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改变,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和生命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与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同构成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1].全国伤害监测数据显示,在职业构成中“中学生”始终位居前3位[2-4].据WHO报道,2012年全世界估计有74万名15岁以下儿童因暴力和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伤害所占比例接近90%[5].伤害(包括道路交通伤害、溺水、烧伤和跌倒)已成为导致世界5~15岁儿童死亡和终身残疾的三大原因之一[5],也是我国儿童的“头号”杀手[6-7].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由于在我国多数居住在边境、贫困地区,本课题组于2016年11月在云南省开展了人口较少民族儿童青少年伤害的现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身心发育[1].肥胖是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和危险因素,儿童期肥胖不仅影响儿童当前健康,还会导致成年期肥胖的发生,增加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2].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傈僳族、独龙族的最主要聚居地,其中独龙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全民族人口约7 000人).本文通过对傈僳族、独龙族7~15岁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为政府制定改善少数民族学生健康状况的政策、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制定学生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选取云南省县区的6908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身高与体重测量,依据年龄段身高、年龄段体重及年龄段体质量指数(BMI)值评价营养状况。[结果]云南省农村地区被调查的6908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营养不良的1275名(占18.5%),其中生长迟滞、消瘦和生长迟滞合并消瘦的检出率依次为7.9%、9.0%和1.5%;超重和肥胖403人(占5.8%),其中超重占4.0%,肥胖占1.8%。男生的营养不良率高于女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长迟滞合并消瘦的男生的检出率是女生的1.6倍。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营养不良状况的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少数民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21.6%)高于汉族学生(15.9%)。不同经济片区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存在年龄、性别、民族和地区间差异,应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近8年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和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06-2013 年云南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云南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60.52%,发病人数占全部发病人数的72.62%,死亡21人。798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疫苗针对传染病疫情;3-5月(44.73%)是事件的高发期;农村小学(54.02%)是事件的高发场所,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35132例,占60.51%);托幼机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食物中毒(7例)和乙脑(4例)是患者主要死因,死亡病例仅出现在乡镇学校,网络直报及时率仅为23.25%,但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 疫苗可控传染病占87.60%,提示疫苗针对疾病为传染病疫情发生的主要构成,免疫规划仍是我省传染病防治的薄弱环节之一;早报告是控制突发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了解云南省女生月经初潮与形态发育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和开展青春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对云南省7个民族9~18岁女生月经来潮对身高、体重、胸围、维尔威克指数的影响进行统计检验.结果 2010年云南省女生半数月经初潮年龄最小为汉族(12.62岁)、纳西族(12.64岁),最大为佤族(13.06岁)、哈尼族(13.12岁).11~ 14岁各民族来潮组女生形态发育优于未来潮组(P<0.01).月经来潮早的汉族、纳西族各年龄段女生的身高、体重均值均高于其他民族女生,并一直持续到18岁成年期之后.结论 女生月经初潮与形态发育关系密切.初潮年龄与经济水平、营养状况有关,且受儿童期体格发育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中小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现况,探究其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人口较少民族自杀意念干预策略及相关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人口数较少民族的9~16岁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自行编制的《人口数较少民族中小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分析人口较少民族中小学生自报告的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中小学生过去12个月里自杀意念自报告发生率为16.38%(430/2 625)。其中,男生为17.39%,女生为15.44%;布朗族自报告发生率为16.80%,阿昌族为13.43%,普米族为14.64%,怒族为33.52%,德昂族为11.70%,独龙族为11.71%,基诺族为13.4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怒族,过去12个月有过自伤事件、意外伤害、自觉有孤独感,曾连续两周或更长时间因为伤心绝望而停止平常的活动,过去30 d里有过校园暴力,留守儿童母亲从事非农业工作,母亲受教育程度低的学生,发生自杀意念的风险性越高。结论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中小学生的自杀意念问题不容忽视,今后应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中小学生的自杀相关行为的预防与综合干预,采用重点干预和分类指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儿童青少年校园暴力发生现况和流行特征,探究其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人口较少民族校园暴力干预策略及国家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9~16岁人口较少民族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人口较少民族儿童青少年自报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6年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儿童青少年自报过去30 d里有过校园暴力的发生率为73.19%,其中男生发生率为75.91%,女生为70.65%;9~12岁为72.47%,13~16岁为73.98%;独龙族为81.65%,德昂族为71.70%,布朗族为79.06%,阿昌族为67.16%,普米族为56.93%,怒族为92.24%,基诺族为59.59%。非留守儿童(OR=1.24,95%CI=1.00~1.54)及非住宿生(OR=1.33,95%CI=1.02~1.73)是人口较少民族儿童青少年发生校园暴力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民族是发生校园暴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此外,过去12个月里有过自伤事件(OR=1.96,95%CI=1.45~2.64)、男性(OR=1.21,95%CI=1.00~1.48)、母亲从事非农业工作(OR=1.84,95%CI=1.38~2.45)、母亲文化程度低(初中OR=0.62,95%CI=0.41~0.94;小学OR=0.92,95%CI=0.59~1.44)、自觉有孤独感(偶尔OR=1.27,95%CI=0.82~1.95;经常OR=1.98,95%CI=1.26~3.11)、自觉学习压力大或成绩问题经常感到心情不愉快(偶尔OR=1.27,95%CI=0.90~1.80;经常OR=2.23,95%CI=1.51~3.27)、以及过去12个月里发生打架多次均是人口较少民族儿童青少年发生校园暴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因担心某事而经常失眠是发生校园暴力的可能危险因素(0.05P0.10)。校园暴力居前3位的类型依次为被恶意取笑(55.79%),被威胁、恐吓(32.75%)和有人对我开色情玩笑或做色情动作(30.62%)。结论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儿童青少年的校园暴力发生率较高,今后各级政府、各部门应加强合作,开展对少数民族儿童校园暴力的预防与综合干预,创造安全、健康校园。  相似文献   
8.
分析2004-2014年云南省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征,为探讨学校食物中毒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2004-2014年突发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4年云南省共报告学校食物中毒事件138起,累计报告病例5 873例,死亡14例,分别占同期云南省食物中毒事件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19.63%,28.04%和2.31%.学校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农村中小学,4月和9月是中毒高峰,有毒植物和微生物是主要致病因素,化学物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结论 农村中小学校应是云南省学校食物中毒事件防控的重点.要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开展对食堂从业人员、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侵袭性垂体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侵袭性垂体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IPA)的MRI表现,以探讨该肿瘤的生长方式、形态及信号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3例IPA的MRI表现。33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17-67岁,平均46.7岁。【结果】IPA通常体积较大,易向鞍外多个方向侵犯,其中以颅底骨质和海绵窦侵犯为特征。IPA的MRI信号混杂,其中囊变坏死和出血常见。【结论】MRI可清楚反映该肿瘤的侵袭特征,是术前评价垂体瘤侵袭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云南省6~22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结果,为制定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和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从2019年云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库中选取调研学生的民族、性别、年级、身体形态、肺活量、运动素质等信息,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计算体质健康评价综合得分和不同等级学生分布,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等比较不同民族、性别、学段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及不同类别学生各项目得分情况。  结果  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综合得分为(70.02±9.69)分,平均及格率为88.91%,不同评价等级学生比例分别为优秀0.93%、良好17.90%、及格70.09%、不及格11.09%,各项目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体质量指数(94.99分)、50 m跑(74.13分)、坐位体前屈(72.63分)、耐力跑(70.43分)、立定跳远(67.77分)、仰卧起坐(65.71分)、1 min跳绳(65.25分)、肺活量(62.97分)、引体向上(29.04分),综合得分情况、合格率及评价等级构成的民族和学段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3.53,452.85;χ2/χ趋势2值分别为466.65,412.57;1 553.22,1 045.36,P值均 < 0.01)。  结论  云南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优良率较低。需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质状况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