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系统性硬化症(SSc)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8 (IL-8)、趋化因子受体1(CXCR1)、CXC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武汉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治疗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ILD患者25例为SSc-ILD组,非ILD患者17例为SSc-非ILD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肺功能,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XCR1、CXCR2mRNA,血清IL-8、ESR、CRP、IgA、IgG、IgM、补体C3水平。采用Spearman进行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SScILD组FEV1%、FEV1/FVC显著低于SSc-非ILD组和健康对照组(F/P=76.626/0.000,29.097/0.000),且SSc-非ILD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SSc-ILD组CXCR1、CXCR2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IL-8、ESR、CRP、IgA、IgG、IgM水平显著高于SSc-非ILD组和健康对照组(F/P=581.600/0.000、401.103/0.000、149.551/0.000、34.990/0.000、37.207/0.000、189.508/0.000、117.657/0.000、12.708/0.000),且SSc-非ILD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Sc患者外周血中CXCR1、CXCR2及血清IL-8水平与FEV1%呈显著负相关(r/P=-0.608/0.005、-0.538/0.048、-0.613/0.003),CXCR1、IL-8与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r/P=-0.616/0.002、-0.581/0.0.15),CXCR2与FEV1/FVC无显著相关性(P>0.05);SSc合并ILD患者CXCR1、CXCR2、IL-8与CRP、ESR、IgA、IgG、IgM均呈正相关(P<0.05),与C3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IL-8与其受体CXCR1、CXCR2在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血清中均高表达,IL-8可能在SSc-IL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及可能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23日—2月25日在武汉市第五医院住院期间死亡的8例新冠肺炎病例的临床特征。 结果 8例新冠肺炎病例的死亡年龄在65~75岁之间,平均年龄(70.63±3.99)岁,平均病程 (12±2.83)d;8例病例均有明确基础疾病,其中最常见为高血压,其次为脑梗死、糖尿病、冠心病、肺部基础疾病;除肺脏损害外,其他器官损害主要有心脏,其次为肾脏、肝脏,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其中4例(4/8)病例D2聚体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6例(6/8)、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6例(6/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升高8例(8/8)、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升高8例(8/8)、淋巴细胞计数下降4例(4/8)、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8例(8/8)。病例死亡前一次白细胞计数(8/8)、中性粒细胞计数(8/8)、CRP(8/8)、降钙素原(8/8)、D2聚体(8/8)水平较入院时升高,血氧分压(8/8)、淋巴细胞计数(7/8)、淋巴细胞比率(8/8)较入院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CT显示肺部影像学较入院时病灶增多、范围增大。 结论 高龄及合并有基础疾病是新冠肺炎抢救困难甚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细菌感染可能对疾病进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血氧分压、胸部CT、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CRP、降钙素原、D2聚体可能是疾病进展、预后不良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其体外培养的生物特性。方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的作用下,进行成骨诱导分化。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体外培养细胞呈现梭形、多角形外观,具有较强的生长增殖能力;细胞CD29抗原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分化细胞表现成骨细胞特性,茜素红染色有橘红色磷酸盐胞外基质沉积。结论:建立稳定可靠的分离培养大鼠骨髓BM-MSCs方法,分离出的BM-MSCs具有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可用于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随着结核耐药性菌株的产生及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的困难,结核病发病率在逐渐升高,支气管结核患者也明显增多。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部分患者胸片正常,常易误诊、漏诊、误治。随着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中的应用,该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并最终确诊的39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肺癌系常见恶性肿瘤,以中央型肺癌为多见。由于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和吸烟人群的不断扩大,中央型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中央型肺癌是指发生在肺段以上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2],因其靠近肺门及纵隔,易发生转移,影响愈后。早期中央型肺癌缺乏典型临床症状,无明确的各项生化指标显示,其诊断依据主要依靠影像学[1,2]。但是胸片上能显示并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生产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药药品等色素新产品提供重要原料,研究香菇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方法:以水作提取剂,在室温下浸提24小时,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色素在330n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好,pH值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热稳定性良好。结论: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及葡萄糖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无明显影响,淀粉对其影响较大,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他均无明显影响,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智能拾音器对监测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发作的应用效果,以期协助哮喘患儿进行家庭管理。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呼吸内科和上海童杏儿科门诊部就诊的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智能拾音器)40例和对照组(不使用智能拾音器)40例。收集病史资料,对照组予每月常规随访及评估,试验组在基础随访基础上辅以智能拾音器录音随访。对照组以家长报告为哮喘发作依据,试验组以听到哮鸣音为哮喘发作依据。比较2组患儿发现哮喘发作的次数、哮喘控制水平、生活质量的差异。对2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识别、诊疗措施及病情转归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试验组通过拾音器采集的呼吸音,经过3名专家盲听分辨,结果为哮鸣音12次(42.86%)、湿啰音1次(3.57%)、鼾音1次(3.57%)、不易辨别12次(42.86%)及辨别不一致2次(7.14%)。2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为试验组12次,对照组5次;其中试验组12次哮喘发作中,智能拾音器12次均识别,家长识别仅6次。2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时诊疗措施情况比较,试验组38.1%(8次)患儿通过远程医疗采取居家治疗,较对照组(20.0%,1次)增多,61.9%(13次)患儿为非计划医院诊治(包括非计划门急诊就诊和住院),较对照组(80.0%,4次)减少。2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时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7,P=0.097)。家长对智能拾音器的常用功能、机器使用便捷性、整机功能及稳定性整体满意。结论智能拾音器能实时获取哮喘患儿的呼吸音,及时发现哮喘急性发作,可以及早诊治,降低非计划医院诊疗发生率,辅助患儿及家长们更好地进行家庭哮喘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氟康唑在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选定本院产科分娩的90例早产儿,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对照组(45例,未进行任何预防干预)、研究组(45例,予以氟康唑),比较真菌感染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真菌感染率显著较对照组低,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氟康唑可有效预防早产儿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信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P53基因特定位点的突变及视黄酸受体(RAR)-β基因的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97例为癌症组,同时选取非肺癌老年患者89例为正常组。取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同时采用特异性引物对P53基因特定的位点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通过一代测序技术对P53基因特定的位点进行测序验证;同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对RAR-β基因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癌症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53基因突变发生率(43.30%)与对照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组RAR-β基因甲基化率(53.61%)显著高于对照组(17.98%,P<0.05);肺癌组Ⅲ期和Ⅳ期RAR-β基因甲基化水平及P53基因突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Ⅰ期和Ⅱ期肺癌老年患者中RAR-β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P53基因突变发生率(P<0.05);RAR-β基因甲基化的老年患者P53基因突变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P53基因突变的阳性老年患者RAR-β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明显提高(P<0.05);RAR-β基因甲基化和P53基因突变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r=0.521)。结论 P53基因突变率与RAR-β基因甲基化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显著升高,提示其在老年癌症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其变化或许有利于肺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