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拟基于炎症因子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RDW)建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预后的新型预测模型.方法:纳入577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为9~40分的554例患者为建模队列.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HBV-ACLF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后评估模型,再分别在3家医院使用ROC曲线验证新模型对HBV-ACLF患者90 d预后预测的准确性.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RDW、NLR、国际化标准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肌酐(creatinine,Cr)、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为HBV-ACLF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COX回归分析建立如下预测模型:COXRNTIC=0.073×RDW+0.027×NLR+0.004×TBIL+0.236×INR+0.005×Cr(P=0.000),该模型截断值为3.59(特异度为84.86%,灵敏度为78.48%).使用ROC曲线检测预测能力,分别为RNTIC(0.864,95%CI=0.833~0.892),高于MELD评分(0.737,95%CI=0.698~0.773)、NLR(0.705,95%CI=0.665~0.743)及RDW(0.677,95%CI=0.637~0.716) (P=0.000).在验证队列中,RNTIC模型在3家中心同样展示出优于MELD评分及NLR、RDW的死亡预测能力.结论:基于炎症因子NLR及RDW建立的HBV-ACLF短期预后预测模型与MELD评分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是值得信赖的临床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3.
AM 12质粒对体外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AM12质粒(含HBV3.2kb全基因组)对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为对象,以AM12质粒转染HK-2细胞为转染组,以正常HK-2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角蛋白(CK)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转染组TGF-β1为(283.85±61.12)pg/ml,高于对照组(210.28±47.21pg/ml)(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K减弱,α-SMA增强。结论HBV-DNA质粒转染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引起TGF-β1分泌增加,并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灵芪蠲肝液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的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第4周起予灵芪蠲肝液,于0,4,6,8,10周检测Kupffer细胞(KCs)Toll样受体4 mRNA(TLR4mRNA)、肝组织TLR4和组织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毒素、Ⅳ型胶原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灵芪蠲肝液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清TGF-β1、内毒素、Ⅳ型胶原的表达(P<0.001),且KCs TLR4mRNA、肝组织TLR4和TIMP-1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P<0.001),KCs TLR4mRNA与血清TGF-β1水平成正相关(r=0.665,P<0.001)。结论灵芪蠲肝液可通过降低血清内毒素、肝组织TLR4蛋白表达及信号转导,减少TGF-β1生成起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对44例CHB患者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GF-β1、HGF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20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 44例CHB中早期肾损伤24例,无肾损伤20例CHB患者血清TGF-β1、HGF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肾损伤者血清TGF-β1、HGF明显高于无肾损伤者(P<0.01);且血清TGF-β1、HGF与早期肾损伤指标尿α1-MG、mALB水平成正相关(r分别=0.718,0.683,0.664,0.637).结论 CHB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TGF-β1、HGF均升高,可能是机体损伤与抗损伤反馈调节所致.  相似文献   
6.
7.
Fas配体(FasL)与Fas受体分别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及TNF受体(TNFR)家族,是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之一。乙肝病毒感染之后,可使Fas/FasL系统的表达及分布出现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Fas/FasL系统与HBV感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盛云建  何鸿雁  宋颖  符娟  邓存良 《四川医学》2019,40(11):1099-1105
目的观察IL-37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昆明雄性小鼠60只随机将其均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空质粒A组,空质粒B组,预防组A组,治疗组B组。每组按照处死时间点(8周,12周)随机分成2小组。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的ALT及AST活力,IL-1,IL-6,TNF-α、TGF-β1表达水平。结果肝脏坏死炎症活动评分8周及12周预防组A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12周治疗组B组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8周时预防组A组与模型组相比AST活力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B组12周时ALT、AST活力比8周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肝组织IL-1β、IL-6、TNF-α、TGF-β1在8周时预防组A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12周时,预防组A组及治疗组B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B组肝组织IL-1β、IL-6、TNF-α、TGF-β1水平在12周较8周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IL-37能通过降低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IL-1β、IL-6、TNF-α、TGF-β1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对其肝脏炎症具有保护作用及潜在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葡甘聚糖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葡甘聚糖对脂肪肝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6组 ,即正常对照组 (n =8、C) ,模型组 (n =8、M) ,易善力预防组 (n =8、A1)、葡甘聚糖预防组 (n =9、B1) ,易善力治疗组 (n =11、A2 )和葡甘聚糖治疗组 (n =9、B2 )。检测处理 2周和 4周末血清肝脏酶学 (ALT、AST)、血脂 (TG、TC)水平和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结果 :与C组比较 ,M组血清生化ALT、AST水平显著升高 [(2 5 6± 14 4 .7)U L ,(410 .9± 12 0 .5 )U L](P<0 .0 1)。与M组相比 ,B1、A2、B2组ALT水平显著下降 [(15 0 .3± 5 8.4 )U L ,(76± 6 5 .1)U L ,(5 3.2± 5 3.1)U L](P <0 .0 5 ) ,而AST水平无明显降低 (P >0 .0 5 ) ,甚或升高。与C组比较 ,M组血清脂质TC、TG显著升高 [(1.5±0 .90 )mmol L ,(3.5± 0 .4 1)mmol L]]。与M组相比较 ,A1、B1组血清TG、TC水平无明显下降 ,分别为 [(1.6 0± 1.4 1)mmol L ,(3.4 0± 0 .4 5 )mmol L],和 [(0 .99± 0 .5 5 )mmol L ,(3.6 0± 0 .38mmol L) ](P >0 .0 5 ) ,而A2组和B2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分别为 [(0 .5 3± 0 .5 5 )mmol L ,(3.10± 0 .36 )mmol L]和 [(0 .4 7± 0 .36 )mmol L ,(2 .86± 0 .10mmol L) ]。肝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 ,M组肝小叶内肝细胞发生中、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拉米夫定已被推荐作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接受化学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阻止HBV再激活的预防用药。但是有关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拉米夫定预防用药的资料相对较少。本研究在于评价拉米夫定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乳腺癌化学治疗患者预防HBV再激活的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和Coehrane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中所有有关拉米夫定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乳腺癌化学治疗患者预防作用的研究文献。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以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s,RR)及95%可信区阃(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作为分析疗效的统计量,对HBV再激活引起的肝炎、HBV再激活导致的化学治疗终止和HBV再激活导致化学治疗延迟的发生率进行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研究合并先前进行临床异质性检验,若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如存在统计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①共计纳入6篇研究文献,入选619例研究对象,其中232例采用拉米夫定预防治疗(预防组),387例未采用拉米夫定预防用药治疗(对照组)。②对于预防HBV再激活引起的肝炎,meta分析显示拉米夫定预防治疗组明显低于未预防组(RR=0.17,95%CI:0.08—0.36,P〈O.00001)。③HBV再激活导致的化学治疗终止发生率(RR=0.28,95%CI:0.09—0.88,P=0.03)在拉米夫定预防用药组低于未预防用药组。④HBV再激活导致的延迟化学治疗发生率(RR=0.43,95%CI:0.2-0.94,P=0.03)在拉米夫定预防用药组低于未预防用药组。结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乳腺癌化学治疗患者,在化学治疗前使用拉米夫定预防用药能降低HBV的再激活。因纳入研究数量有限,且包含了非随机对照试验。尚需更多的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