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姚凤明  戴闽晔  任峰  付峰  李晖   《放射学实践》2012,27(4):402-405
目的:评价MS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主动脉缩窄伴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例主动脉缩窄患者行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将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境(VE)等后处理。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手术结果及超声心动图,分析MSCTA在诊断主动脉缩窄伴心内畸形中的优缺点。结果:11例患者心内心外畸形共35处,MSCTA共诊断26处(诊断符合率74.3%),其中心外畸形19处(诊断符合率95%),漏诊1处动脉导管未闭,诊断心内畸形7处(诊断符合率46.7%),漏诊2例房间隔缺损和6例瓣膜病变共8处畸形;超声心动图共诊断畸形29处(诊断符合率82.9%),其中诊断心外畸形14处(诊断符合率70%),漏诊主动脉缩窄5例和肺静脉瘤样扩张1例,诊断全部心内畸形(诊断符合率100%)。结论:MSCTA能直观地显示主动脉缩窄的特异征象,明确病变的部位、类型、侧枝血管情况,对于诊断、选择治疗方法、观察术后疗效及随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SCTA和超声心动图的联合应用是诊断心内心外复杂畸形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了解前期课程情况、建立师生交流渠道和在作业批改及实验过程中深层次了解3个方面介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共性难点、合理布置作业与批改作业、课间个别辅导、在线响应学生提问、让学生独立完成编程实验、晚自习答疑6个方面阐述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指出了个性化教学模式在保证主要知识讲授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彻底摒弃了TIA症状持续时间短于24h的传统标准,在概念、影像学、诊断评估、预后、治疗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一种能在2-380kHz间提供2MΩ以上的等效输出阻抗和0.1%以上精度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VIC)。为电阻抗参数成像数据采集系统的建立打下基础。方法 在分别对单运放VIC=三运放VIC和由仪表放大器的成的VIC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要求建立了这3个VIC,并在不同频率点进行了测量。结果 在低频端,基于仪表放大器的VIC具有极高的输出阻抗和很低的噪声水平,在高频时只有三运放VIC性能能接近要求。结论 在电阻抗参数成像数据采集系统中应采用三运放VIC。  相似文献   
5.
非接触磁感应脑阻抗断层成像系统设计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针对脑组织电阻抗的研究,本文设计了工作频率在10MHz的单通道硬件电路和试验台,可以分辨电导率介于0.001s/m到6s/m的四种不同浓度的NaCl盐溶液,并对模拟正常人脑组织(0.375s/m)的0.195%NaCl盐溶液目标,给出了初步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6.
建立基于四电极法的测量系统,测量了犬和兔部分离体组织的复阻抗谱,观察了部分动物组织复电阻抗谱随离体时间而发生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动物组织离体时婚的延长,其复阻抗谱发生显著变化:1、低频段电阻显著增加;2、复阻抗谱的虚部增加(容性成份增加);3、特征频率降低。结合动物组织离体后发生的组织、细胞水平的变化,我们认为:动物组织复电阻抗谱随离体时间的变化应该与组织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的离子成份变化相关,同时应该与细胞膜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静、动态电阻抗扫描乳腺成像系统测量结果,为电阻抗扫描乳腺成像系统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静、动态电阻抗扫描乳腺成像系统对志愿者的右乳上方同一部位进行多次测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相同操作者条件下静、动态电阻抗扫描成像系统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静、动态系统时不同熟练程度操作者的依赖性。结果:在相同被测部位及相同操作者备件下,动态电阻抗扫描成像系统多次测量结果离散性更小。在不同熟练程度操作者及相同被测部位条件下,动态电阻抗扫描成像系统多次测量结果对操作者的依赖性更低,测量结果可靠性更高。结论:与静态系统测量结果相比,实时动态成像技术加强了成像结果的预判性,从而提高了电阻抗扫描成像系统测量结果的稳定性,降低了测量结果对操作者熟练程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磁感应断层成像中两个激励线圈相对于单个激励线圈时增强被测对象内部磁感应强度的可行性。利用电磁场数值计算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在三维球形头模型外周设置单个激励线圈或呈不同夹角的两个激励线圈(夹角分别设置为30°、60°、90°、120°、150°、180°),分别计算中心有病变组织和无病变组织时中心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并加以比较。中心无病变组织时,除夹角为180°外,中心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约为单激励线圈的2倍;中心有病变组织时,除夹角为180°外,随夹角增大中心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从单激励线圈的2倍开始逐渐增大;除夹角为180°外,有病变和无病变时中心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量随夹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但是夹角小于90°时该变化量大于单激励线圈的变化量。两激励线圈夹角为180°时,无论中心有无病变组织,中心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均减小。结果表明:双激励线圈较单激励线圈有可能增大被测对象内的磁感应强度;通过合理选择双激励线圈的夹角,有可能放大被测对象内部病变组织导致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两者均可改善磁感应断层成像。  相似文献   
9.
乳腺EIS检测评价年轻女性罹患乳腺癌危险度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乳腺电阻抗扫描成像(EIS)对年轻女性乳腺癌病人的敏感度、特异度,计算其相对危险度,决定是否采用更精确的影像学检查,以期指导年轻女性乳腺癌病人的早期检测。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6家医疗机构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方法对年龄≤45岁的女性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对583例准备进行乳腺组织活检的年轻女性病人进行乳腺EIS检测,与其病理结果相对照,计算出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计算乳腺EIS检测阳性病人患乳腺癌的发生率。结果583例中143例确诊为乳腺癌。EIS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7%、72.9%、76.3%、51.2%和94.1%。EIS检测结果阳性的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8.67。结论乳腺EIS检测可能成为年轻女性早期筛查乳腺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兔离体新鲜肝组织的电阻抗温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获得肝组织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为采用电阻抗成像法监测在肝肿瘤热疗时的体内温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新鲜离体兔肝,通过模拟肝肿瘤热疗过程,四电极法阻抗盒测量兔肝在受热和冷却的2个阶段的多频电阻抗,研究兔肝组织的电阻抗与温度间的相应关系。结果:在58℃以下、f=1 kHz时,温度-电阻抗变化系数基本上在-1.0%~-2.2%波动。在58~69℃区间,温度-电阻抗变化系数从-2%快速变化至-14.7%。69、70、71℃等3个温度点的温度—电阻抗变化系数均保持在-14.7%附近。在71~76℃区间,温度-电阻抗变化系数从-14.7%快速变化至-1.0%。76℃以上,温度-电阻抗变化系数基本上为-1.0%。结论:兔肝细胞受热变性时电阻抗特性发生显著改变。在临床热疗中,有可能通过监测生物阻抗的改变来监测热疗时的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