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确定多层螺旋CT(multislicl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闭孔疝的术前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闭孔疝16例,并根据手术结果分为坏死组(n=10)和无坏死组(n=6),对其术前CT表现和术中所见做对比分析。结果肠管呈"鸟嘴样"自闭孔沟疝入闭膜管,疝侧耻骨肌和闭孔外肌之间有疝囊显示为闭孔疝的特征性CT表现(16/16,100%)。嵌顿肠壁增厚、腹水、肠系膜水肿(P〈0.05),提示嵌顿肠壁缺血,发生绞窄及坏死的概率较高。结论 MSCT能明确显示闭孔疝的直接征象,显著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有利于闭孔疝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老年阑尾炎误诊肠梗阻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8年 1月~ 1998年 12月我院收治老年阑尾炎 94例 ,其中有 2 1例术前误诊为肠梗阻 ,经急诊手术予以确诊 ,误诊率达 2 1.8%。本文对误诊原因加以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 6 0~ 83岁 ,中位年龄 6 8.4岁。病程 2 2小时~ 8天 ,平均 4.3天。入院时体温 37.2~ 39.5℃ ,平均体温 38.7℃ ;白细胞计数范围(9.6~ 15 .4)× 10 9/ L (x12 .2× 10 9/ L ) ,中性粒细胞 0 .78~0 .90 (x0 .84)。1.2 临床表现 右下腹痛 16例 (呈阵发性加重 13例 ) ,恶心呕吐 16例 ,腹胀 17例 ,肛门未排气、排便 …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1991年11月~1996年12月为32例布-加综合征患进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其中膜型阻塞或狭窄21例,采用大球囊一次性扩张;段型11例,采用内支架植入术。其中28例随访2~60个月,疗效满意;管腔通畅,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我们认为该技术安全,简单,对布-加氏综合征治疗有效,尤适合于肝段下腔静脉膜型阻塞的患。  相似文献   
4.
冷链药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需要配备良好的监控管理系统。安徽省肿瘤医院通过构建药品冷链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药品冷链环节设备温、湿度的实时监控及预警管理,保证了在院冷链药品的质量,切实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再手术的原因,减少LC的误漏诊率。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9例LC术后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 再手术原因:胃癌3例,结肠肿瘤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腹腔内出血1例;胆道残余结石9例,胆道损伤4例,全组病人均经手术治疗痊愈。理论 在LC的诊治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方可减少再手术率;(1)重视完整的病史采集和全面的术中探查。(2)LC术前应常规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淋巴瘤的肺部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证实的肺部淋巴瘤患者,所有病例均行胸部CT平扫,其中7例同时行增强CT扫描,9例经化疗后行CT复查。结果:淋巴瘤肺部CT表现为肿块型6例(25.0%),肺炎肺泡型4例(16.7%),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3例(12.5%),粟粒型1例(4.1%),混合型10例(41.7%)。部分病灶内含气支气管征出现率为54.2%(13/24),部分病灶周围磨玻璃样影出现率为66.7%。化疗后所有病例磨玻璃样影均消失(100%),6例病灶有缩小(66.7%),3例病灶基本消失(33.3%)。结论:淋巴瘤的肺部CT表现形式多样,病灶内含气支气管征和磨玻璃样影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化疗后磨玻璃样影的消失或可作为化疗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甲状腺体积测量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方法:25例颈部螺旋CT扫描患者,扫描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甲状腺体积重建、测量。3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独立进行,每位观察者对所有患者均测量两次。观察者内的差异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观察者间的差异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相互关系用组内相关系数(intm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描述,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者1两次测得甲状腺平均体积为(12.11±5.42)cm^3和(12.04±5.43)cm^3.t=1.664,P=0.109,ICC=0.9992,P=-0.00。观察者2两次测量的平均体积为(12.09±5.45)cm^3和(12.07±5.43)cm^3.t=0.445,P=0.661,ICC=0.9991,P=0.00.观察者3两次测量的平均体积为(12.09±5.42)cm^3和(12.16±5.46)cm^3.t=1.282,P=0.212,ICC=0.9989,P=-0.00.3个观察者所测体积的均值分别是(12.07±5.42)cm^3、(12.08±5.44)cm^3和(12.12±5.44)cm^3.F=1.556,P=0.222,ICC=0.9996,P=0.00。结论:螺旋CT甲状腺体积测量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VEGF-C和VEGF-D在胰腺癌中表达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胰腺癌、癌旁组织、正常胰腺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表达,且比较VEGF-C、VEGF-D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EGF-C、VEGF-D蛋白在胰腺癌中表达分别为70%(21/30)、73%(22/30)且在胰腺癌、癌旁组织、正常组织表达呈下降趋势.VEGF-C、VEGF-D表达与淋巴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性(P<0.05),与胰腺癌组织学分化呈负相关(P<0.001).结论 VEGF-C、VEGF-D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以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VEGF-C、VEGF-D有望成为胰腺癌抗淋巴道转移的治疗的靶蛋白.  相似文献   
9.
腹腔引流在困难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腹腔引流在困难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自1988年1月-1999年6月间施行的困难性胆囊切除89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流组602例,死亡2例(0.33%),并发症41例(6.81%),再手术7例(1.16%);未引流组292例,死亡12例(4.11%),并发症98例(33.56%),再手术28例(9.59%),二者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死亡率存在明显差别(P<0.01)。结论 对困难性胆囊切除术应常规旋转腹腔引流。  相似文献   
10.
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与胰腺炎发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CC)与胰腺炎发作的关系及其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7例CCC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术前均经B超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明确诊断,其中4例行腹部CT检查,术中造影检查6例,2例行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结果先天性胆管扩张症Ⅰ型10例,Ⅱ型4例,Ⅲ型1例,Ⅳ型1例,Ⅴ型1例;其中14例合并胆囊、胆管结石(11例为泥沙样色素结石,3例为胆固醇结石),5例合并慢性胆囊炎,1例合并胆囊息肉,10例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APBJ),10例(58.8%)合并胰腺炎发作。行胆总管囊肿切除和胆肠内引流手术治疗14例,行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胆囊切除术加T管引流术2例。术后随访中14例无胰腺炎发作,2例仍有胰腺炎发作,1例意外死亡。结论合并有APBJ和泥沙样结石的CCC患者容易发生急性胰腺炎,对CCC合并APBJ患者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囊切除术和胆道Roux-en-Y内引流术可减少胰腺炎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