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外来育龄女工血清叶酸水平及对叶酸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和年龄等的相关性,促进育龄女工对出生缺陷预防的认识.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问卷对深圳市观澜外来育龄女工820名(流动组)和常住育龄女工336名(常住组)进行调查,调查同时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在参与调查的1 156名育龄妇女中,仅116名(10.0%)知晓叶酸的生理作用;360例(31.1%)知晓胚胎发育早期体内叶酸缺乏可能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育龄女工的年龄、经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可能与叶酸缺乏后果的知晓率有关;流动组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均低于常住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动组血清和红细胞叶酸减低发生率均高于常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987和19.581,均P<0.05);职业类别中流动组普工血清和红细胞叶酸减低发生率高于非普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356和21.312,均P<0.05),文化程度中流动组和常住组初中或以下者血清叶酸减低发生率均高于高中或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875和25.345,均P<0.05).结论 育龄妇女对叶酸的知信行较低,需进一步加强育龄妇女尤其是外来育龄女工对叶酸知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7年3月~2008年3月在深圳市宝安区观澜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先采用阿奇霉素8 mg/(kg.d)静滴治疗3天,然后根据患者病情改为口服阿奇霉素8 mg/(kg.d);对照组采用18~25 mg/(kg.d)红霉素静滴治疗1周。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胸片及不良反应。结果:从退热、止咳、啰音消失时间来看,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从不良反应来看,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从最终疗效来看,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奇霉素静滴应用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减少患儿痛苦,提高了患儿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的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川畸病拟诊者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预先制定本组川畸病早期治疗方案,对住院期间最后确诊为川畸病的66例入选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依据预先制定的早期治疗方案,本组66例除人院时即已确诊者9例外,住院期间拟诊者57例早期加服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时平均病程为5.98天,明显短于住院期66例最终确诊时平均病程9.58天,其中在病程7天内加服阿司匹林者51例,明显多于病程7天内早期确诊者15例。本组拟诊者57例中无一例在急性期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者,其发生率较按传统方案治疗的相关报道率低。结论对不完全性川畸病拟诊者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使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下降,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的方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1998-12-2005-12小儿肠套叠14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2例,女2例,年龄3月龄~7岁。首次诊断为急性腹泻病10例,疑诊肠套叠2例,急性坏死性肠炎1例,急性菌痢1例。临床表现为腹痛(阵哭)11例,呕吐10例,腹泻12例,便血8例,发热4例,腹部包块4例,而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四大症状体征共存者2例。其中起病至血便出现时间(包括肛诊带血)2h~4d,平均27.5h;腹部包块出现时间6h~4.5d,平均48.3h。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佝偻病骨代谢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代谢转换生化标志物血清β胶原分解片断(β-CTx)、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BGP)测定在新生儿佝偻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30例佝偻病新生儿(病例组)和30例健康新生儿(健康对照组),每例儿童均采集空腹静脉血2mL,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β-CTx,ELISA法测定BALP和BGP水平,并对这三项测定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诊断符合率、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计算和分析,同时测定其血清钙、磷和AKP水平,并进行左手腕关节X线摄片。结果病例组血清β-CTx、BALP和BGP水平分别为(1.58&#177;0.49)μg/L、(291.5&#177;78.4)U/L和(15.2&#177;5.9)μ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16&#177;0.38)μg/L、(137.1&#177;64.7)U/L和(10.1&#177;4.3)μg/L,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a〈0.001)。病例组血清β-CTx、BALP和BGP水平异常者分别为28例(93.3%)、26例(86.7%)和24例(80.0%),明显高于对照组[2例(6.7%)、2例(6.7%)和3例(10.0%)](Pa〈0.001)。血清β-CTx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BALP和BGP,但无统计学意义,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显著低于血清BALP和BGP(χ^2=9.7124,11.2913,16.9212,18.3671Pa〈0.01)。结论血清BALP和BGP水平测定是准确反映骨代谢转换的生化标志物,也是诊断新生儿佝偻病特异而敏感的指标;血清β-CTx水平测定是诊断新生儿佝偻病、反映骨吸收活动特异性很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何业伟  钟元枝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387-1388
急性脑水肿是以脑微循环障碍、脑组织缺氧为主的一组综合征,是各科危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尤以小儿多见。急性脑水肿常比原发疾病更加危险,是患儿致死、致损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合并急性脑水肿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减轻脑损伤和降低其病死率,临床上应尽早诊治。现将我院收治的64例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例1,男,6岁,因咳嗽13天伴发热1天、呕吐2次为主诉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8℃,呼吸54次/min,体重12kg。神清,精神差。重度营养不良貌,前额稍突,颞骨稍向两侧突出,巩膜蓝染,听力正常,牙齿呈灰黄色。呼吸促,可见三凹征,双肺布满湿啰音,无哮鸣音。心率140次/min,  相似文献   
8.
叶酸是人体必需的B族维生素,体内缺乏叶酸会引起多种疾病,尤其是育龄女性叶酸缺乏会使新生儿畸形尤其是神经管畸形的发病率升高[1]。本组资料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深圳市观澜街道外来育龄女工进行叶酸及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并对宣教前后叶酸知信行进行调查,力求找到更好的提高她们叶酸知信度的方法,减少本地区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脐血和0~24h外周血标志物中性粒细胞CD64(nCD64)、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早发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宫内感染和疑似宫内感染的新生儿100例及无宫内感染证据的新生儿100例,其中44例确诊为新生儿早发败血症,设为感染组,无任何感染的正常新生儿106例,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炎症指标.结果 感染组脐血nCD64(2.58±1.02)明显高于对照组(1.23±0.68)(P=0.000),0~24h外周血nCD64感染组(2.67±2.13)明显高于对照组(1.36±0.29)(P=0.000),感染组脐血PCT(2.96±4.89)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1.39±1.57)μg/L(P=0.003),0~24h外周血PCT感染组(25.25±48.6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3.15±4.16)μg/L(P=0.001),0~24h外周血CRP感染组(12.52±34.0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3.12±5.36)mg/L(P=0.006).脐血CRP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中nCD64和PCT敏感度分别为81.5%、75.12%,nCD64敏感度高于PCT,特异度分别为83.47%、86.42%,PCT稍高于nCD64;0~24h外周血中nCD64、PCT和CRP敏感度分别为83.25%、87.38%和48.65%,PCT敏感度最高,CRP最低,特异度分别为85.36%、93.63%和92.45%,PCT特异度最高,nCD64稍差.结论 脐血nCD64、PCT和0-24h外周血nCD64、PCT、CRP均可作为诊断新生儿早期败血症的指标,其中脐血nCD64敏感性更好,0~24h外周血中PCT敏感性、特异性均好,CRP敏感性最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探讨辅助检查在临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1例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分析辅助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24 h内诊断23例,48 h内累计诊断34例,72 h内累计诊断40例。急性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以发热、抽搐或惊跳、呕吐为主。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仍然是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脑炎最主要的依据。结论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大多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与MRI检查、脑电图,可早期作出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