.4)IU/L(4.1~8.6 U/L);对照组分别为(320±525)IU/L,(5.9±0.4)IU/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O.01).研究组CPK异常值(≥300 IU/L)发生率为81.2%,对照组为31.2%,比值比(DR)为2.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O.01),CPK异常者发生NMS的可能性约为正常者3倍.结论 在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时,测量CPK有助于预测NMS发生. 治疗期问研究组CPK实测值为(881±562)IU/L(58~5 647IU/L),Ln值为(6.7±0.4)IU/L(4.1~8.6 U/L);对照组分别为(320±525)IU/L,(5.9±0.4)IU/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O.01).研究组CPK异常 (≥300 IU/L)发生率为81.2%,对照组为31.2%,比值比(DR)为2.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均早晚2次服用,持续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RM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操作测验(CPT)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评定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均明显改善,持续注意水平明显改善,观察组错误应答数与持续应答数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能够有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改善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3例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1),研究组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均治疗6周。应用Bech-Rafaelsen躁狂评定量表(BRMS)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减分率比较两组疗效。比较两组前后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RMS分值明显下降,基线为(27.7±7.8),第6周末(6.0±3.4),对照组BRMS分值也下降,分别为(28.5±5.5),(7.8±2.1),但是研究组的改善一直比对照组明显。研究组第6周末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2.9%、28.6%,χ^2=5.0,P=0.03)。但对血脂和体重的影响上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比单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控制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疗效好和快速,可用于急性期病情的控制,但出现的血脂和体重异常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感与妄想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妄想症状与自尊和缺陷感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尊和缺陷感对妄想症状出现的影响,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为康复期认知心理治疗指明方向。方法运用PAN—SS、SES、FIS、SAS、SDS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完成评定的患者共96例,其中56例存在明确的妄想(为研究组),40例未发现有妄想(为对照组)。两组的SES、FIS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妄想的出现与自尊感、缺陷感明显相关(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低自尊和高缺陷感是影响患者妄想症状出现和加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涉及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特点、梦魇和自杀倾向三者之间关系研究的部分文献进行综述。相关的研究表明,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REM潜伏期缩短、REM频率和REM持续时间增加;抑郁症患者有着更多的负性梦境体验,而梦魇频繁的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医师"五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的3个站点评分表的信度。方法:以广东省第三期精神科住院医生培训师资培训班115名学员为对象,先由指导老师针对OSCE中第二站"临床技能站"、第三站"临床思维站"、第五站"临床沟通站"评分标准逐项讲解和分析;然后安排广州市惠爱医院二年级住培医师对真实住院患者进行上述3个站点的现场测试,现场师资培训班学员对住培医师进行评分;其中学员对住培医师"临床沟通站"分别在指导老师现场讲解后及实例演练后进行两次评分,分析各次评分的组内一致性。结果:学员对住培医师"临床技能站"、"临床思维站"的现场评分一致性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 988、1. 000;"临床沟通站"现场讲解后及实例演练后两次评分ICC分别为0. 990及0. 998。结论:经培训的学员对精神科住院医师"五站式"OSCE考核评分一致性高,联合实例演练后再评分的组内一致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调查广州市社区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社区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广州某城区和市郊两社区为流调现场,抽取40~55岁721例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市区368人,郊区各353人,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和一般社会人口学调查表(SDQ)进行调查和评价,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其抑郁水平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状发生率为8.04%,46~50岁组发生率(12.35%)显著高于40~45岁组(6.22%)和51~55岁组(5.49%,χ2=9.2552,P〈0.01);城市社区抑郁症状发生率(10.33%)显著高于郊区社区(5.67%,χ2=5.2902,P〈0.05);负性事件刺激量和自责是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支持利用度则是其保护因素;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均与自评抑郁量表评分存在正性或负性显著性相关,各因子间也存在一些显著性相关。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应采取多层次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