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HRCT结合PET-CT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中诊断性高分辨CT(HRCT)扫描与18F-FDG PET/CT相结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03~2007-07的20例肿瘤病人(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50±6.2岁),在PET/CT显像发现有SPN后,均加做高分辨CT(HRCT)扫描。结果:20例SPN病人FDG PET/CT+HRCT与单纯FDG PET/CT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7%、90%、88%VS80%、72%、77%。结论:HRCT扫描在肺孤立结节18F-FDG PET/CT显像中可以弥补常规PET/CT检查中的某些不足,达到优势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PET/C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评估顿抑心肌及冠脉移植骨髓干细胞对受损心肌的修复能力。方珐:选取杂种犬20只,手术组15只,假手术组5只。手术组动物经手术间断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下1/3循环30、60和90rain,区分为A,B,C组,应用心电图、血生化检查、心肌灌注显像(MPI)和(或)心肌代谢显像(MMI)、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技术评价模型的建立并评估顿抑心肌受损的状态。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但观察心电图、血生化检查、MPI等指标。模型建立后将诱导分化的骨髓干细胞通过自体移植到移植组动物梗死区,通过MPI和(或)MMI、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技术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后6wk和10wk的效果。结果:1.手术中除B组1只动物死亡外,其余14只动物结扎LAD24~48h后的心电图、9~12h静脉血清心肌酶谱、2d后MPI均提示符合心肌梗死改变。假手术组的心电图和血生化指标和MPI均正常。2.模型建立后A,B及C组2~3dMPI/MMI发现心肌梗死节段数及梗死区存活心肌节段数分别为11/12(92%),8/11(73%)及5/15(33%),相应电镜检查则提示缺血区有不同程度的存活心肌。3.手术组移植后有存活心肌的细胞节段,虽然细胞移植6wk与移植后5~7d灌注/代谢无明显变化(P〉0.05),但细胞移植10wk与移植后5~7dMPI/MMI比较有明显改变(P〈0.01);无存活心肌的细胞节段,细胞移植6wk及10wk灌注/代谢均无明显变化(P〉0.05)。假手术组细胞移植后5~7d、6wk和10wk的MPI/MMI提示心肌梗死节段的灌注及代谢变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PET/CTMPI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的有效方法。MPI/MMI可以确定不同缺血状态的部位,范围及程度,而且可以用于评估顿抑心肌。并可以反映细胞移植后的细胞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普通健康体检人群血清铁蛋白(SF)增高的临床特点,为当地SF增高人群的临床就诊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中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检测发现SF增高的人群,并做进一步相关检查及随访检测,根据随访结果对血清SF增高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600例SF增高的体检人群中良性和恶性病变的SF分别为(478.55±456.19)、(796.95±566.93)ng/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2例SF增高恶性病变中,肝癌、胰腺癌、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宫颈癌SF分别为(996.35±599.93)、(746.35±544.67)、(556.72±448.61)、(438.62±488.43)、(516.11±422.68)、(477.42±379.25)、(468.34±422.99)ng/mL,肝癌组和胰腺癌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宫颈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28例SF增高良性病变中消化、呼吸、内分泌、血液、神经、心血管、肾脏系统疾病SF分别为(789.33±446.49)、(488.70±414.28)、(361.53±299.79)、(300.72±147.58)、(556.74±458.71)、(467.74±345.56)、(263.45±168.45)ng/mL,消化与其他各系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65例SF增高的良性的消化系统病变中病毒性肝炎组、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组、酒精性肝炎组、酒精性肝炎后肝硬化组SF分别为(656.33±346.56)、(780.33±446.21)、(456.34±278.96)、(660.12±403.69)ng/mL,病毒性肝炎组与酒精性肝炎组SF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可以作为体检人群恶性肿瘤初筛的重要实验室参考指标之一,但特异性不高,可作为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患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心脏交感神经受体显像探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交感神经的分布和活力。方法 AMI组12例,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48±9)岁。对照组6名,男性4名,女性2名,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47±6)岁,为健康受试者。AMI组在AMI后2周、3个月及6个月时均行~(131)碘-间位碘代苄胍(~(131I-MIBG)受体显像及~(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MPI),对照组在1周内完成~(131)I-MIBG受体显像及~(99m)Tc-MIBI MPI。分析~(131)I-MIBG及~(99m)TC-MIBI显像相同部位心肌节段的放射性分布,并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心肌与纵隔放射性比值(H/M)及MIBG的洗脱率(WR)。结果 (1)AMI组~(131)I-MIBG显像的放射性稀疏-缺损节段数为32个,而~(99m)Tc-MIBI显像的仪为24个。(2)AMI组在AMI后2周、3个月及6个月和对照组的~(131)I-MIBG显像H/M比值为(1.45±0.20)、(1.65±0.16)、(1.70±0.17)和(2.70±0.32),WR为32%、19%、15%和9.5%。AMI组各时间点的H/M和W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MI组2周分别与3个月和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AMI后交感神经受损区域明显大于MPI所显示的受损区域。AMI后心肌交感神经受体下调,表现为MIBG摄取减低;体内交感神经紧张度增高,表现为MIBG滞留时间短、洗脱率高。AMI后3~6个月内交感神经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0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病人的心电图(ECG)、心肌灌注显像(MPI)及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着重探讨OMI的EGG及MPI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所有的病人均行MPI,12导联+v7-9ECG及CAG检查。采用半定量分段对照研究分析。结果:CAG共检出冠状动脉狭窄t〉75%病变心肌梗死相关动脉(IRA)221支,其中前降支(LAD)93支,回旋支(LCX)65支,右冠状动脉(RCA)63支。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判断IRA的金标准为标准,MPI组与ECG组对IRA的灵敏度分别LAD组为86.10%与63.44%;LCX组为63.08%与16.92%;RCA组为82.54%与61.90%,X2检验(P值均〈0.001)。特异性分别LAD组为71.48%与71.43%;LCX组为72.92%与71.43%;x。检验(P〉0.05),RCA组为63.16%与67.56%,x。检验(P〈0.05)。结论:以CAG为对照,MPI对OMI定位诊断的灵敏度明显优于ECG.特异性在LAD、LCX无显著性差异,在RCA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HP阳性检出率的特征以及加强HP防治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按方便抽样法选取120例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慢性胃炎患者,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及组织细胞学Giemsa染色检测,对受检者HP阳检进行归类分析,并按慢性炎症程度分度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P在三种常见慢性胃炎的阳性检出率具有差异性(P<0.05);HP感染的细菌量与慢性胃炎炎症细胞密集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且HP感染密度与慢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应高度重视HP感染危害,加强对健康人群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的培养,开展HP的防治教育,以提高HP所致慢性胃炎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氰化物中毒抢救成功1例林黎明,王雪梅,郝林军(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二机厂职工医院)患者女。20岁。患者自1992年8月1日起因工作不慎数次接触氰化钠蒸气,最初感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胸闷,自以为感冒未引起注意。于8月4日下午。突然出现心悸,视物...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雷米封中毒抢救成功1例王雪梅,林黎明,郝林军(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二机厂职工医院)患者女,18岁,因与家人生气于1993年3月20日自服雷米封800T(80g)。服药1小时后患者感头晕花,恶心欲吐。烦燥不安,四肢无力,出汗流涎,站立不稳,随即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诊断性CT的扫描在18F-FDG PET/CT在肿瘤显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0月~2007年7月的28例肿瘤患者(男性2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6±10.5岁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PET/CT显像后,根据PET/CT显像结果的不同,行诊断性CT(增强CT)检查。按PET显像后的不同结果分为3组,组1入选18例,PET/CT显像明确有肿瘤病灶,术前临床要求提供准确的肿瘤供血血管及与临近组织的关系。组2入选15例,为PET/CT显像阴性。组3入选15例患者,PET/CT显像阳性,但不能定性。结果:①组1的18例患者通过诊断性CT的CTA检查,全部明确了病灶的血供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②组2及组3的30例PET表现阴性或阳性患者的诊断问题通过CT的增强扫描均得到确定或更正。结论:诊断性CT扫描的应用可以弥补常规PET/CT检查中的某些不足,达到优势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