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中风病协作组泰安会议通过的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对中风病中经络类型证属气虚血淤患者25例,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取得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年龄:40~49岁者3例,50~59岁者11例,60~69岁者8例,70岁以上者3例。2、住院日期:最短者12天,最长者125天,平均为60天。3、肌力舌脉情况:肌力:上肢0级者11例,Ⅰ~Ⅲ级者14例,下肢0级者3例,Ⅰ~Ⅲ级者22例。舌质:淡红舌11例,红舌4例,暗红舌10例。舌苔:薄白苔8例,厚腻苔4例,黄苔13例。脉象:弦滑有力者16例,细弱无力者9例。4、诊断:中医,中风病、中经络西医,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认为辨病是对疾病的整体考察,它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均具有整体性的指导意义,研究并发扬《金匮》中的辨病思想,对临床实践和中医学术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正> 刘献琳教授事医40余载,经验丰富,尤其是对经方的运用,得心应手,现举例如下。1 胃扭转张某,女,19岁。1978年3月15日初诊。患者近来呕吐频频,不能进食,食已即吐,腹胀,大便干,舌淡苔薄白,脉弦。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胃扭转。证属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治宜健脾和胃、降逆  相似文献   
5.
6.
7.
祖国医学的辨病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辨病的历史发展概况,指出了病、辨病、辨病施治的基本概念。辨病是对疾病的整体考察,发现疾病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辨证在辨病的前提下进行,才更有指导性、针对性。此外,还简述了祖国医学对疾病的命名诊断有自己的认识规律,肯定了其科学性,也指出了不足。  相似文献   
8.
阎兆君  耿义勤 《陕西中医》1991,12(8):339-340
<正> 近代名医刘惠民老师博采众家,立足临床,其从脾胃调治儿科诸疾,经验独到,现采其精要,简述如下。1.健脾消积疗疳候《医宗金鉴》言“大人为痨小儿疳”。说明小儿疳证是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患。刘老医生认为,导致疳证的原因种种:有调护失当,饮食不节,伤害脾胃,久而生热损阴耗津,所谓“小儿脏腑娇嫩,饱则易伤”,“诸疳者谓肥甘饮食所致。”;有积聚失治,中焦不运,气血亏耗,“积不治成疳候”,“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辛燥攻伐药物过用,败坏脾阴,竭乏气  相似文献   
9.
<正> 一、清肺宣毒法此为治疗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欲出不出的方法,是针对麻疹的病机特点而立。前人认为,麻疹之为病,与肺热有密切关系。疹之见于表,顺其透发之性,邪气有向上向外之趋势,故当施以清肺宣散之品,促邪外达。清肺宣毒,即内清肺热,外宣热毒,使邪气不能两顾,从外从表而解的方法。具体组方运用,宜辛寒相配,并依据病变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