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2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探讨TMD患者关节液中TNFα的水平与关节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在关节造影或关节冲洗时,抽取51名TMD患者56侧关节的关节液,依据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将单纯关节囊炎/滑膜炎、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关节液归为轻症组,将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盘穿孔及骨关节炎的关节液归为重症组,15名正常志愿者15侧关节的关节液为对照组;采用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ABC-ELISA)检测所得关节液标本中的TNFα水平。结果关节液中TNFα水平,重症组(543.97±421.77pg/mg pro.)及轻症组(466.17±471.15pg/mg pr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11±53.16pg/mg pro.),轻症组与重症组之间虽无显著性差异,但存在重症组高于轻症组的趋势。结论关节内过度分泌的TNFα可能参与了TMD的自身免疫反应及关节组织的破坏过程;轻症组患者虽X线表现无器质性破坏,但其关节盘、关节软骨可能已有了潜在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唇部腺泡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4岁,因右下唇肿物6年,于2004年6月24日入院,6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下唇粘膜侧生一约黄豆大小肿物,无疼痛及不适,肿物缓慢增长。近半年来自觉增速较前明显,仍无疼痛及不适,无时大时小改变,住院时长至栗子大小。查体:右下唇粘膜侧可触及4cm×2cm×2cm大小淡紫色肿物,表面欠光滑呈结节状,质中等,界清,活动,无粘膜溃疡,无压痛及波动感。双侧颌下、颏下及颈前、颈后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局麻下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约4.0cm×2.5cm×1.5cm大小,有包膜但不完整,呈红褐色,有囊性感,表面欠光滑,其基底部与唇部肌肉有部分粘连。切除肿物切片免疫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牙周炎活动期病人改良固相BANA试验结果与附着丧失程度的关系,为临床牙周病活动期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记录慢性牙周炎活动期病人附着丧失程度,并采集龈下菌斑标本进行改良固相BANA试验。结果:附着丧失程度不同所对应的改良固相BANA试验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r=0.7439,P〈0.05。结论:附着丧失程度与改良固相BANA试验结果呈正相关。改良固相BANA试验为临床牙周病活动期的诊断提供了更简洁、快速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一次根管治疗术与两次根管治疗术术后短期临床疗效,并分析不同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6例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进行一次根管治疗术(一次治疗组)和两次根管治疗术(两次治疗组),并在术后的1、3d和1周进行随访,记录其疼痛情况,术后3个月行影像学检查,评估分析其短期疗效。结果一次治疗组和两次治疗组在术后短期疼痛和影像学检查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性别及患牙术前根尖周指数(PAI)对根管治疗的术后疗效有一定影响,而患者年龄、患牙解剖牙位、患牙牙髓情况(未出现根尖周病损)的差异对根管治疗术术后疗效影响意义不大。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术后短期的疼痛发生率较低,在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应用;患者性别及术前PAI会影响根管治疗的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的检测PKC激活或PKC-delta激活的报告分子来确定PTH是否可以通过PLC非依赖途径激活PKC和PKC-delta。方法将表达PKC激活报告分子(CKAR)的质粒和表达PKC-delta激活报告分子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培养72h后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检测FRET的改变,并以此判断佛波酯(TPA)是否激活PKC和PKC-delta。将表达甲状旁腺素1型受体(PTHR1)的质粒与CKAR质粒或PKC-delta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培养72h后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检测FRET的改变,并判断PTH(1-34)、G1R19(1-34)和0.1%的三氟乙酸(TFA)对PKC和PKC-delta的作用。结果在转染CKAR质粒或PKC-delta质粒的HEK293细胞,TPA均使青色荧光与黄色荧光的强度之比(C/Y)增加。在共转染PTH1R质粒与CKAR质粒或PKC-delta质粒的HEK293细胞,PTH(1-34)和G1R19(1-34)均增加了C/Y的值,而0.1%TFA未引起C/Y的改变。结论 PTH与PTHR1结合后通过PLC非依赖途径激活PKC/PKC-delta。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低危人群中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试验结果,对相应流程提出改进措施。方法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进行梅毒血清学初筛试验,阳性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 card test,RPR)。CMIA与TPPA结果不符者用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 absorption test,FTA-ABS)验证。结果41 275份血清标本中,经CMIA初筛阳性608份(1.47%),CMIA S/CO值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为7.31(2.12,20.33)。608份初筛阳性标本中,TPPA复检阳性仅369份(占60.69%),RPR阳性182份(占29.93%)。239份CMIA阳性而TPPA阴性的标本中,FTA-ABS验证结果显示,Ig M类抗体全部阴性,19份Ig G类抗体阳性。当CMIA S/CO≥1时进行TPPA法复检,TPPA复检阳性者判断为梅毒感染血清学阳性时,假阴性率为4.9%(19/388),假阳性率为0%。结论 CMIA法梅毒血清学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问题,应当结合TPPA复检结果进行判断,并注意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种氨基酸形成多肽的毒性和应用前景。方法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天冬氨酸和赖氨酸的2~10肽单链与双链化合物,通过小鼠尾静脉将这些化合物注射到小鼠肝脏内,观察它们对小鼠的致死作用(LD50)。结果当天冬氨酸单链2~10肽的浓度依次达到0.15、0.1、0.09、0.03、0.0065、0.03、0.034、0.035和0.04 mol/L时,小鼠的死亡率达到50%。当赖氨酸单链2~10肽的浓度依次达到0.28、0.1、0.047、0.0225、0.0028、0.00166、0.0015、0.0011和0.00075 mol/L时,小鼠的死亡率达到50%。当天冬氨酸-赖氨酸双链2~10肽的浓度依次得到0.5、0.05、0.017、0.014、0.009、0.006、0.004、0.004、0.004、0.004 mol/L时,小鼠的死亡率达到50%。结论单链多肽的毒性大于双链多肽。在2~6肽范围内,天冬氨酸单链多肽随着氨基酸数目增加毒性逐渐增加;相反,在7~10肽范围内,随着氨基酸数目的增加毒性逐渐降低。在2~10肽范围内,赖氨酸单链多肽随着氨基酸数目增加毒性逐渐增加。在2~6肽范围内,天冬氨酸-赖氨酸双链多肽随着氨基酸数目增加毒性逐渐增加;但在7~10肽范围内,其毒性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碳青酶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所致血流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和预后转归,为院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281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转归。结果281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中CRKP感染124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感染157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及住院天数均高于CSKP血流感染患者(P<0.05)。行侵入性治疗、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酶抑制剂是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CRKP感染预后较差。结论CRKP血流感染治愈率低,患者预后差。使用抗菌药物及行侵入性治疗可增加CRKP血流感染的风险。感染后经验用药合理仍然是其预后良好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对活髓乳前牙复面洞和多面洞龋坏采用Strip crowns透明成形冠进行复合树脂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12月接受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且因乳前牙复面洞或多面洞龋坏需行树脂全冠修复的患儿。术中使用选择性酸蚀技术、Universal Bond粘接剂、3M Z350树脂制作全冠。术后6、12和18个月复查,由非治疗医师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进行单盲评价。结果:共有127例儿童的418颗牙齿纳入统计,年龄为1.17~5.75岁(平均3.22岁),其中70例男性,57例女性。树脂冠6个月时的保留率为97.8%,12个月时的保留率为93.6%,18个月时的保留率为89.2%。18个月时共有28颗(6.7%)树脂冠完全脱落,17颗(4.1%)部分脱落,4颗(1.0%)树脂冠发生继发龋,6颗(1.4%)牙齿出现牙髓感染。修复体外观及邻接关系恢复较好,色泽协调性佳,可明显改善美观。93.1%的树脂冠牙龈健康,有29颗(6.9%)牙龈轻度红肿。有47颗(11.2%)树脂冠因菌斑堆积出现颜色变化,抛光可去除着色。树脂冠脱落主要与进食咬物相关。结论:树脂冠是修复乳前牙大面积龋坏和多面洞龋坏的较好方式,功能运动是导致脱落的重要原因。由于制作树脂冠技术敏感性高,需要儿童全程配合,更适用于年龄较大且可配合的儿童以及接受镇静或全身麻醉的儿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4种肺炎链球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板条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以浓度梯度法为对比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 SMIC板条(简称BD-SMIC)、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 GP68板条(简称Vitek2-GP68)、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链球菌板条(简称DL-STREP)和温州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链球菌板条(简称KT-STREP)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检测。采用分类一致性(CA)、基本一致性(EA)、极重要差异(VMD)和重要差异(MD)4个参数对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青霉素MD值受解释标准的影响较大。4种板条中参与比对的其他药物(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结果一致性较好,均达到了可接受标准(EA≥90%、CA≥90%、VMD3%、MD3%)。结论除青霉素外,4种板条的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