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对小鱼眼草Dichrocephala benthamii全草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质谱、核磁等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小鱼眼草中分离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甲酸酯(1),β-香树脂醇乙酸酯(2),β-香树脂醇(3),β-香树脂酮(4),3β-羟基, Δ11,13(18)-齐墩果二烯(5),Δ12-齐墩果烯(6),木栓酮(7),达玛烷二烯醇乙酸酯(8)和表木栓醇(9)。化合物 1~8 为首次从鱼眼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9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 1 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2.
野菊花中绿原酸的不同提取工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绿原酸含量和浸膏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从野菊花中提取该成分的新工艺.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及超声波提取法3种提取工艺,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冰醋酸:水(体积比为18:1:8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测定3种提取方法的绿原酸含量及浸膏率.结果:绿原酸在0.015 18~0.151 80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热回流提取法绿原酸含量为(0.421 1±0.013 7)%,超声波提取法为(0.336 1±0.010 7)%,组织破碎提取法为(0.406 6±0.006 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61,P=0.001).加热回流提取法的浸膏率为(32.48±0.68)%,超声波提取法为(22.53±1.16)%,组织破碎提取法为(26.79±0.5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413,P<0.001).结论:组织破碎提取法具有简便迅速和节能高效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提取新工艺.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对野菊花提取物中蒙花苷和木犀草素含量测定的影响,研究中药提取新工艺。方法:采用加热同流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组织破碎提取法3种提取工艺,同时提取野菊花中蒙花苷和木犀草素;利用RP—HPLC法,以水-乙腈-4%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mL&#183;min^-1)同时测定蒙花苷和木犀草素含量。结果:蒙花苷和木犀草素分别在0.048~0.240mg&#183;mL^-1(r〉0.9995)、0.0059~0.0294mg&#183;mL^-1(r〉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热回流法、组织破碎法提取的蒙花苷和木犀草素含量均高于超声法,组织破碎法较回流法操作简便、节能节时,且可避免高温对热敏性物质的破坏性,表现出较高优越性。结论:组织破碎提取法有着高效经济的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新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4.
野菊花水提液对豚鼠离体回肠收缩的影响及抑菌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野菊花水提液对豚鼠离体回肠收缩的影响及其抑菌作用。方法:将豚鼠离体回肠标本悬吊于麦氏浴槽中,测量并记录给药前后离体回肠张力,计算张力变化百分率。采用二倍体积连续稀释法考察野菊花水提液的抗菌效果。结果:野菊花水提液对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F=11.088,P<0.001),并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乙酰胆碱及组胺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F=13.881、19.305,P均<0.001)。野菊花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菌均具有相对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125g/L。结论:野菊花水提液对豚鼠离体回肠具有直接的舒张作用,能够拮抗乙酰胆碱及组胺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同时具有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小鱼眼草(Dichrocephala benthamii C. B. Clarke)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方法及与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六烷酸(1)、1-硬脂酸甘油酯(2)、硬脂酸乙酯(3)、二十三烷酸(4)、二十四烷酸(5)、二十八烷(6)、三十二烷酸(7)、3,5-二羟基- 6,7,3′,4′ -四甲氧基黄酮(8)、金腰素乙(9)、千层纸素 A(10)、芹菜素(11)、对羟基苯乙酮(12)、对羟基苯甲醛(13)、芦荟大黄素(14)、大黄酚(15)、大黄素甲醚(16)、花椒油素(17)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8)。结论 除化合物18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鱼眼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