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肠内营养应用的最佳时机。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术后24h、25~48h、49~72h开始建立肠内营养支持,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GCS评分。结果 :术后14d,B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较A、C两组高,A、B两组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高于C组,B组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A、C两组,B组GCS评分显著优于A、C两组。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于术后25~48h建立肠内营养支持更能满足患者营养需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意识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露醇与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20%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统计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用药前、后颅内压增高体征及症状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起效时间、高峰时间、持续时间、降压幅度分别为(0.47±0.21)h、(1.00±0.42)h、(4.31±1.41)h、(10.81±4.41)mm Hg,与对照组(0.48±0.23)h、(0.98±0.45)h、(4.35±1.37)h、(10.69±4.47)mm Hg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36/38),与对照组92.11%(35/38)比较,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性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血常规和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结论相比甘露醇来说,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采用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效果相当,且二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起效时间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性,因此临床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吡拉西坦注射液与甘露醇治疗。  相似文献   
3.
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及准确性。方法 利用多普勒超声对 40例正常人和门控心血池造影后 3h内的 40例心脏疾病患者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推进速度 (Vp)及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 (E)进行测量 ;其中心肌梗死 2 2例 ,扩张性心肌病 10例 ,心肌炎 8例 ,均经核素检查存在舒张功能障碍。结果 ①心脏疾病患者Vp测值均较正常人低 ( P <0 .0 1) ,其中 ,12例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E/A≥ 1(假性正常组 ) ,Vp测值较正常人亦明显降低。②心脏疾病组Vp值与门控心血池造影舒张功能指标峰充盈率 (PFR)及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相关分析 ,发现与二者呈明显相关 ( r =0 .83 ,0 .80 ,P <0 .0 1)。结论 M型彩色多普勒测定Vp可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变化 ,且对二尖瓣血流频谱的假性正常化可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临床诊治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水平。方法对我疗集团所属医院确诊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4例肺栓塞患者主要致病危险因素有年龄≥40岁、卧床≥3d、静脉血栓病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75.6%),咳嗽52例(31.7%),深静脉血栓症状42例(25.6%),典型的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PE三联征"10例(6.1%)。2005年以前主要根据临床症状、肺动脉造影及尸检诊断,2005年以后主要根据D-二聚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多层螺旋CT对肺栓塞的诊断。大面积肺栓塞主要以溶栓为主,次大面积肺栓塞2005年前以抗凝为主,2005年后溶栓为主。结论肺栓塞的发病率较高,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疑诊肺栓塞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对确诊患者应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提高生存率。肺栓塞涉及多学科及领域,应提高临床医师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意识和诊疗水平,规范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抗凝组37例、阿替普酶组32例、尿激酶组27例,分别统计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右心功能变化、血栓再通率、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3组患者的治疗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的右心功能均有好转,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与单纯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血栓再通率比较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高于单纯抗凝组(P〈0.05),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单纯抗凝组与尿激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替普酶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抗凝、尿激酶及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均可以改善右心功能不全,尤其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于伴有睡眠呼吸紊乱而无日间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探讨早期介入家庭氧疗对保护肺功能,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无日间低氧的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及整夜多导睡眠检测(PSG),选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5~30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家庭氧疗,每日吸氧时间〉15h。对两组患者根据病情每1~3个月门诊随诊1次,两年后所有患者复查肺功能、血气分析、睡眠监测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两年后实验组患者FEV1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实验组FVC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两年后实验组的PaO2、SaO2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同时复查PSG发现,实验组患者的AHI较对照组相比虽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患者AHI已呈上升趋势,实验组患者的浅睡眠时间较对照组相比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提早进行家庭氧疗对于无日间低氧的COPD患者可以改善其睡眠紊乱情况,延缓肺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康复锻炼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分为无创呼吸机+呼吸操组(治疗组,n=26)和无创呼吸机组(对照组,n=30)。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年两组患者的最大吸气压(MIP)、跨膈压(Pdi)、最大跨膈压(Pdimax)及Pdi/Pdimax、CO_2分压(PaCO_2)、肺功能、6min行走距离(6MWD)、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COPD病程、体质量指数、PaCO_2、PaO_2、MIP、Pdi、Pdimax及Pdi/Pdimax、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6MWD和每年住院次数均具有可比性(均P〉0.05)。2的年后治疗组MIP,Pdi,Pdimax及Pdi/Pdimax,6MWD,每年住院次数分别为(76±6)cmH_2O,(48±5)cmH_2O,(126±11)cmH_2O,(0.38±0.01),(263±33)m和(2.1±0.9)次/年,与对照组[(72±5)cmH_2O,(45±4)cmH_2O,(116±8)cmH_2O,(0.39±0.02),(244±26)m,(2.6±0.9)次/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死亡1例(1/26),对照组2例(2/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呼吸操康复锻炼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及呼吸肌耐力,改善运动功能,从而达到更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测,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63岁,2004年11月15日第一次入院。于入院前20天活动时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心悸,伴有大汗,无胸痛及放射痛,无咳嗽、咯血,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就诊于某医院,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示:阵发性房颤、房扑,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螺旋CT肺动脉造影示:右肺主动脉栓塞。给予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50mg溶栓,溶栓后抗凝治疗,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于入院前3天出现咳嗽、咯血,咯血量逐渐增多,故停用抗凝药物华法令。复查螺旋CT肺动脉造影示肺栓塞并肺梗死、空洞形成,为进一步治疗而转入我院。入院后患者仍自觉胸闷、气短,吸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家庭氧疗对存在睡眠呼吸紊乱的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存在睡眠呼吸紊乱(AHI 5~30次/h)的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入组病例69例,对照组入组病例69例.给予实验组中的COPD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治疗(吸氧流量1~2 L/min,吸氧时间>15 h/d)+常规治疗,而对照组中的COPD患者仅常规治疗2年.应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实验组经长期家庭氧疗治疗2年后SGRQ总评分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42,P<0.05),其中呼吸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亦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38、33.73,P值均<0.05).对照组治疗2年后SGRQ总评分、呼吸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2、4.61、2.23、2.781,P值均>0.05).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是延缓COPD患者病情进展、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