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镇静联合芬太尼静脉镇痛对严重烧伤患者急性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严重烧伤患者于烧伤后24h内入院,随即均分为实验组(S组)和(C组)。检测镇痛开始前及开始后1、8、24、48h的血糖、血浆胰岛素(In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的水平;监测用药时、用药后5min、10min、20min、30min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S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S组镇痛后1~48h血糖和镇痛后8~48h与镇痛前C组比较明显降低,S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C组。两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幻觉以及呼吸抑制、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结论右旋美托咪啶镇静联合芬太尼静脉镇痛可有效的降低严重烧伤患者急性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对轻中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血清皮质醇(cortisol, 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88例轻中度甲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予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ree triiodothyronine, FT_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_4)、COR、ACTH水平变化,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42/44)、81.82%(36/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1,P=0.04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SH、COR水平升高,FT_3、FT_4、ACTH水平与心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SH、COR水平明显升高,FT_3、FT_4、ACTH水平与心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轻中度甲亢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提高血清COR水平,降低ACTH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总结临床常用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过敏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24 h内发生过敏反应170例, 对对比剂种类、浓度、流速等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碘普罗胺、碘海醇、碘帕醇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38%、0.35%、0.44%, 碘帕醇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碘普罗胺和碘海醇, 3种药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碘普罗胺组发生过喉头水肿、敏性休克发生率为分别为十万分之七、千分之三, 为罕见不良反应.结论 少部分患者使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应小心谨慎, 加强护理, 保障碘对比剂的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荷叶黄酮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复方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造模第14d,将60只照模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易善复150mg/kg),荷叶黄酮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剂量分别是50,100,200mg/kg)。分别观察荷叶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肝指数,血清TC、TG、ALT、AST以及肝脏TC、TG含量,观察小鼠肝组织脂质变性程度。结果:荷叶黄酮治疗42d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指数、血清TC、TG、ALT、AST,肝脏TC、TG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趋势,其中,荷叶黄酮中、高剂量组肝脏TG水平降低显著,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光镜观察结果表明,给予荷叶黄酮的小鼠肝组织脂质变性程度改变明显减轻(P<0.01)。结论:荷叶黄酮具有治疗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肝脏TG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型射频治疗对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期间门诊就诊的性功能障碍女性患者35例行新型射频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36.0±6.7)岁,均为经产妇。性生活满意度问卷(SSQ)评价中非常不满意13例,差19例,中等3例,对患者予以新型射频治疗(每次25分钟,每14天治疗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评估(FSFI),阴道松弛度问卷(VLQ),外阴阴道松弛度问卷(VVLQ)及盆底肌肌力等级评价治疗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FSFI评分由(12.4±2.6)分上升至(23.4±2.9)分,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4.3%患者盆底肌恢复至III级以上。结论新型射频在治疗女性患者性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通路在当归多糖(ASP)对抗小鼠造血干细胞(HSCs)衰老中的作用,探讨ASP抑制HSCs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衰老组、ASP组;衰老组采用X线全身均匀照射,建立小鼠HSCs衰老模型;ASP组在照射期间给予200mg/kg ASP灌胃;对照组和衰老组给予等容量NS灌胃.免疫磁珠法分选HSCs,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免疫荧光检测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及FOXO1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衰老组HSCs SA-β-Gal染色阳性率及ROS产量增加(P<0.05);SIRT1与FOXO1表达减少(P<0.05).与衰老组比较,ASP抑制小鼠衰老HSCs 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ROS产量的增加(P<0.05);同时抑制SIRT1与FOXO1表达的减少(P<0.05).结论 ASP可能通过调控SIRT1/FOXO1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延缓小鼠HSCs衰老.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3例新生儿水痘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严密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皮疹的特点及皮肤黏膜的护理;饮食护理;重视出院指导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nner limiting membrane,ILM)剥除术和玻璃体切割联合ILM瓣覆盖术治疗不同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ILM剥除或ILM覆盖的方法治疗IMH共127例127眼,根据IMH的最小直径分为小裂孔(63眼,直径≤500 μm)和大裂孔(64眼,直径>500 μm);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剥除1组(小裂孔32眼)和剥除2组(大裂孔33眼)采取玻璃体切割联合ILM剥除术;覆盖1组(小裂孔31眼)和覆盖2组(大裂孔31眼)采取玻璃体切割联合ILM瓣覆盖术.对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裂孔愈合情况进行检查随访.结果 术后12个月时各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剥除1组和覆盖1组(t=0.112 2,P>0.05),剥除2组和覆盖2组(t=0.750 8,P>0.05)相比,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剥除1组和覆盖1组在术后6个月时闭合率均为10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除2组和覆盖2组在术后6个月闭合率分别为84.85%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剥除2组和覆盖2组内外节交界面连接带缺损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除2组和覆盖2组术后1个月时,内外节交界面连接带缺损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覆盖2组的内外节交界面连接带缺损直径比剥除2组小.各时间点剥除1组和覆盖1组内外节交界面连接带缺损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的ILM剥除,ILM瓣覆盖术有助于直径大于500 μm裂孔愈合,对于小裂孔愈合两种术式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诊断糖尿病方面的临床价值,以期提升诊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11月到我院接受诊断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为观察组。另选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检测两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血清C肽水平。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值(10.56±3.1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25±0.61)mmol/L;观察组餐后2h血糖水平(13.81±3.52)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61±0.25)mmol/L;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11.92±2.41)ng/m L高于对照组(5.11±0.43)ng/m L;观察组血清C肽水平(1.42±0.6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82±0.05)ng/m L(P0.05)。结论:常规诊断糖尿病主要以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为参考,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短期血糖情况,且波动较大。并容易受其他相关因素影响,不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真实血糖指标。使用血清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的方法,能有效诊断糖尿病,结果相对稳定,可有效反映一段时间内患者血糖的综合状况,对糖尿病的诊断和使用药物的评估均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筛选的重要依据。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糖尿病动态监测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