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赵学  袁方  蒲红 《大众医学》2012,(6):50-51
在心内科门诊,常常有患者拿着心电图报告向我们询问诸如此类的问题:心电图报告提示T波改变,是冠心病吗?心肌劳损是心力衰竭吗?有早搏就是患了心脏病吗?欲知正确答案,首先必须了解心电图的由来。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 骨碎补总黄酮:是由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骨碎补总黄酮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成熟分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一类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多细胞真核生物中,是皮肤发育过程中出现最早的分子信号,调控毛囊的生长发育和毛囊干细胞的迁移分化。β-catenin作为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是Wnt信号通路激活的一种重要的上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能够进入细胞核内传递Wnt信号,进一步激活靶基因开始转录,启动细胞增殖周期。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纳米骨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究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对MC3T3-E1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 方法:将MC3T3-E1细胞与纳米骨材料共培养,选取100 mg/L和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进行药物干预,以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刺激为阳性对照组。分组如下:①正常组;②DKK1组:Wnt通路抑制剂DKK1      (0.1 mg/L)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③DKK1+转化生长因子β组;④DKK1+10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⑤DKK1+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⑥DKK1+纳米骨+转化生长因子β组;⑦DKK1+纳米骨+10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⑧DKK1+纳米骨+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在干预24,48 h后收获细胞,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Wnt/β-catenin通路中Wnt与LRP结合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LRP5、Gsk-3β、Cyclin D1、RUNX2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显示DKK1+转化生长因子β组、DKK1+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DKK1+纳米骨+转化生长因子β组、DKK1+纳米骨+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组棕黄色染色较明显,表明Wnt与LRP结合较其他组更好;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β-catenin、LRP5、RUNX2的表达,下调GSK-3β的表达,说明骨碎补总黄酮通过激活经典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且骨碎补总黄酮诱导的基因活化呈剂量依赖性。 ORCID: 0000-0002-2031-8644(李晋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PR间期≤0.12 s,QRS形态正常,称为短PR综合征,常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o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本文回顾分析我院6例短PR综合征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以探讨其电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青、老年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s)胞浆游离钙([Ca~(2+)]i)、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规律,探索上述变化对老年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特征,并寻找一种可替代心肌组织标本作为判断再灌注损伤的检测指标。方法5年龄及6月龄家兔实验性心肌缺血30分钟、再灌注30、90、360分钟,分别取外周血PMNs及心肌组织测定MDA、SOD、PMN[Ca~(2+)]i和心肌组织钙。结果青、老年组PMN[Ca~(2+)]i、MDA于缺血期均明显升高,至再灌注时更显著,而SOD活性则明显降低(P值均<0.01);上述改变在老年组更明显(P值<0.05及0.01)。PMN[Ca~(2+)]i、MDA、SOD的变化分别与心肌钙、MDA、SOD的变化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292、0.9436和0.9867)。结论钙超载、氧自由基不但共同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且老年期对致损因子更敏感。PMNs指标测定可作为判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静脉开口大小和心房内嵴宽度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38例房颤患者应用GE LightSpeed VCT进行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和仿真内窥镜测量四个肺静脉开口内径和心房内嵴的宽度,接受Carto-Merge技术指导的环肺静脉电隔离术,门诊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内,有19例出现房性心律失常,包括16例房性早搏(简称房早),8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7例心房扑动,14例房颤。3个月内出现与未出现各种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肺静脉开口面积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早期有短阵房速或房颤的患者左右两侧肺静脉间嵴的宽度都明显大于无短阵房速或房颤的患者(P<0.05)。术后有房早的患者的左心耳与左侧肺静脉间嵴的宽度明显大于无房早者(P<0.05)。结论Carto-Merge技术指导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手术后3个月的各种房性心律失常,与肺静脉开口基本无关,而左心耳与左侧肺静脉间嵴的宽度与术后早期房早有关,左右两侧肺静脉间嵴的宽度与术后早期短阵房速和房颤有关。  相似文献   
6.
清醒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内皮素释放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43只对照兔和12只高脂喂养的实验兔。清醒状态下遭受心肌缺血0.5h后获得再灌注。放免法测定内皮素(ET)含量,对照兔心肌组织ET含量在缺血示坏死区于血0.5h高于缺血0h,于再灌注6h、24h,48h和72h均高于缺血0.5h,在坏死区于再灌注6h高于缺血0.5h,于再灌注24h低于缺血0.5h,在未缺血区于再灌6h、24h和48h和均高于缺血0.5h,实验兔非制作因区和血未坏死区心肌组织ET含  相似文献   
7.
心肌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胚胎心肌细胞移植技术可修复实验动物的病损心脏,有效防治心力衰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病因尚未阐明,常给患者造成长期折磨和巨大的痛苦.本实验通过对日本大耳白兔卵蛋白致敏前后体重、四肢关节周径、日耗饲料指标变化的观察研究.笔者认为家兔日耗量的下降可以作为一个衡量造模成功的参考指标,因目前RA的基础研究滞后于临床研究.故如何研制出更能结合临床的RA的动物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5岁,因反复心慌发作3年入院.体检: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0次/min,律齐,心音无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平时心电图正常,心慌发作时心电图显示为窄QRS波心动过速,心率170次/min,RR齐整,Ⅱ、Ⅲ、aVF及V1导联QRS波群后可见逆传P′波,R- P′间期>110 ms.胸片示心影大小正常,肺动脉段轻度突出.心脏超声在房间隔中段检测到直径约3 mm的左向右分流束;冠状窦明显扩张,内径达19 mm.临床诊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卵圆孔未闭、永存性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 PLSVC).  相似文献   
10.
对182例皮肤病患者和50例正常人做了A型行为研究。从统计学角度看,A型行为和神经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斑秃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