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桥小脑角区实际上是一锥形立体三角,位于后颅窝的前外侧,上界位于天幕,由桥脑中脑外侧膜与环池相隔;下界由桥脑延髓外侧膜与小脑延髓池相隔,位于前庭蜗神经与舌咽神经之间;内侧界由桥脑前膜与桥前池相隔;该池向外侧扩展至小脑表面并与小脑桥脑裂相续。而传统的方法常将位于小脑延髓外侧池的Ⅸ、Ⅹ、Ⅺ颅神经亦并入桥小脑角池讨论[1]。此区的重要性在于集中了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及岩静脉、小脑前上动脉等,若出现听神经瘤或脑膜瘤等,便会逐渐损害上述组织而产生桥小脑角区综合征。桥小脑角区肿瘤是神经外科中比较常见的肿瘤,多为良性,最…  相似文献   
2.
中学学生视近习惯与视力低下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学学生视力状况,探讨中学生视近习惯与视力低下的关系。方法 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学生进行屈光测定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武汉市某中学学生视力低下率为63.8%;男生视力低下率为60.4%;女生视力低下率为67.5%。影响视力低下发生的视近习惯有:看书距离、看电视距离、课间活动、连续看书1小时以上。结论 看书距离和看电视距离越远是视力低下的保护因素,课间活动少、连续看书1小时以上是视力低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大池和脑室外引流术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亦称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颅内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共13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36例、HIV阴性102例],抗隐球菌治疗的同时,76例行腰大池引流术、改良腰大池引流术或脑室外引流术(HIV阳性17例、HIV阴性59例),62例行腰椎穿刺鞘内给药(HIV阳性19例、HIV阴性43例),比较引流组与鞘内给药组以及两组HIV阳性亚组与HIV阴性亚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脑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时间、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引流组患者治疗1周内颅内高压症状即明显改善。首次引流管置管中位时间30(17,35)d,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15,32)d对30(18,35)d;U=-1.459,P=0.144]。引流组脑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中位时间41(26,58)d,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28,66)d对36(21,45)d;U=-1.608,P=0.108];鞘内给药组脑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中位时间42(32,65)d,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38,68)d对39(30,62)d;U=-0.401,P=0.688];而引流组与鞘内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17,P=0.034)。引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66/76),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7对89.83%(53/59);χ~2=0.172,P=0.678];鞘内给药组为72.58%(45/62),其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9对86.05%(37/43);χ~2=0.023,P=0.880];而引流组与鞘内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36)。结论早期采用腰大池或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能够有效控制颅内高压、缩短有症状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Ommaya囊植入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合并脑积水的临床转归。方法选取我院2005—2010年64例结脑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行Ommaya囊植入术,术后每天行Ommaya囊穿刺抽液给药,30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每周行腰椎穿刺鞘内注药2次。若两组患者脑积水仍加重则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根据颅脑CT、MRI显示观察两组患者脑积水的改变情况;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中有效2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4.4%(27/32)。对照组分别行经腰椎穿刺鞘内注药及V-P分流术,其中有效19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59.4%(19/3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P<0.05)。结论结脑合并进展性、非梗阻性脑积水,经Ommaya囊植入并配合脑室抽液注药治疗,可有效控制部分患者脑积水的发展,避免V-P分流,最终获得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近5年来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从细菌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细胞学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认为虽然目前报道的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技术众多,但仍然缺乏一种简单、快捷、经济、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而现有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各有优缺点;结核性脑膜炎的基础研究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抗结核治疗后的临床随访对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改良、创新有促进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侧脑室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及拔管时机进行评估,观察临床转归.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结核性脑膜炎中、重度脑积水患者226例,分为改良脑室引流组(治疗组)127例和常规脑室引流组(对照组)99例,全部病例均行规范的全身抗结核、脱水及激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局麻下改良脑室外引流,对照组按常规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行脑室注射抗结核药物,引流两周后行24h夹闭导管试验,按拔管指征评估拔管可能性,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127例中,引流时间窗符合拔管指征者76例,提前拔管19例,延迟拔管32例,导管放置时间(27.6±17.3)d,3例继发颅内感染,总有效率为74.8%(95/127),颅内感染发生率2.3%;对照组99例中,引流时间窗符合拔管指征者56例,提前拔管29例,延迟拔管14例,导管放置时间(18.9±15.2)d,7例继发颅内感染,总有效率为69.7%(69/99),颅内感染发生率7.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5,P >0.05),两组脑室外引流导管放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3,P<0.05),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P <0.05).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中、重度脑积水患者应早期行侧脑室外引流,配合脑室内注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使部分患者避免V-P分流手术.改良脑室外引流能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妥善评估侧脑室引流管在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治疗中放置时间及拔管时机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entury Clot在大咯血输血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60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除原有治疗方案外,研究组行centuryclot指导输血;对照组行凝血四项及血常规指导输血。比较两组咯血停止时间、治疗后总咯血量及输血总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包含TT、PT、APTT以及FIB)及凝血功能监测的准确率。结果 研究组咯血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咯血量及总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T、PT及APT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IB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误诊率及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Centuryclot指导大咯血患者输血,不仅可精准止血,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咯血量及节约血制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与经鼻气管插管人工气道建立在重症破伤风致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院收治的92例重症破伤风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2例;年龄23~81岁[(47.5±14.1)岁]。43例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组),49例行经鼻气管插管(经鼻插管组)。比较两组人工气道建立前后血气相关指标(PaO2、PaCO2)、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堵塞、气道出血、鼻窦炎、气道狭窄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后的PaO2和PaCO2均较人工气道建立前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堵塞、气道出血及鼻窦炎相当(P>0.05)。气管切开组拔管后气道狭窄及VAP发生率[12%(5/43)、12%(5/43)]与经鼻插管组[0%(0/49)、31%(15/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组与经鼻插管组各死亡3例,病死率分别为7%(3/43)和6%(3/49)(P>0.05)。两组生存患者随访3个月,破伤风均获治愈。结论对于重症破伤风呼吸衰竭患者,气管切开与经鼻气管插管两种人工气道类型均可选择。前者虽有气道及组织创伤,但便于机械通气管理,尤其适用于伴有严重抽搐、角弓反张,镇静效果差,需要持续应用肌松剂的患者;后者操作相对无创、简便、快捷,但对VAP的防范及监测需有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脑室外引流同时注射利福平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脑积水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0例结核性脑膜炎并脑积水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全身予抗结核治疗和糖皮质激素、脑室引流,治疗组同时脑室内注射利福平。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2例有效,8例无效;对照组14例有效,16例无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内注射利福平可改善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