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神经介入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处理对策,以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7月某院收治的需行神经介入治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分析并发症的类型,并对其处理对策进行总结。结果:本组96例患者中总计有14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6%,其中严重并发症有1例,占比为1.0%;并发症类型包括血栓形成(1.0%)、脑梗死(2.1%)、血管痉挛(5.2%)、微导管到位失败(2.1%)与弹簧圈移位(1.0%)、动脉瘤破裂(2.1%)以及其他(1.0%)。所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神经介入治疗并发症类型较多,临床医务操作人员需对神经介入治疗技术操作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其操作规范,对手术适应证全面了解,积极预防与处理常见并发症,提高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治疗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3例经B超和CT确诊的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共16枚错构瘤,13枚破裂出血),采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并错构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栓塞剂选用无水酒精、弹簧圈、平阳霉素与碘油混合液等.结果:13例破裂出血的肾错构瘤栓塞术后出血停止,其中2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术后血压逐渐上升.术后随访瘤体均有缩小,长期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并栓塞术治疗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肾错构瘤,可有效止血,又能最大程度保护正常肾实质,长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3.
麻恒翔 《中国校医》2021,35(2):106-108
目的 探讨大咯血患者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大咯血患者100例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比较2组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剩余碱(1.63±0.04)mmol/L、动脉血氧分压(11.69±0.95)kPa,高于对照组的(1.58±0.06)mmol/L、(10.71±0.94)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65±0.30)kPa,低于对照组的(4.78±0.28)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21)。结论 大咯血患者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放射学技术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取介入技术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病历记录、影像资料、手术操作记录和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30例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患者均成功置入经鼻空肠营养管和食管减压管,技术成功率100%,10例DynaCT下经皮穿刺置入纵隔脓腔引流管、15例经鼻食管瘘口置入纵隔脓腔引流管、5例纵隔脓腔小无需置入纵隔脓腔引流管。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5 d死于脓毒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9例患者,顺利拔出脓腔引流管预后良好,临床成功率96.7%。结论 介入技术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微创性治疗措施,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DSA下粘连性肠梗阻采取经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DSA下进行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定期经导管造影,观察肠蠕动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4例患者置入肠梗阻导管后即治愈11例(治愈率79%),好转3例(好转率21%),由肠梗阻转归为不全肠梗阻。其中7例在插管引流后5 d内肠梗阻缓解,4例在插管引流1周后肠梗阻缓解,10d内均达治愈标准,3例好转患者经15d治疗后梗阻症状基本消失。无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明显,治愈率高,显著降低了中转手术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发病情况以及经导管接触溶栓的疗效,探讨Cockett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可行性。方法对5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观察临床治疗效果。46例Cockett综合征组经健侧股静.脉穿刺,303例经右侧颈内静脉穿刺。34例溶栓前置入腔静脉滤器,315例未置人滤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无差别。结果516例DVT,左侧DVT421例,右侧DVT64例,双侧DVT31例。其中Cockett综合征351例,占DVT的比例为68.02%,占左侧DVT的83.37%。349例Cockett行经导管接触溶栓,近期疗效满意,14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栓后综合征;未置人下腔静脉滤器组Cockett综合征溶栓过程中无一例发生严重致命性肺栓塞,5例发生轻度肺栓塞症状,下腔静脉滤器组有1例出现轻度肺栓塞症状,两组无一例出现致命性肺栓塞。结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Cockett综合征发病率高;Cockett综合征经导管溶栓前可不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Cockett综合征合并DVT经导管接触溶栓近期疗效满意,远期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的几率较高,在血栓消失后还应对压迫的髂静脉进行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金属内支架置入气管治疗胸腔胃-支气管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根据胸部多排螺旋CT﹙SCT﹚平扫结果及口服碘水食管造影显示瘘口(位于主支气管)的位置、大小、数目,设计定做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金属内支架。根据测量瘘口近端距隆突距离(AB段)及瘘口远端距上叶支气管开口距离(CD段),将患者分为Ⅰ组(AB段或CD段的长度<5 mm,共4例)和Ⅱ组(AB段和CD段的长度≥5 mm,共10例)。X线透视下,14例患者14处瘘口置入15枚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金属内支架。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对比两组,以明确AB段及CD段对术后瘘口复发的影响。结果 14例患者内支架均置入成功,瘘口完全封闭,即刻消除呛咳症状,而4例在术后1个月内出现瘘口复发;对比分析Ⅰ组与Ⅱ组瘘口复发率,两组间瘘口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使用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金属内支架能有效封堵胸腔胃-主支气管瘘,操作简单,安全有效。AB段与CD段的长度是影响支架置入后瘘口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心房纤颤并发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心房纤颤并发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82例,其中右股动脉栓塞20例,右腘动脉栓塞及腘以下动脉栓塞14例,左髂动脉栓塞4例,左股动脉栓塞27例,左腘及腘以下动脉栓塞17例.急诊采用留置溶栓导管局部溶栓的介入方法治疗.结果 82例患者中44例(53.7%)患者经急诊介入溶栓后栓塞血管完全再通,临床症状消失;29例(35.4%)栓塞血管部分再通,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肢体得以保存,但病程后期及随访有肢体慢性缺血的症状;7例(8.3%)因肢体缺血时间过长发生不可逆性坏死而行截肢术;2例(2.4%)患者因坏死肢体毒素的吸收,终因并发急性肾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急诊介入治疗总有效率为89.1%,而截肢率和死亡率较低.结论 急诊介入留置溶栓导管方法治疗心房纤颤并发的下肢动脉栓塞,临床效果良好,截肢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Y型分支单子弹头覆膜内支架与L型分支一体化覆膜内支架封堵支气管残端瘘口(BPF)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56例行介入治疗的BP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采用支架类型的不同分为Y型支架组25例,L型支架组21例.对比两组的支架置入成功率、瘘口即刻封堵成功率、BPF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及两种支架置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成功率及瘘口即刻封堵成功率均为100%.Y型支架组治愈率为32.0%,有效率为68.0%;L型支架组治愈率为28.6%,有效率71.4%.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临床有效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型支架组痰液潴留的发生率高于L型支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15,P=0.036).结论 两种支架均可有效封堵较短的支气管残端瘘口,但置入Y型分支单子弹头覆膜内支架的易发生痰液潴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改良式TIPS治疗肝静脉广泛阻塞型布-加综合征(BCS)的近期疗效.方法 7例肝静脉广泛阻塞型BCS患者,使用改良术式TIPS治疗,其中2例为急性,5例为亚急性或慢性.术后给予正规抗凝治疗,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疗效.结果 7例肝静脉广泛阻塞型BCS均成功完成改良式TIPS,7例患者共置入12枚支架(覆膜支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