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DNA结合分化抑制因子1(ID1)在3种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水平差异与放疗敏感性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利用Real-time 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T98G、A172、U251这3种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中ID1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其表达差异。结果 3种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IDl mRNA表达情况为T98GA172U251(P0.05)。进一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发现,3种细胞系中ID1的蛋白表达水平如下:T98GA172U251。结论 mRNA水平、蛋白质水平双重证实在3种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中ID1的表达情况为:T98GA172U251,与其放疗敏感性强弱相符,推测ID1可能会影响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恶性胶质瘤标准的治疗方案为手术后替莫唑胺同步放疗联合辅助化疗,近年来抗血管生成药物也被用于胶质瘤的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改善了病人预后;但是恶性胶质瘤仍会复发,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需要正确评价,其中影像学检查是最直观的评价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影像学评价标准是Macdonald标准,随着假性进展和假性反应的发现,国外相应制定了新的RANO标准。本文就恶性胶质瘤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DNA结合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NA binding,Id)蛋白属于螺旋一环一螺旋(hlelix-loop-helix,HLH)蛋白超家族,为负性调节因子,缺少基本的DNA结合域,无DNA结合活性,主要通过螯合广泛表达,见图1.人类的Id家族包括四名成员,即Id-l,Id一2,Id一3,ld-4[1],所有的Id蛋白拥有高度同源的螺旋环螺旋区域.经过近20年的研究,它们的细胞和生物学特性已逐渐明了.在细胞分化、凋亡、细胞周期的调节、肿瘤生成、浸润和转移等不同细胞生物学过程中,Id家族各自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1-3]Id基因或蛋白的表达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化疗后院内感染特点及药物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儿童ALL接受CCLG-2008ALL方案化疗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内感染率高达95.8%,呼吸系统为最常见感染部位,91.3%有发热临床感染症状.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接受CCLG-2008ALL方案化疗,骨髓缓解率高,但感染发生率高,感染程度重,及时而强有力的抗感染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6.
海带、海藻为常见的海产品,不仅价格低廉且有降压、降脂、利尿、消肿等诸多药理功效,研究表明海带、海藻外敷可用于防治静脉炎,其疗效远优于传统的硫酸镁湿敷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取材容易,经济实惠的食材外敷防治静脉炎的疗效进行比对,发现海带、海藻防治静脉炎的疗效较高,因此对目前研究的相关海产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JCI 标准,规范药学服务、促进儿童合理用药,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提供快捷、系统的药品信息支持。方法:根 据JCI 标准,调查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647 种药品说明书中相关贮存条件、用法用量、潜在的相互作用、适用年龄、禁忌 等内容。结果:647 种药品说明书中,有明确儿童适用年龄的81 种(12.52%)、儿童用法用量291种(44.98%)、儿童禁忌23种 (3.55%)、儿童潜在相互作用的有75种(11.59%)。结论:儿童医院常用药品说明书中,标注儿童用药信息的说明书较少,需 加强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及儿童用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静脉炎作为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目前针对静脉炎防治的方案很多,但已经上市的药物制剂却较少,本文对临床常用的中药膏剂进行总结,为静脉炎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统计并分析昆明市儿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确保患儿用药安全。方法:依据JCI标准,分别从患儿的性别、年龄、民族、给药途径、药品分类、高警示药物、中药制剂、治愈及转归、发生时间、合并用药、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等,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17年发生的106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我院106例不良反应中,男女比例为1.16∶1;学龄前儿童ADR发生率最高(37.74%);患儿发生ADR中少数民族7例(6.60%),其中彝族占比最多(2.83%);静脉滴注是引起ADR最高发生率的给药途径(90.57%);使用抗生素导致的ADR最多(56.60%);高警示药物6例(5.66%);中药制剂17例(16.04%);用药30 min以内引起ADR发生50例(47.17%);合并用药后引起ADR发生有13例(12.26%);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为主(75.47%)。治愈83例(78.30%),好转22例(20.75%)。结论:结合JCI标准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加强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对保障患儿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