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重组人乳头瘤病毒 6型 (humanpapillomavirustype 6 ,HPV 6 )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particle ,VLP)的免疫原性。方法 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制备的HPV 6L1VLP(L1 VLP)和HPV 6L1+L2VLP(L1+2 VLP)经鉴定后 ,用于免疫BALB/c小鼠 ,对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进行了检测。结果 电镜观察显示L1 VLP和L1+2 VLP二者形态上无明显差异 ,为圆形颗粒 ,直径约 5 0nm ,SDS 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 ,L1+2 VLP中L1和L2蛋白摩尔比例为 4∶1。用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滴度 ,加佐剂L1 VLP免疫组和加佐剂L1+2 VLP免疫组血清针对HPV 6L1VLP的滴度在 1∶10 0 0 0以上 ,高于未加佐剂组免疫血清滴度 (1∶2 0 0 0 ) ,L1+2 VLP免疫诱导出了特异于L2抗原的抗体。血清抗体主要识别HPV 6构象依赖性抗原表位 ,与HPV 11抗原显示出一定的交叉反应 ,而与HPV 16无明显交叉反应。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经HPV 6L1VLP再激活后出现了特异性增殖反应 ,3H TdR掺入值与未免疫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L1 VLP和L1+2 VLP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L1 VLP和L1+2 VLP免疫组刺激指数 (SI)分别为 6 .4和 6 .2 ,阴性对照组SI为 1.1。HPV 6L1VLP再刺激特异地诱导免疫组脾淋巴细胞IL 2和IL 10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转染PSV_2-neo质粒后的Wg3h细胞系(Wg3h-neo)在长期传代中的生长特性和表面超微结构与母系Wg3h细胞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转染后Wg3h细胞的DNA合成及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母系Wg3h细胞,生长饱和密度增大。在软琼脂培养中不形成集落,接种在裸鼠不长肿瘤。在扫描电镜下,细胞表面的微绒毛较母系Wg3h细胞丰富。Southern印迹杂交实验证明PSV_2-neo质粒已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转染后Wg3h细胞的生长特性和表面超微结构均发生了某些转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用无细胞核而富含珠蛋白mRNA的正常小鼠网织红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系中的BW—胸腺淋巴肉瘤细胞系,NS—1浆细胞瘤细胞系和P388淋巴瘤细胞等分别进行胞质杂交的实验,以研究胞质因子调控肿瘤细胞恶性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淋巴瘤细胞在并入网织红细胞胞质体后所形成的杂交细胞呈现下列去恶性化的特征:1.杂交细胞出现组织化学反应及超微结构的形态改变;2.细胞分裂指数及生长速度明显下降;3.作异种移植至裸鼠后丧失发生肿瘤的能力;4.染色体数量明显减少,畸变率下降;5.出现基因产物血红蛋白的联苯胺阳性反应,并在BW—R杂交细胞传20多代过程中持续出现。对胞质体杂交细胞中基因产物血红蛋白的连续表现,染色体的丢失和在异种接种中丧失长瘤能力的可能机理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用WB-S-1 型实验动物微波杀生器发生的微波,照射人体食管癌 ECa-109等7种细胞系,发现杀伤这些细胞系的能量为14kW下照射1~1.2秒。照后胞浆内出现空泡化,继之核内亦有空泡出现,最后细胞边界不清,核结构模糊以至碎裂。这种细胞不再具有增殖能力,并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野菊花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Chrysanthemum,TFC)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部分机制。方法 采用佛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titis,AA)大鼠,分为模型组、野菊花总黄酮(84,168,336mg/kg)组、来氟米特(6mg/kg)组灌胃给药。用足容积法测量关节肿胀度,采用细胞增殖法检测ConA、LPS诱导的AA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脾淋巴细胞IL-2的分泌水平;采用小鼠胸腺增殖法检测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4p)培养上清中的IL-1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TAE)体外对氧化应激致HSC-T6细胞增殖与合成胶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HSC-T6细胞增殖;碱水解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检测羟脯氨酸(HyP)、MDA和SOD;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Fe2+-H2O2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非酶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O2 · -).结果12.5~100 mg/L TAE对低浓度Fe2+-H2O2诱导HSC-T6细胞增殖以及胶原产生有显著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并可降低MDA含量和升高SOD活性.6.25~100 mg/L TAE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Fe2+-H2O2体系产生·OH;还可对黄嘌呤(X)-黄嘌呤氧化酶(XO)体系以及非酶体系产生O2 · -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弱.结论TAE可明显抑制氧化应激致HSC-T6细胞的增殖与合成胶原,该效应可能与其直接清除·OH和O2 · -自由基以及提高SOD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抗肝硬化复方(BJ-JN)在体外对活化星状细胞(HS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探讨BJ-JN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引入血清药理方法的基础上,探讨BJ-JN在体外对混合新生小牛血清(NBS) 大鼠血清(RS)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两种刺激因素作用下的HSC-T6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将不同时间点(2.5、3.5 h)采集的BJ-JN含药血清作用于NBS和RS共同刺激下的HSC-T6,分别加入3H-TdR和3H-Pro,在液体闪烁计数仪上检测HST-T6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在5个不同的时间点(2~24 h)将刺激浓度为9 pmol/L的TGF-β1作用于HSC-T6,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测定吸光度值,确定TGF-β1刺激HST-T6的最适刺激时间。将不同浓度(0.19%~3.125%)BJ-JN含药血清作用于最适刺激时间、9 pmol/LTGF-β1刺激条件下的HST-T6,用MTT比色法测定吸光度值并计算抑制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给药2.5和3.5h BJ-JN含药血清对NBS RS刺激的HSC-T6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9 pmol/L TGF-β1对HSC-T6细胞作用16 h的刺激作用最强。不同浓度BJ-JN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TGF-β1刺激的HSC-T6细胞增殖。结论BJ-JN含药血清在体外可以明显抑制HSC-T6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8.
肝灵对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灵对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利用胆总管结扎术(bile duct ligation,BDL)制备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模型,于造模第4周起ig肝灵8g/(kg·d),检测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血液流变学、肝匀浆中SOD活性、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的含量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改变。结果肝灵不仅能明显降低肝、脾指数、血浆ALT以及肝组织中的HyP含量,同时使肝硬化大鼠的肝组织SOD活性和总蛋白(TP)明显升高,而且明显降低四种不同切变率(1/200s、1/30s、1/5s、1/s)的全血黏度值、全血高切和低切相对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值,显著减少肝硬化大鼠的腹水量以及明显增加24h尿钠、钾的排泄量,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可使间质炎细胞浸润减少,能减轻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大鼠的肝细胞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结论肝灵对胆总管结扎所致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腹水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活血化淤、排钠排钾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肉苁蓉抗氧化作用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苁蓉乙醇提取物在体外温育体系中能显著抑制大鼠脑、肝、心、肾、睾丸组织匀浆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体内实验中,该提取物100、200mg/kg/日,连续灌胃40天,仅对大鼠大脑皮层过氧化脂质生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它组织无明显影响,200mg/kg/日灌胃15天,对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由肥胖、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快速减肥、长期全肠道外营养(TPN)、空-回肠旁路手术及药物等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一种较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SH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许多前期研究虽然获得了初步资料,但对NASH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十分明确。目前认为,FFA蓄积、氧化应激、胰岛耐受、P450(CYP2E1或CYP4A)、瘦素、Kupffer细胞及细胞因子等在NASH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