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Ⅱ°根分叉病变患者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 (guidedtissueregeneration ,GTR)前后龈沟液(gingivalcrevicularfluid ,GCF)中糖氨多糖 (glycosaminoglycans ,GAG)水平变化的同时 ,探讨GCF中GAG能否作为判断GTR术后组织成熟的指标。方法 对 6例Ⅱ°根分叉病变的患牙采用GTR治疗 ,并于手术前 ,手术后 1、2、3、4、5、6周收集GCF。用 0 .1%阿尔辛兰 (Alcianblue)染色 ,分光光度法测定GCF中总的硫酸化GAG及硫酸软骨素 (chondroitinsulfate ,CS)的水平。结果 GTR术后 1~ 2周 ,GCF中CS明显降低 (P <0 .0 5 ) ,然后逐渐升高 ,第 6周恢复到基线水平。而GCF中总的硫酸化GAG则在术后 1周明显升高 (P <0 .0 5 ) ,然后下降 ,到第 6周升高并超过基线水平。结论 GCF中总的硫酸化GAG ,尤其是CS可用作监测牙周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一个潜在指标 ,但是否可以用作GTR术后组织成熟的指标 ,还需加大样本并结合病理进行进一步的纵向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牙牙周袋内挥发性硫化物水平,为牙周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者、慢性龈炎及慢性牙周炎患者3组,治疗前记录牙周各项临床指标,并用金刚牙科探针记录颊侧近远中牙周袋内挥发性硫化物(VSC)水平.结果:3组中慢性牙周炎组牙周袋内VSC水平与牙周健康组牙周袋内VSC水平及慢性龈炎组牙周袋内VSC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牙周健康组牙周袋内VSC水平与慢性龈炎组牙周袋内VSC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VSC与临床指标PLI(P<0.01,r=0.593)、PD(P<0.01,r=0.720)、BI(P<0.01,r=0.662) 、AL(P<0.01,r=0.746)均相关.结论:牙周袋内VSC可能是反映牙周组织状况的一项较为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摘要 背景: 课题组以往研究显示:体外培养条件下,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仍保持较高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上述结果仍然需要进一步在体内环境下证实。 目的:观察经超低温冻存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和支架材料胶原膜BME-10X复合体植入裸鼠体内后Ⅰ型胶原的合成情况。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冻存12个月后复苏,体外构建骨髓基质细胞和胶原膜材料复合体。分别经矿化诱导培养液、基础培养液培养5 d后,植入裸鼠体内,于术后第4周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各组标本中的Ⅰ型胶原进行定量分析。以矿化诱导培养液培养的单纯胶原膜材料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在植入胶原膜后,胶原膜边界清晰,膜边缘及内部基本没有细胞生长,Ⅰ型胶原分布很少;在未诱导矿化组,术后第4周可见,胶原膜内有细胞长入,并有细小的条索状新生胶原形成,Ⅰ型胶原分布明显增多;在诱导矿化组,植入后也可见支架材料的分解降解和更多的细胞生长,大量新生的胶原形成类骨质样组织,与前两组对比,Ⅰ型胶原分布增多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与诱导分化,并在体内环境下复合胶原支架材料,仍然具有较强成骨能力。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胶原膜;免疫组化;裸鼠;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4.
治疗牙龈退缩的关键在于形成自然的软组织外观。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技术被认为是“黄金法则”,但腭侧组织可提供的供体有限。隧道技术(tunneltechnique)可以改进结缔组织移植术后软组织的美学外观。脱细胞真皮基质已成功应用于牙龈退缩的治疗上,使之不受腭部解剖结构的限制。本文的目的是描述脱细胞真皮基质和隧道技术在口腔美学区多个相邻牙牙龈退缩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矿化诱导培养能否促进冻存骨髓基质细胞(BMSCs)在裸鼠体内形成Ⅰ型胶原,为牙周组织工程中选择适宜的种子细胞的保存和培养条件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eagle犬BMSCs,经冻存12个月后,在矿化诱导培养液(矿化诱导组)或基础培养液(非矿化诱导组)中形成BMSCs-胶原膜支架复合物,将矿化诱导培养液处理的单纯胶原膜支架(空白对照组)、2种BMSCs-胶原膜复合物分别植入裸鼠背部皮下组织中,术后第4周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分析各组标本中的Ⅰ型胶原形成量。结果空白对照组植入胶原膜后,新生胶原分布很少;非矿化诱导组胶原分布明显增多;矿化诱导组中见大量新生的胶原形成。免疫组织化学光密度测量显示,矿化诱导组(0.1963±0.0126)〉非矿化诱导组(0.1489±0.0037)〉空白对照组(0.0775±0.0058)(P〈0.05)。结论矿化诱导培养能够促进冻存的BMSCs在裸鼠体内形成Ⅰ型胶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超低温冻存后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和支架材料胶原膜BME-10X复合体植入裸鼠体内的成骨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eagle犬 BMSCs,冻存二代生长状况良好的BMSCs.12个月后,复苏冻存的BMSCs,并在体外构建BMSCs和0.5 cm×0.5 cm大小的BME-10X复合体.将胶原膜+BMSCs+矿化诱导培养液、胶原膜+BMSCs+基础培养液、单纯胶原膜+矿化诱导培养液培养5 d后,植入裸鼠体内,并于术后第4、8、12周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单纯胶原膜+诱导培养液组在植入胶原膜后,胶原膜边界清晰,膜边缘及内部基本没有细胞生长;在胶原膜+BMSCs+基础培养液组,术后第4周可见,胶原膜内有细胞长入,并有细小的条索状新生胶原形成,随着时间的延长,支架胶原逐渐分解,新形成的条索状胶原纤维变粗大;在胶原膜+BMSCs+矿化诱导培养液组,植入后也可见支架胶原的分解和更多的细胞生长,大量新生的胶原形成类骨质样组织.结论:冻存BMSCs复苏后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与诱导分化,并在在体内环境下复合胶原支架材料,仍然具有较强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7.
应用排龈线预防牙体修复悬突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涉及龈下的牙体龋损及楔状缺损充填修复时应用排龈线可否预防悬突的形成。方法:选择牙周组织健康的门诊患者24人口腔中齐龈或涉及龈下≤1mm的唇颊侧牙颈部龋缺损共80颗牙,随机分配样本为两组,试验组应用排龈线对窝洞处的牙龈进行排龈后用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常规窝洞预备后直接用复合树脂充填。充填1个月检查悬突的发生情况;收集两组充填前、充填1、3及6个月测试位点的龈沟液(GCF)量、检测GCF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测量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充填1个月试验组修复后悬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充填后6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的PLI、SBI、PD、GCF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GCF-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排龈线对齐龈或龈下边缘的充填悬突形成的预防效果好。建议临床中充填上述龋缺损时将使用排龈线作为一项常规措施。  相似文献   
8.
背景:课题组以往研究显示:体外培养条件下,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仍保持较高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上述结果仍然需要进一步在体内环境下证实。目的:观察经超低温冻存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和支架材料胶原膜BME-10X复合体植入裸鼠体内后Ⅰ型胶原的合成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冻存12个月后复苏,体外构建骨髓基质细胞和胶原膜材料复合体。分别经矿化诱导培养液、基础培养液培养5d后,植入裸鼠体内,于术后第4周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各组标本中的Ⅰ型胶原进行定量分析。以矿化诱导培养液培养的单纯胶原膜材料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在植入胶原膜后,胶原膜边界清晰,膜边缘及内部基本没有细胞生长,Ⅰ型胶原分布很少;在未诱导矿化组,术后第4周可见,胶原膜内有细胞长入,并有细小的条索状新生胶原形成,Ⅰ型胶原分布明显增多;在诱导矿化组,植入后也可见支架材料的分解降解和更多的细胞生长,大量新生的胶原形成类骨质样组织,与前两组对比,Ⅰ型胶原分布增多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冻存骨髓基质细胞复苏后进行体外培养扩增与诱导分化,并在体内环境下复合胶原支架材料,仍然具有较强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CsA(100 ng/mL)、LPS(100 ng/mL)分别单独及联合作用于人PDLFs,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ELISA、Von kossa染色等方法检测其对PDLFs总蛋白量、碱性磷酸酶(ALP)、骨形成蛋白2(BMP-2)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 结果 CsA单独及与LPS联合应用可促进细胞总蛋白的合成,增加细胞ALP活性及BMP-2的表达,并促进细胞矿化结节的早期形成;LPS单独应用可增加细胞的ALP活性,但对细胞的总蛋白合成、BMP-2的表达及矿化结节的早期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 一定浓度的CsA促PDLFs合成、分化作用明显,CsA联合LPS在促进细胞分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郑瑜谦  闫福华  姚丽艳  傅升 《中国临床康复》2004,8(8):1460-1461,T003
目的:观察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后不同时期牙周组织的再生情况,以确定达到最大牙周组织再生量时屏障膜留置体内的合适时间。方法:将6只杂种狗的下颌双侧第二、三、四前磨牙制备慢性Ⅱ度根分叉病变模型,一侧进行GTR治疗,另一侧只进行翻瓣术治疗,分别于术后第4,6,8周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GTR治疗组牙周组织再生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GTR治疗后6周牙周组织再生量明显高于GTR术后4周(P&;lt;0.01),GTR治疗后第6周和8周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GTR技术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患牙时,为达到最大牙周组织再生量所需要屏障膜的作用时间至少要6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