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肩周炎中医称为"肩痹"、"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属"筋痹"范畴.因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称"五十肩".其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社会工作压力增大,肩周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已引起广泛重视.自2006年以来,我们以巨刺、阳陵泉穴为主,配合辨经取穴,治疗本病10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VD)是由脑血管因素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通过模拟VD动物模型并予巾药干预,观察各项实验指标的变化,是探讨中药治疗VD作用机制的主要研究方法。现将近三年来中药治疗VD的实验研究进展分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围刺配合电针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雌与孕激素的比值(E2/P)、泌乳素(PRL)、睾酮(T)、乳腺组织形态和乳腺组织ER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0只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三苯氧胺组及正常组,每组10只。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内注射进行造模。针刺组:将大鼠固定,分别围刺第2对左右乳房后,接通电针仪持续刺激30min,并针刺膻中穴,留针30min;三苯氧胺组予三苯氧胺1.8mg/kg灌胃治疗,1次/d,共30d。于末次治疗后测定血清E2、P、PRL、T含量,计算E2/P比值;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运用免疫组化法对乳房乳腺组织中ER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E2/P:针刺组与三苯氧胺组比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PRL: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与三苯氧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乳腺组织ER表达: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大鼠乳腺组织ER阳性细胞表达情况显著降低,AOD值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围刺配合电针具有降低模型大鼠乳头高度、缩小乳头直径,改善血清E2/P、PRL、T紊乱状态和乳腺组织病理形态,降低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ER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的电针对实验性肥胖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探讨频率调节脂代谢异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谷氨酸钠和高脂饮食诱导的下丘脑性肥胖大鼠模型,选取大鼠曲池、丰隆、三阴交、后三里、中脘和关元穴,采用2Hz、50Hz、100Hz频率针刺。测定大鼠体质量指数(Lee,s指数)、左肾周脂肪和大网膜脂肪湿重;用酶学终点法测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的含量;用磷钨酸-镁沉淀法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用聚乙烯硫酸沉淀法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3组大鼠Lee,s指数、左肾周脂肪和大网膜脂肪湿重、血清TG、TC和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2Hz、50Hz、100Hz电针频率降低大鼠Lee,s指数、调整脂代谢的作用有依次递减的趋势,50Hz电针频率似在降低脂肪重量上较2Hz和100Hz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直径、血清雌二醇(E2)、ER蛋白表达水平及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乙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中药组予自拟消瘀通络散50mg/d,西药组予三苯氧胺1.8ms/ks,均灌胃治疗,1次/d,共30d。于治疗前后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直径、高度,于治疗后测定血清E2水平,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及E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乳头直径、高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E2含量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R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病理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表现相似,较模型组改善明显,与正常组相近。结论:自拟消瘀通络散具有缩小模型大鼠乳头直径、高度,降低血清中E2和改善ER蛋白表达水平、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直径的动态变化、血清E2、ER蛋白表达水平及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中药组予自拟消瘀通络散50mg/d,西药组予三苯氧胺1.8mg.kg-1,均灌胃治疗,1次/d,共30d。用精密游标卡尺于造模前后、治疗前、治疗10、20、30d分别测量大鼠第2对乳头高度和直径,测定血清E2水平及ER蛋白表达水平,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0、20、30d4组大鼠第2对乳头直径、高度的比较:造模成功后,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10、20、30d后,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E2含量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R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病理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表现相似,与模型组比较改善明显,与正常组相近。[结论]自拟消瘀通络散具有缩小模型大鼠乳头直径、高度,降低血清中E2、ER蛋白表达水平和改善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围刺配合电针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直径及血清雌二醇(E2)、孕酮(P)、雌孕激素比值(E2/P)的影响.方法: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针刺组对大鼠第2对乳房围刺,针刺膻中穴后,电针刺激30 min,1次/d,共30 d.于治疗前、治疗10、20、30 d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高度、直径、末次治疗后测定血清E2、P水平.结果:乳头高度、直径、E2、E2/P: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P: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围刺配合电针具有降低模型大鼠乳头高度、缩小乳头直径,改善血清E2、P紊乱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实验性肥胖大鼠血清和下丘脑神经肽Y(NPY)调节的差异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谷氨酸钠和高脂饮食诱导的下丘脑性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雌组、模型雄组、电针雌组、电针雄组,并设正常雌组和正常雄组进行对照。电针雌组、雄组针刺后接通韩氏电针仪,采用2Hz同步疏密波刺激。观察电针干预前后雌、雄两组大鼠Lee’s指数及血清、下丘脑NPY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电针雌、雄两组的Lee’s指数及血清、下丘脑NPY的含量分别较模型雌、雄两组明显降低(P<0.01),电针雄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肥胖性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肥作用,但在降低Lee’s指数和血清、下丘脑NPY方面,二者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电针干预对雄性大鼠的调节作用略明显。  相似文献   
9.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实验性肥胖大鼠减肥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减肥的效应差异。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1组(30Hz)、针刺2组(100Hz),穴取"后三里""三阴交""关元""中脘"。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体重指数(Lees指数)、左肾周脂肪重量和脂肪细胞体积、血脂、胰岛素、瘦素的变化。结果:两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其体重指数、血脂、左肾周脂肪湿重及脂肪细胞体积均有明显改变(P<0.01),且针刺2组比针刺1组变化程度更高(P<0.05);两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瘦素水平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也趋于降低(P<0.05),但针刺1组与针刺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肥胖大鼠的脂代谢有不同影响,100Hz电针刺激治疗肥胖症较之30Hz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围刺配合电针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及雌孕激素比值(E2/P)、乳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4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于末次治疗后测定血清E2、P、PRL、T含量,计算E2/P比值;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结果 E2: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RL: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与三苯氧胺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与三苯氧胺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E2/P: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与三苯氧胺组比较有下降趋势,更接近正常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组织形态: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表现相似,与模型组比较改善明显。结论围刺配合电针具有降低模型大鼠血清E2、PRL、T,升高P,调节E2/P紊乱,改善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