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及弥散张量-纤维示踪成像(DTI-FT)融合神经导航,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在手术治疗颅内运动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运动区肿瘤患者,术前行导航薄层扫描、BOLD-fMRI及DTI-FT,并在导航仪上进行三者影像融合,了解肿瘤、运动区及锥体束相对关系.术中在导航引导下定位肿瘤、运动区及锥体束,结合术中电生理实时定位肿瘤周围脑功能边界,在显微镜内导航引导下切除肿瘤.结果:导航精确成像,BOLD-fMRI与术中电生理提示基本一致,DTI-FT指导切除肿瘤中保护纤维束.15例肿瘤中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 例.术后随访3 ~10个月,术后4 例出现一过性肌力减退加重,随访末期其肢体肌力均基本恢复至术前,其余11例肌力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有好转或不变.结论:MRI、BOLD-fMRI及DTI-FT融合导航,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可实现镜内导航下最大程度切除运动区肿瘤的同时尽量避免运动区和锥体束的损伤,有效保护神经功能,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初诊时脑胶质瘤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瘤周水肿(Peritumoral Brain Edema,PTBE)特征与肿瘤全切术后复发形态等相关性.方法 临床回顾性分析201 1年1月至2016年11月本院经初诊为胶质瘤经全切术治疗,出现肿瘤复发的42例患者,调阅查看其MRI影像资料,分析初诊T2加权像时PTBE特征(PTBE程度、类型)与肿瘤全切术后疾病复发形态及部位的关系.结果 肿瘤部位趋势扩展型细胞形态以扩散状为主,占96.3%,原位型复发肿瘤形态以局灶多见,占87.5%.水肿显示轻度、类型为类圆者,复发肿瘤以原位型、局灶为主;水肿程度重度者且呈不规则状时,临床复发肿瘤多表现为扩展型、呈扩散状.结论 通过观察胶质瘤初诊时PTBE体征,能有效判断肿瘤全切术后肿瘤细胞发病部位趋向、形态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锁孔入路切除颅内运动区海绵状血管瘤(CA)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涉及运动区的CA患者,术前均行颅脑导航薄层(3DT1)扫描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图像融合后,描画出CA,定位运动区,锁孔骨窗开颅,根据导航指引寻找CA,结合术中电生理定位,避开运动区,利用镜内导航引导显微手术切除CA。结果导航仪描画CA后立体呈现出CA的大小、位置,fMRI确定的运动区边界与术中电生理确定的运动区边界基本一致。12例CA均全切除,未出现远期术后功能障碍。结论在锁孔手术中应用镜内神经导航融合fMRI,结合术中电生理定位,最大程度切除运动区CA,同时能有效保护神经功能,减少运动区损伤,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支架植入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再通及神经生化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手术干预组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四周后神经生化物[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人脑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认知功能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血管通畅情况。结果 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手术干预组S100β、MBP、NSE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手术干预组SOD显著更高,MDA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手术干预组MOCA评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 支架植入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生化物、氧化应激因子和认知功能,提高术后血管再通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脑挫裂伤患者血浆水平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进行动态检测,探讨两者在脑挫裂伤进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收集脑挫裂伤患者及对照组住院3d及7d的血浆标本,运用ELISA方法分别进行ET-1、CGRP水平的检测.结果 脑挫裂伤患者住院3d的ET-1是(23.2士10.0) pg/mL,比对照组[(14.2±3.2) p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挫裂伤组患者住院7d的ET-1水平有所下降,为(19.7±4.5) pg/mL,比对照组[(13.4±3.4) p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挫裂伤组患者住院3d的CGRP水平是(14.9±9.8) pg/mL,比对照组[(7.5±2.3) p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挫裂伤组患者住院7d的CGRP水平下降至(11.0±5.5)pg/mL,比对照组[(7.2±2.5) p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中ET-1和CGRP与脑挫裂伤进展过程存在一定关联性,对两者进行动态检测可能对脑挫裂伤患者预后评估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深部小病灶手术切除中的作用。方法对12例颅内深部小病灶患者,行神经导航影像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纤维示踪(DTI-FT),在导航仪上进行两者影像融合。术中神经导航引导手术入路,避开纤维束,精确定位深部小病灶并切除。结果术后12例患者运动、语言、视觉功能与术前均相同。术后病理为5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动静脉畸形,2例星形细胞瘤,1例脑膜瘤,1例脑囊虫病。结论神经导航定位准确,可达到对颅内深部小病灶的切除及神经功能最大保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术中皮质电刺激(CES),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癫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8例FCD癫病人行MRI薄层扫描及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扫描,结合神经导航引导手术入路,CES定位运动区,皮质脑电图定位致灶,行致灶加病灶切除。结果术后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均与术前相同,病理结果均为FCD。术后随访1年,Engel分级:Ⅰ级14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1例。复查脑电图较术前明显改善,棘波、尖波基本消失。结论神经导航结合BOLD-fMRI、CES及皮质脑电图,在FCD癫手术中定位准确,减少运动功能损伤,达到癫灶切除及最大程度保护运动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Terson’s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Terson’s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分析。结果 21例Terson’s综合征中9例患者为前颅底脑挫裂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12患者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其中4例行双眼玻璃体切割术;14例行单眼玻璃体切割术;3例保守治疗。所有患者视力均有改善。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能存在Terson’s综合征;建议尽早行眼科检查,以明确其是否有玻璃体出血,并进行积极的眼科治疗,帮助改善患者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郑霖飞 《医学综述》2010,16(15):2284-2287
大脑运动区病变解剖特殊,手术后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术前、术中综合应用神经导航、弥散张量成像-纤维示踪、血氧饱和度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术中磁共振、术中电生理监测、术中超声等,可以最大程度切除病变,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创伤最小,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