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对比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78例间歇性、持续性二度二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R)患者随机入选右室间隔部起搏组(RVOT组,39例)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39例)(均置入DDD起搏器),术后随访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相关指标。结果术后24个月随访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患者LVEF和LVED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患者LVEDD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 LVEF较术前有所降低,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术后两组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患者LVEF较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患者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维持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2003年6月-2007年2月,笔者采用自研中药冠脉宁口服液为主治疗心脏X综合征患者3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本中心诊治的X综合征患者72例,均有典型劳累性心绞痛发作,运动试验阳性(ST段缺血型压低〉0.1mV),左室功能正常,冠状动脉造影正常,麦角新碱激发试验阴性。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男6例,女30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红细胞免疫角度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医证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测定 AMI各中医证型患者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R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BC- ICR),并与健康人比较 (对照组 ).结果 AMI不同证型组与对照组的 RBC- C3bRR相近, RBC- ICR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以阳脱阴竭组及心阳虚衰寒凝心脉组为甚.结论免疫损伤、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增高参与 AMI病理发展过程. RBC- ICR可作为预测和诊断 AMI的重要辅助指标,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而提高 AMI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对救治及提高生存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发病的分子生物机制及益气活血中药冠脉宁对白细胞介素-8(IL-8)的调节作用。方法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冠脉宁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36名为健康对照组。结果用药前治疗组、对照组IL-8变化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IL-8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及对照组IL-8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对照组IL-8均接近健康对照组。结论中药冠脉宁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IL-8;检测IL-8可为急性心肌梗死及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与常规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抗凝溶栓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前者应用尿激酶20~3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1静滴,30分钟内滴完,1日1次,共3日.6小时后于脐周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 u,12小时一次.共7日.后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1加入脉络宁20ml静滴,一日一次.两组同时给予降颅压、脑细胞营养保护剂、钙离子拮抗剂(尼莫西平4 mg)等治疗.结果:抗凝溶栓治疗组基本痊愈11例(36.7%),显著改善12例(40%),改善4例(13.3%),总有效27例(90%).对照组基本痊愈4例(20%),显著进步8例(40%),进步1例(5%),总有效13例(65%),两组基本痊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发病早期急性脑梗塞是较为理想的方法,此法安全,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氯吡格雷(氯吡格雷)联用钙拮抗剂(CCB)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42名有完整住院治疗资料和随访记录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仅服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患者有512例(A组),服用氯吡格雷联用钙拮抗剂的患者有630例(B组),B组患者中,有562例患者服用的是二氢吡啶类CCB,另外68例患者服用的是非二氢吡啶类CCB,通过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发病密度为40.28/1000,B组患者的发病密度42.14/1000,粗RR为0.79[95% CI:(0.49-1.15)],调整后的RR为0.51[95% CI:(0.17-1.43)],两组的全因死亡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进行混杂因素的倾向评分加权对比,服用二氢吡啶类CCB和服用非二氢吡啶类CCB的患者对比,OR=1.83[95% CI:(1.3-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氯吡格雷联用钙拮抗剂进行治疗,不会使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全因死亡率增加,服用氯吡格雷联用二氢吡啶类CCB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机率,比服用氯吡格雷联用非二氢吡啶类CCB要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对10例住院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RDN,观察术后1d、1个月、3个月血压、心率、血肌酐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RDN术后1d、1个月血压明显下降(P〈0.01),至3个月时下降更加明显(P〈0.001),RDN后患者心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均有明显下降(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DN能明显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53岁,术前经心电图诊断为B型预激综合征。常规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但术中沿二尖瓣环、三尖瓣环反复标测,始终未能标测到AV融合之靶点,于AV相对较近处多次放电无效,后在Carto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术,心动过速下Carto系统激动顺序标测示右心耳基底部电位最早,此处放电消融成功。提示对于右侧显性旁道消融,三尖瓣环不能标测到理想靶点消融无效时,应考虑到右心耳旁道等少见类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桂胶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9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参桂胶囊大剂量组(15只)、中剂量组(15只)、小剂量组(15只),阿司匹林组(15只),阿司匹林与参桂胶囊联合用药组(15只)。采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各组血栓中蛋白质含量。结果:空白组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参桂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之间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参桂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蛋白质含量与阿司匹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阿司匹林组与参桂胶囊和阿司匹林联合用药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参桂胶囊具有明确的抑制体内血栓形成的作用,其最大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临床常用量的抗栓作用相当。参桂胶囊与阿司匹林之间无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