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钩钢板联合肩锁韧带、喙锁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骨一科收治的17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钩钢板+带线锚钉修复喙锁韧带+肩锁韧带加强缝合治疗.测量治疗前后肩锁关节水平间隙及垂直间隙评价关节对位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5个月,平均(12.12±1.41)个月.术后肩锁关节水平间隙(4.73±0.47)mm及垂直间隙(2.02±0.46)mm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钩钢板取出术后1个月肩锁关节水平间隙及垂直间隙较内固定置入术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84.94±6.20)分,高于治疗前的(37.41±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钩钢板取出后1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93.71±2.56)分,高于钩钢板取出前的(89.41±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钩钢板联合肩锁韧带、喙锁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满意、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修复喙锁韧带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术后肩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6月本科开展手术治疗的45例RockwoodⅢ-V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中是否接受喙锁韧带修复,分为两组:喙锁韧带修复组(观察组)22例,单纯钩钢板组(对照组)23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  相似文献   
3.
正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是组织工程重要的种子细胞之一。目前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多,但BMSCs在成人骨髓中含量极低,占有核细胞数的0.01%~0.001%,并且其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1-2],因此当务之急在于寻找新的间充质干细胞。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聚髌器联合克氏针用于髌骨骨折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80例髌骨骨折为研究对象,根据内固定方法分为三组:A组行聚髌器联合克氏针内固定,30例;B组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35例;C组行聚髌器内固定,15例.评价不同固定方法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A组、B组及C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6±2.0)周、(11.2±2.4)周与(13.1±2.1)周(P=0.023),A组、B组显著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及C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6.7%、88.6%与66.7%(P=0.038),A组、B组显著高于C组(P<0.05).A组、B组及C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平均值分别为(133.2±9.4)°、(135.6±7.5)°与(123.7±10.2)°(P<0.001),A组、B组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疼痛、上下楼梯困难、下蹲困难的发生比例最低,显著低于B组与C组(P<0.05).结论 聚髌器联合克氏针行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可提供良好的内固定效果,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海水浸泡兔桡骨开放性骨缺损最佳自体骨移植时间.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48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0、3、7、14d植骨组,每组12只.于兔双侧桡骨中段截除15mm骨段后人工海水浸泡伤口3h.分别于清创后立即(0 d)及浸泡后3、7、14 d于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髂骨.各组于植骨后第4、8、12周分批处死(每批4只兔,共8肢).通过影像学、组织学观察植骨后的愈合情况.结果 (1)0d植骨组肢体感染率为4.17% (1/24),3d植骨组肢体感染率为29.17% (7/24),7d植骨组肢体感染率为16.67% (4/24),14 d植骨组肢体无感染情况发生.(2)植骨后第8周时,0d植骨组断端间为新骨者6肢,为软骨者2肢;14 d植骨组断端间为新骨者4肢,为软骨者4肢.(3)植骨后第8周时,0d植骨组断端间骨痂灰度值为194.78±5.86,14 d植骨组为183.99±5.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海水浸泡兔桡骨开放性骨缺损,伤后3、7d植骨组感染发生率较高;伤后0、14 d植骨组感染发生率低.(2)植骨后第8周,0d植骨组骨痂灰度值明显高于14 d植骨组.由此可见,海水浸泡兔桡骨开放性骨缺损最佳植骨时间为清创后立即,即Ⅰ期植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独及联合应用修复海水浸泡开放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60只新西兰兔双侧桡骨中段制作1.5 cm骨缺损,海水浸泡3 h,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5只兔。A组为对照组,植入自体髂骨;B、C、D三组为实验组,B组植入自体髂骨/可吸收胶原海绵(ACS)/BMP-2;C组植入自体髂骨/ACS/VEGF;D组植入自体髂骨/ACS/BMP-2/VEGF。分别于术后1、2、4、8及12周切取标本,每组每个时相点根据随机原则取6个标本,通过X线摄片、骨痂灰度值、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各时相点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①1、2周时,四组X线差异不明显,4、8、12周时B、C、D三组与A组的骨痂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C两组平均骨痂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平均骨痂灰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骨缺损修复早期BMP-2、VEGF二者相互促进,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结论①BMP-2、VEGF单独应用均能促进海水浸泡兔桡骨开放性骨缺损的修复。②BMP-2和VEGF联合应用能显著促进海水浸泡开放性骨缺损修复,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海水浸泡火器伤所致兔股骨开放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实验实施时间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84只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制作海水浸泡火器伤所致肢体开放性骨缺损模型,对照组彻底清创后,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高压氧组彻底清创后,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连续高压氧治疗7 d。通过X线摄片、定量PCR法、HE染色及生物力学分析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各组各个时间段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术后1 d[(2.97±0.25)比(2.39±0.24)]、3 d[(4.12±0.38)比(3.65±0.30)]、1周[(4.83±0.23)比(4.36±0.39)]、2周[(5.89±0.40)比(5.04±0.36)]、4周[(4.21±0.42)比(5.04±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12周,两组VEGF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观察:术后2周两组未见明显骨组织影,钢板及螺钉在位。术后4周两组骨缺损区有薄云状骨痂阴影,阴影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β-磷酸三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β-TCP/PLGA)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高压氧修复海水浸泡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复苏和传代的BMSCs接种于pTCP/PLGA支架上,构建组织工程骨.60只新西兰兔在双侧桡骨制作1.5cm的骨缺损,经海水浸泡3h后,分成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单纯BMSCs组;C组:BMSCs+高压氧组;D组:β-TCP/PLGA+ BMSCs高压氧组.分别于术后4、8A2周分别X射线摄片处死后取桡骨.通过X线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评价各组海水浸泡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 影像学检查,术后12周A组骨缺损未完成修复,断端硬化;B组骨缺损部分修复;C组骨缺损基本完成修复,髓腔未通;D组骨缺损完成修复,髓腔再通.各个时间点骨痂灰度值D组>C组>B组>A组(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12周,A组少量板层骨;B组少量板层骨形成,少量骨小梁生成;C组大量板层骨形成,骨小梁排列欠规则;D组大量板层骨形成,骨小梁排列规则.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表达骨钙素(OCN)强度,术后4周最强,术后8周减弱,术后12周达到最低.术后4周和8周,OCN表达强度D组>C组>B组>A组(P<0.05),术后12周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TCP/PLGA复合BMSCs联合高压氧是修复海水浸泡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独及联合应用修复海水浸泡开放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60只新西兰兔双侧桡骨中段制作1.5 cm骨缺损,海水浸泡3 h,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5只兔。A组为对照组,植入自体髂骨;B、C、D三组为实验组,B组植入自体髂骨/可吸收胶原海绵(ACS)/BMP-2;C组植入自体髂骨/ACS/VEGF;D组植入自体髂骨/ACS/BMP-2/VEGF。分别于术后1、2、4、8及12周切取标本,每组每个时相点根据随机原则取6个标本,通过X线摄片、骨痂灰度值、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各时相点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①1、2周时,四组X线差异不明显,4、8、12周时B、C、D三组与A组的骨痂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C两组平均骨痂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平均骨痂灰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骨缺损修复早期BMP-2、VEGF二者相互促进,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结论①BMP-2、VEGF单独应用均能促进海水浸泡兔桡骨开放性骨缺损的修复。②BMP-2和VEGF联合应用能显著促进海水浸泡开放性骨缺损修复,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