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保温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7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全麻妇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35—65岁。将其随机分成保温组和对照组各30例。保温组采用控制室温22-25℃,冲洗液、输注液体、血液和覆盖加温棉被等加热至37℃;对照组仅控制室温。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时、60min、90min、120min4个时间点的体温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随着手术的进行,体温逐渐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保温组患者随着手术的进行,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妇科手术患者术中采取有效的保温干预,可有效预防术中体温下降,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股动脉鞘拔除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股动脉穿刺并置入血管鞘是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一项基本操作,诊疗结束后拔除血管鞘时个别患者出现的血管迷走反射是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仔细地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并予以正确处理非常重要。笔者就我院心内科病房心脏介入治疗后股动脉鞘拔除时出现的血管迷走反射及其护理作一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的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的配合及护理要点,对实施异丙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的161例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采用相应的护理。161例患者均手术安全、顺利,患者感到满意。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术中配合及观察、术后护理,有助于手术的成功,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贯彻落实卫生部和教育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了解我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与<管理办法>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调整规范化管理工作细则.方法 按照<管理办法>中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配备和卫生保健基本设施等方面的有关规定,以2011年4月为时点,对长沙市1106所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基本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按要求配备卫生保健人员的托幼机构1057所,占95.56%;获得<长沙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证>的托幼机构458所,占41.41%;按要求设立了保健室的托幼机构1016所,占91.86%.  相似文献   
5.
影响产妇分娩方式的社会心理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剖腹产率居高不下,这与孕产妇和家属对自然分娩和剖腹产的优缺点认识不足有很大关系。通过对孕产妇关于分娩方式知识需求的调查,做好临床关于分娩方式的健康宣教,达到降低剖腹产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8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8例,将这12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4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5.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8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结论采用子宫肌瘤治疗米非司酮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该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存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围产期的各项工作也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提高分娩质量、降低产时胎儿及新生儿的损伤已成为产科、新生儿科关注的重点。为此本院从2001年以来不断采取一系列新措施,如儿科医师进产房参与高危儿出生时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自制磷酸川芎嗪(TMPP)缓释微丸及TMPP冰片复方缓释微丸与市售TMPP普通片在比格犬体内的单剂量和多剂量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6只比格犬单剂量与多剂量分别口服TMPP缓释微丸及TMPP冰片复方缓释微丸与市售TMPP普通片后的血药浓度,应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对AUC0~∞、AUC0-24 h的对数值进行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等统计学处理,以80%~125%为等效标准,评价缓释制剂与普通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单剂量时TMPP缓释微丸的tmaxρmax、AUC0~24 h和MRT分别为(2.50±0.29)h、(213.06±32.44)ng·mL-1、(2 722.25±369.42)ng·h·mL-1和(9.43±1.05)h,TMPP冰片复方缓释微丸的上述参数分别为(2±0.76)h、(252.09±28.96)ng·mL-1、(3 613.51±974.16)ng·h·mL-1和(9.14±2.56)h,市售普通片的上述参数分别为(0.33±0.09)h、(3 402.13±584.97)ng·mL-1、(2 801.24±560.17)ng·h·mL-1和(1.52±0.35)h。多剂量达稳态时TMPP缓释微丸的tmaxρmaxρmin、AUC0~24 hρav和FI分别为(2±0.12)h、(340.36±28.91)ng·mL-1、(60.39±11.18)ng·mL-1、(3 161.82±314.68)ng·h·mL-1、(145.94±15.68)ng·mL-1和(191.84±11.58)%,TMPP冰片复方缓释微丸的上述参数分别为(2±0.31)h、(402.21±29.48)ng·mL-1、(80.13±21.65)ng·mL-1、(4 025.17±954.76)ng·h·mL-1、(167.87±29.37)ng·mL-1和(191.87±13.29)%,市售普通片的上述参数分别为(0.5±0.011)h、(376.79±44.6)ng·mL-1、0 ng·mL-1、(2 550.27±154.88)ng·h·mL-1、(114.93±13.68)ng·mL-1和(327.84±22.37)%。结论 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不论是单剂量口服还是多剂量口服,TMPP缓释微丸和普通片均具有生物等效性,而TMPP复方缓释微丸与普通片均生物不等效。缓释制剂均表现出良好的缓释效果,且波动系数均优于普通片。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矫正年龄1岁时神经发育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早产儿1岁时神经发育水平及并发症所致的影响,为改善神经发育预后提供资料。方法以住院治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与并发症等资料,应用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神经发育水平。早产儿按胎龄、出生体重及有无某种并发症分组,统计各组智力发展指数(MDI)、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及神经发育等级构成。结果矫正年龄1岁时,早期早产儿组MDI、PDI均数均显著低于晚期早产儿组(P0.05),智力、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率均显著高于晚期早产儿组(P0.01)。低出生体重儿组MDI、PDI均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P0.01),智力、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P0.01)。有高胆红素血症、出生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MDI、PDI均数分别显著低于无此类并发症者(P0.05)。结论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的早产儿智力和运动发育水平越差、发育迟滞率越高。引起早产儿神经发育损害的主要并发症可能是高胆红素血症、出生窒息和NRDS。  相似文献   
10.
背景 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影响因素复杂,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产后PTSD的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至关重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产后PTSD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筛查和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外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sycINFO、Scopus)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关于产后PTSD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同时采取滚雪球的方式查阅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9月。使用美国卫生保健和研究机构(AHRQ)评价标准评价横断面研究质量,使用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队列研究质量,由2名研究人员依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阅读和数据、资料提取。采用Stata 16.0和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6篇为横断面研究,6篇为队列研究;文献质量均为中高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不良心理(焦虑、抑郁)〔OR=10.73,95%CI(4.91,23.45)〕、妊娠期并发症〔OR=4.80,95%CI(1.91,12.03)〕、创伤性分娩体验〔OR=3.57,95%CI(2.20,5.80)〕、剖宫产〔OR=3.46,95%CI(2.82,4.24)〕、紧急剖宫产〔OR=3.05,95%CI(2.11,4.41)〕、器械分娩〔OR=2.47,95%CI(1.65,3.69)〕心理一致感水平低〔OR=2.27,95%CI(1.64,4.51)〕、硬膜外麻醉〔OR=1.55,95%CI(1.19,2.02)〕是产后PTSD的危险因素(P<0.05);分娩满意度〔OR=0.30,95%CI(0.21,0.44)〕、早期母婴皮肤接触〔OR=0.20,95%CI(0.16,0.25)〕、社会支持〔OR=0.13,95%CI(0.03,0.48)〕是产后PTSD的保护因素(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除紧急剖宫产外,其他因素均提示分析结果可靠,且无发表偏倚。结论 产后PTSD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妊娠期不良心理(焦虑、抑郁)、妊娠期并发症、创伤性分娩体验、剖宫产、器械分娩、心理一致感水平低、硬膜外麻醉更易引发产后PTS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