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护生在临床安宁照护情境中的体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护生在临床安宁照护情境中的现场体验,了解其真实感受,分析其中情况及成因,找寻规律和差异,总结经验,形成较有价值的理论,指导护理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分项目记录、观察及半结构访谈工具收集护生在疼痛、死亡等情境中的现场体验资料,同步分析、归纳、推理,最终形成理论。结果护生的情绪与病人 (家属)的信任关系有关;护生在安宁照护情境中受到死亡价值观的冲突和影响;护生进入安宁照护情境前需要培训和支持;综合医院安宁照护现状不甚理想。结论需高度关注护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同理心的培育;综合医院安宁照护工作需要被关注和研究;安宁照护需要社会整体环境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护生在临床安宁照护情境中的现场体验,形成较有价值的理论,指导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与护理实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命项目记录、直接观察及半结构访谈工具,收集护生在综合型医院安宁照护病房中的现场体验资料。[结果]综合型医院安宁照护硬环境拥挤和嘈杂,软环境紧张和郁闷;缺乏对安宁照护的规范化管理和培训。[结论]综合型医院安宁照护整体状况亟待改进,护理教育和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安宁照护的研究及死亡教育,以促进我国安宁照护事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阶段近视儿童佩戴多区近视离焦(DIMS)镜片的控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佩戴DIMS镜片的287例儿童,年龄7~15岁.按照首次佩戴DIMS镜片的年龄将其分为3组,其中7~9岁100例,10~12岁101例,13~15岁86例.比较3组儿童佩戴...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琼脂双向免疫扩散法检定20株抗间日疟红内期原虫杂交瘤McAbs 的Ig类别及IgG亚类。结果显示:其中8株属IgG_1、9株属IgM。用IFA法对此20株杂交瘤McAbs进行种、期特异性免疫荧光的检测和分析,发现它们对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均呈阳性反应,其中 5株与三日疟、6株与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有交叉反应,而对同种疟原虫子孢子期却均呈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生产企业视角下实证分析我国药品短缺原因,为保障短缺药品供应措施提供实证参考,以期从源头预防药品短缺。方法:2016年4月至2016年8月对全国范围的65家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基于生产企业的视角对我国药品短缺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生产企业视角下导致药品短缺的原因主要有:出厂价太低、生产原辅料短缺、药品销量下降、未通过新版GMP认证。结论:深入分析导致药品短缺的原因,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当前的政策基础,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缓解药品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一种较新的细胞分离剂——Percoll,首次从宿主(猴、人)血液中浓集与分离间日型红内期原虫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食蟹猴疟原虫成熟滋养体、裂殖体及配子体的回收率分别为25.12、53.97及20.33%,纯度为95.31%。人间日疟原虫相应各期的回收率分别为37.80、52.35及37.41%,纯度为94.39%。  相似文献   
7.
利用低渗透析-Sephadex G200层析制备电泳纯、并具免疫活性的IgM型抗Pv红内期McAb(6H_6G_(11))免疫家兔,获得抗-6H_7G_(11)独特型抗体(Anti-6H_7G_(11)Id)。经免疫双扩散、ELISA以及竞争性免疫实验和动物实验表明,该Anti-6H_7G_(11) Id具有针对相应独特型决定簇的特异性,为半抗原抑制性Ab_2,并能模拟Pv抗原的作用,为交叉反应独特型。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自患者血液中分离出原虫,作为全虫颗粒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了两批融合试验,均获成功。融合率分别为44。27及91.64%,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1及19.84%。通过克隆化培养,已初步筛选出25株分泌抗人间日疟红内期原虫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将“QBC”技术应用于间日疟病原学检查,获得满意结果。QBC管经离心后,寄生原虫的红细胞被浓集于浮柱下缘周围的棕黄色层中,荧光镜下观察,此层又可分为红细胞层、粒细胞层、单核-淋巴细胞层及血小板层。间日疟原虫环状体主要分布在红细胞层,但偏近与粒细胞层的界面处;部分虫体在血小板层,但偏近与单核-淋巴细胞层的界面处。裂殖体和配子体主要分布在单核-淋巴细胞层及与血小板层相靠近的界面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全球卫生安全指数(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GHSI)与COVID-19疫情的关系,探索GHSI的价值。  方法  对来自公开数据库的159个国家(地区)进行横断面研究。用Spearman分析GHSI与COVID-19大流行的相关性,并绘制相关性矩阵。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各国社会经济及健康状况等因素,进一步研究GHSI与COVID-19大流行相关指标的关联。  结果  159个国家(地区)2021年GHSI总分平均(41.19±13.41)分,最小值16.10分(也门),最大值75.90分(美国)。截至2021年12月31日159个国家(地区)COVID-19粗病死率0.02(0.01,0.03),最小值< 0.01(不丹),最大值0.20(也门)。每百万人口总确诊病例数50 844.42(5 807.88,101 572.70)例,最小值22.26(瓦努阿图共和国),最大值251 608.38(斯洛伐克)。每百万人口总死亡病例数590.71(105.66,1 533.20),最小值3.10(布隆迪),最大值6 075.95(秘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HSI检测报告评分与每百万人口总确诊病例呈负相关(β=-0.34,P=0.038),与每百万人口总死亡病例呈负相关(β=-0.42,P=0.025);GHSI国际规范评分与每百万人口总确诊病例呈负相关(β=-0.49,P=0.041),GHSI卫生系统评分与每百万人口总死亡病例呈正相关(β=0.65,P=0.003),GHSI风险环境评分与粗病死率呈负相关(β=-0.91,P=0.044)。  结论  GHSI在评估各国家(地区)应对COVID-19大流行的能力方面缺乏有效性,但仍存在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