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环境中存活时间长.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Ab耐药性愈来愈强,出现了大量多药耐药菌株.资料表明,烧伤科多药耐药Ab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部分医院烧伤科Ab暴发流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治疗Ab感染的常用抗生素之一,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是Ab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最常见的因素~([2-5]).  相似文献   
2.
妊娠是妇女的一段特殊生理时期,机体的各项生理指标会有所变化以利胎儿的生长和娩出,在凝血功能方面的改变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对妊娠期妇女的PT、APTT、Fib、TT进行检测,以进一步探讨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烧伤患者分离株对哥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株铜绿假单胞菌烧伤患者分离株β-内酰胺类(TEM、SHV、GES、CARB、IMP、VIM、DHA、oprD2)、氨基糖苷类(aac(6’)-Ⅰ b、aac(6′)-Ⅱ、ant(3″)-Ⅰ、armA)和磺胺(sull)等常见耐药基因。结果20株中。TEM阳性17株(85%),aac(6’)-Ⅰ b阳性17株(85%),sull阳性18株(90%),ant(3″)-Ⅰ阳性2株(10%),而CARB、aac(6′)-Ⅱ基因20株均为阳性(100%),oprDz基因均缺失(100%),其余基因为阴性,同一患者不同部位和时间分离株耐药基因可不同。结论CARB、aac(6′)-Ⅱ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烧伤患者分离株中流行,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特别是其连续分离株的耐药基因检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病人支原体感染率及耐药趋势。方法 应用支原体定量鉴定和药敏综合试剂盒,对410例NGU病人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人形支原体定量培养和鉴定,并对阳性标本进行七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410例NGU病人,15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率38.3%。其中女性阳性率61.4%,男性阳性率28.4%,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混合人型支原体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8.3%、6.4%、15.3%。157株支原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原始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59.9%、80.9%、40.8%、13.4%、15.9%、14.0%、72.0%,耐药率分别为14.0%、6.4%、45.2%、503%、36.9%、52.9%、7.6%。结论 支原体感染占NGU病人较高比例,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其中解脲脲原体仍是主要病原体。本地区支原体性NGU病人的治疗,红霉素、四环素已经不能作为主要药物,应该结合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KPN)烧伤分离株的喹诺酮类耐药机制。方法测定1株分离自烧伤科患者血液的肺炎克雷伯菌对3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进行6种喹诺酮类耐药基因[aac(6′)-Ⅰb、qnrA、qnrB、qnrS、qepA和gyrA]检测,并对aac(6′)-Ⅰb和gyrA PCR阳性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并作BLASTx比对分析。结果该菌株对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对左氧氟沙星敏感;PCR检测发现该菌株同时携带qnrB、qnrS及aac(6′)-Ⅰb,对aac(6′)-Ⅰb基因测序证实为aac(6′)-Ⅰb-cr突变体,对gyrA基因测序证实其83位丝氨酸(S)被异亮氨酸(I)所替代,并有65位丝氨酸(S)发生同义突变,作为新亚型已登录美国NCBI基因库(登录号为GQ422758)。结论首次发现一同时携带qnrB、qnrS及aac(6′)-Ⅰb-cr共3种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肺炎克雷伯菌烧伤分离株,同时其gyrA基因66、83位氨基酸均有突变,为一新亚型;这对临床上预防控制多药耐药KPN在烧伤科的流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鲍氏不动杆菌烧伤分离株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与gyr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方法 测定20株分离自烧伤科的鲍氏不动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扩增与DNA测序技术分析20株细菌的gyrA基因突变情况,并进一步分析耐药性与基因突变的关系. 结果 20株鲍氏不动杆菌烧伤分离株中19株对环丙沙星耐药(95.0%).10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50.0%);PCR扩增与DNA测序结果显示,20株鲍氏不动杆菌烧伤分离株第83位丝氨酸均为亮氨酸所替代. 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gyrA基因突变可能为鲍氏不动杆菌烧伤分离株对喹诺酮类耐药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鲍氏不动杆菌烧伤患者分离株的AmpC酶分布情况.方法 测定20株分离自烧伤科的鲍氏不动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进行了染色体型(ADC)和质粒型(DHA)2种AmpC酶基因检测,并对部分阳性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20株鲍氏不动杆菌烧伤患者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除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均>85%,PCR检测ADC基因19株(95%)呈阳性,而DHA基因均为阴性;部分ADC阳性产物经测序比对与ADC基因EF546445相同.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烧伤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多药耐药非常严重,染色体型AmpC酶ADC在鲍氏不动杆菌烧伤患者分离株中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清中铁蛋白(SF)及它们的比值(sTfR/SF)在鉴别诊断难治性贫血(RA)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对34例难治性贫血与37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3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sTfR和SF并计算其比值.结果正常人、RA和CAA患者三组之间SF有显著性差异(P《0.05),sTfR有显著性差异(P《0.05).sTfR/SF:三组间及两两比较均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1),CAA》正常人》RA.结论同时测定血清SF、sTfR尤其是计算sTfR/SF值在RA与CA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可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烧伤分离株携带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和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方法测定分离自烧伤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Pa)和鲍曼不动杆菌(Ab)各20株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检测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ant(2')-Ⅰ)、3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A、rmtB、rmtD)、1种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qacE△1-sul1)和1种转座子遗传标记(merA)。结果 40株非发酵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及妥布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达到95%~100%,38株(95%)非发酵菌携带aac(6')-Ⅱ基因,39株(97.5%)非发酵菌携带qacE△1-sul1基因。20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rmtB基因。结论本组非发酵菌烧伤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严重,aac(6')-Ⅱ和qacE△1-sul1基因在非发酵菌烧伤分离株中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