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建立RP-HPLC法测定白芍-甘草药对中12种有效成分,并用此方法探讨有效成分随白芍-甘草配比变化的溶出规律。方法 采用Dikma Technologies-C18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5%~10% A;5~10 min,10%~12% A;10~15 min,12%~14% A;15~20 min,14%~16% A;20~25 min,16%~18% A;25~30 min,18%~20% A;30~40 min,20%~25% A;40~50 min,25%~40% A;50~62 min,40%~55% A;62~72 min,55%~70% A;72~85 min,70%~55% A;85~95 min,55%~5% 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7 nm(0~13 min)、258 nm(13~17 min)、230 nm(17~27 min)、276 nm(27~32 min)、230 nm(32~42 min)、360 nm(42~46 min)、276 nm(46~50 min)、230 nm(50~53 min)、275 nm(53~55 min)、250 nm(55~95 min),柱温30 ℃。结果 在所观察的白芍-甘草的9个配伍比例(0∶1、0.3∶1、0.6∶1、1∶1、2∶1、3∶1、4∶1、5∶1、1∶0)中,以1∶1、3∶1组有效成分溶出量最高,另外0.6∶1组也较高。结论 以现代研究方法证实了张仲景《伤寒论》芍甘汤中配伍比例1∶1的科学性,也进一步从有效成分上证实了现代临床经典比例3∶1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对大黄、牡丹皮药对提取物中11个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苯甲酰芍药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进行分析。方法:采用Phe-nomsil ODS(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7 nm(0~20 min,没食子酸)、258 nm(20~30 min,氧化芍药苷)、230 nm(30~50 min,芍药苷)、274 nm(50~80 min,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230 nm(80~90 min,苯甲酰芍药苷)、254 nm(90~125 min,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柱温30℃。结果:大黄、牡丹皮药对中11个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苯甲酰芍药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进样量分别在0.365~3.65μg(r=0.9991)、0.0349~0.349μg(r=0.9995)、0.106~1.06μg(r=0.9993)、0.215~2.15μg(r=0.9996)、0.259~2.59μg(r=0.9994)、0.0758~0.758μg(r=0.9993)、0.0846~0.846μg(r=0.9993)、0.0581~0.581μg(r=0.9993)、0.109~1.09μg(r=0.9992)、0.164~1.64μg(r=0.9991)、0.0424~0.424μg(r=0.9995)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100.1%、98.4%、99.5%、99.3%、99.4%、98.8%、99.5%、99.0%、99.1%、98.8%、99.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大黄、牡丹皮药对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HPLC测定黄芩中6个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中6个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千层纸素A)的含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3%磷酸三乙胺(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黄芩中的6个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千层纸素A进样量分别在0.416 7~4.167μg(r=0.999 2)、0.078 15~0.781 5μg(r=0.999 5)、0.053 21~0.532 1μg(r=0.999 3)、0.016 36~0.163 6μg(r=0.999 3)、0.001 160~0.011 60μg(r=0.999 1)、0.010 46~0.104 6μg(r=0.999 4)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9.4%、100.1%、99.9%、100.2%、100.4%、100.1%,RSD分别为1.9%、2.2%、2.3%、1.6%、2.2%、2.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黄芩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熊果酸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熊果酸低、中、高剂量(20 mg·kg^-1、40 mg·kg^-1、80 mg·kg^-1)组和维拉帕米(2.5 mg·kg^-1)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I/R大鼠模型。假手术组行手术通路但不结扎,术前7 d开始预给药处理。再灌注24 h后监测心电图ST段变化,超声影像系统测定心功能指标,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行损伤评分,测定心脏梗死体积,心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onochrome display adapter,MDA)的含量,心肌组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熊果酸中、高剂量和维拉帕米组可抑制急性心肌I/R大鼠心电图ST段抬高,抑制舒张/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IDd、LVIDs)升高和短轴缩短率(fraction shortening,FS)、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降低,抑制心肌组织细胞病理性形态结构改变和损伤评分的升高,抑制心脏梗死体积百分比升高,抑制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降低和MDA含量的升高,抑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升高;较I/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熊果酸预处理对急性心肌I/R损伤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对牡丹皮中6个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苯甲酰芍药苷)进行分析。方法:采用Phenomsil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7 nm(0~20 min没食子酸)、258 nm(20~30 min氧化芍药苷)、230 nm(30~50 min,芍药苷)、274 nm(50~80 min 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230 nm(80~90 min苯甲酰芍药苷),柱温30℃。结果:牡丹皮中6个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苯甲酰芍药苷进样量分别在0.109 4~1.094μg(r=0.999 5),0.034 86~0.348 6μg(r=0.999 5),0.212 4~2.124μg(r=0.999 1),0.214 5~2.145μg(r=0.999 6),0.323 5~3.235μg(r=0.999 4),0.075 84~0.758 4μg(r=0.999 3)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7%,98.8%,99.7%,98.3%,98.9%,99.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牡丹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李妍  杨燕云  张振秋  谢剑琳  王美 《中草药》2013,44(3):291-295
目的 通过建立RP-HPLC法测定白芍-甘草药对中12种有效成分,并用此方法探讨有效成分随白芍-甘草配比变化的溶出规律.方法 采用Dikma Technologies-C18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5%~10%A; 5~10 min,10%~12%A; 10~15min,12%~14%A;15~20min,14%~16%A;20~25 min,16%~18% A; 25~30 min,18%~20% A; 30~40 min,20%~25% A; 40~50 min,25%~40% A; 50~62 min,40%~55%A; 62~72 min,55%~70%A; 72~85 min,70%~55%A; 85~95 min,55%~5%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7 nm(0~13 min)、258 nm(13~17 min)、230 nm(17~27 min)、276 nm (27~32 min)、230 nm (32~42 min)、360 nm (42~46 min)、276 nm (46~50 min)、230 nm (50~53 min)、275 nm (53~55 min)、250 nm (55~95 min),柱温30℃.结果 在所观察的白芍-甘草的9个配伍比例(0:1、0.3:1、0.6:1、1:1、2:1、3:1、4:1、5:1、1:0)中,以1:1、3:1组有效成分溶出量最高,另外0.6:1组也较高.结论 以现代研究方法证实了张仲景《伤寒论》芍甘汤中配伍比例1:1的科学性,也进一步从有效成分上证实了现代临床经典比例3:1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熊果酸对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易损斑块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熊果酸(10、20、40 mg·kg-1)组和阿托伐他汀(ATO,2 mg·kg-1)组,每组24只。采用高脂饮食2周+ip维生素D3+液氮冷冻损伤血管+免疫刺激的方法制备CAS易损斑块大鼠模型,继续高脂饮食10周。造模第3周开始,各组ig给药,每天1次,连续10周。通过苏丹IV染色观察颈动脉斑块分布,计算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比值(PA/LA);通过HE染色、Movat五色染色观察颈动脉组织病理学改变和斑块形态,计算颈动脉斑块泡沫细胞容积分数(FVF)和胶原容积分数(CVF);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C)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颈动脉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颈动脉斑块数量明显增多,PA/LA显著升高(P<0.01);颈动脉可见平滑肌细胞增多、排列紊乱、内膜增厚、大量泡沫细胞聚集等病理学改变;LDL-C、MDA、ox-LDL-C、TNF-α、IL-1β、ICAM-1、MCP-1水平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TLR4、NF-κB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熊果酸20、40 mg·kg-1组和ATO组颈动脉斑块数量明显减少,PA/LA显著降低(P<0.01);颈动脉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FVF显著降低、CVF显著升高(P<0.01);LDL-C、MDA、ox-LDL-C、TNF-α、IL-1β、ICAM-1、MCP-1水平显著降低且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TLR4、NF-κB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熊果酸具有减少和稳定大鼠CAS易损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通路,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8.
HPLC法同时测定决明子中6种蒽醌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酚酸提取物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方法采用Phenomsil-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0~50 min)、330 nm(50~68 min)、286nm(68~90 min),柱温30℃。结果丹参素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的进样量分别在0.033 96~0.339 6μg、0.016 60~0.166 0μg、0.092 4~0.924μg、0.084 7~0.847μg、1.300~13.00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6)均在99.2%~100.2%,RSD均小于2.3%。7个来源的丹参酚酸提取物中5种物质的含有量有一定差异。结论本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更好地控制丹参酚酸提取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HPLC测定大黄、黄连药对提取物中10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黄连药对提取物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10种成分的含量。 方法: 采用Phenom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65:35),检测波长254 nm;乙腈-水(37:63,内含磷酸二氢钾0.34 g,十二烷基硫酸钠0.17 g),检测波长345 nm,柱温25 ℃。 结果: 大黄中5种有效成分完全分离;黄连中5种有效成分完全分离;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0.79%,99.38%,99.83%,98.94%,98.86%,100.20%,99.53%,99.76%,100.07%,100.37%。RSD分别为1.3%,1.8%,1.6%,0.5%,1.6%,1.2%,1.6%,1.8%,2.0%,1.6%。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大黄、黄连药对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