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3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258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57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591篇
内科学   752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296篇
综合类   1454篇
预防医学   1071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487篇
  6篇
中国医学   701篇
肿瘤学   15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74年   7篇
  1962年   8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补益脾胃元气类方药人参、大补元煎、洗心汤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JNK(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及p38MAPK(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补益脾胃元气方对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寡聚肽Aβ_(1~42)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模拟AD细胞模型;分别以蒸馏水、人参、洗心汤、大补元煎颗粒剂溶液对新西兰家兔灌胃给药,14天后抽取各组脑脊液,与终浓度为25μmol/L的寡聚肽Aβ_(1~42)单独或共同作用于原代海马神经元48小时,分别检测模型组、正常脑脊液对照组、安理申组、人参组、大补元煎组、洗心汤组海马神经元JNK和磷酸化JNK(phosphorylated JNK,p-JNK)及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hosphorylated p38,p-p38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对培养至7~8天的成熟原代海马神经元,进行神经元树突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MAP2标记,结果显示原代海马神经元在所培养的总细胞中所占比例达到95%以上。免疫荧光实验显示,人参、大补元煎及洗心汤三组补益脾胃元气方药中p-JNK、p-p38MAPK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蛋白印迹实验中三组补益脾胃元气方药中p-JNK、p-p38MAPK的表达同样降低(P0.05)。结论:补益脾胃元气方药可通过抑制JNK和p38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JNK、p-p38MAPK蛋白的表达,有效拮抗Aβ_(1~42)神经毒性,抑制由Aβ_(1~42)诱导的JNK和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所引发的炎症信号通路活性增强及细胞损伤凋亡发生,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9 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抗击疫情和保障医护人员自身安全,开展了传染病防护技能专项培训。在本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按“三区两通道”设置模拟隔离病区、开发传染病防控专项培训课程,对全体医护人员(特别是一线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护技能、进出隔离病区等项目实景培训及实战练习。以期迅速有效地提升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护技能和防护下临床操作的熟练度、精准度,在更好地治疗患者的同时,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同时也说明在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设置模拟隔离病区、开设传染病防护技能课程,并纳入常态化培训考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应用新型再生可降解生物材料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SIS)与植皮术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收治手部软组织缺损36例,根据缺损面积与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补片组2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1.5 cm^9.0 cm×3.5 cm,平均5.3 cm×2.1 cm,采用SIS治疗;植皮组1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9.0 cm×4.0 cm^16.0 cm×9.0 cm,平均12.0 cm×8.5 cm,采用中厚皮片植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法促进软组织缺损愈合的效果,记录术后14 d、21 d、28 d、3个月创面区愈合情况,并随访评估创面区愈合后的外观、色泽、弹性、感觉恢复与部分肌腱外露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3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两组创面均完全愈合,外观、色泽接近,皮肤弹性及感觉均恢复良好.补片组感觉恢复优14例(66.6%),良5例(23.8%),差2例(9.6%);植皮组感觉恢复优9例(60.0%),良4例(26.0%),差2例(14.0%).创面愈合效果补片组优14例,良5例,差2例;植皮组愈合优9例,良4例,差2例.结论 SIS能快速、有效的刺激机体再生出表皮组织,并且新生的表皮经过生长与周围皮肤颜色无明显差异,无明显瘢痕增生,是一种手部小面积浅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全基因组层面对大麻(Cannabis sativa)TIFY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功能分析,为解析大麻TIFY家族基因功能及其对大麻素等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已有大麻基因组数据,通过NCBI,PlantTFDB,MEME及TBtools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鉴定大麻中的TIFY家族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及组织差异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和可视化作图。结果:该研究共鉴定到大麻TIFY家族基因成员14个(CsTIFY1~CsTIFY14),分属于TIFY,JAZ,ZML和PPD共4个亚家族,其核酸序列长度为365~1 369 bp,编码氨基酸长度为118~442 aa,等电点为4.64~9.96。14个CsTIFYs不均匀的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其蛋白均定位细胞核中。CsTIFYs基因的启动子区具有多种非生物胁迫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可参与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调控。转录组表达热图分析表明,CsTIFYs在不同大麻品种的雌花及同一品种的花、苞片、茎、叶中均存在表达差异。结论:该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到大麻CsTIFY家族转录因子14个,并对其结构特点和表达模式进行研究,预测大麻CsTIFYs可能在大麻的JA信号转导通路、非生物胁迫及大麻素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将对大麻中TIFY家族的基因功能研究以及大麻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针对殡葬行业的关键环节,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遗体的终末消毒、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和管理等方面,结合实际制定殡葬行业防控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防控措施,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殡葬行业传播。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于2019年12月开始出现病例报道以来,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日本国内的COVID-19病例从2020年1月中旬开始出现,并随时间推移持续增加,至2020年2月底前被认为是日本国内传播的初期阶段。本文描述截至2020年2月底与日本有关的935例COVID-19病例的传播状况,包括从武汉包机接回的15例日本侨民感染者、大型邮轮"钻石公主"号中的696例感染者以及日本国内的224例感染者状况。同时总结了日本控制疫情扩散的措施,如限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进行RT-PCR检测、降低不必要的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的轻症患者人数、制订SARS-CoV-2感染咨询的准则、取消大型聚会、暂时关闭学校等。进一步提出了日本在预防与控制SARS-CoV-2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如RT-PCR的检测迟缓、医务人员面临被感染风险、日本国内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存在地区差异、信息公开与管理存在混乱等。通过以上介绍,加深对COVID-19在日本及全球流行特点的理解,为全球控制COVID-19疫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探讨不同发育变化模式对不同性别、不同时期儿童甲状腺容积增大趋势的影响以及女性青春发育启动是否存在协同效应,为降低成年后甲状腺异常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在上海市闵行区、江苏省海门市、浙江省玉环市各选定1所小学,将所有8~10岁儿童共784名纳入“8~10岁学龄儿童队列”;同时,分别在上述3地各选定1所初中,将所有11~13岁初一年级女生共491名纳入“11~13岁青春期女童队列”.基线及1年后随访时,采用B超法测定儿童甲状腺容积,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等体格发育指标,收集清晨随机尿样并检测其中尿碘含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及甲状腺容积(V)等指标的变化.根据BMI和WC的变化高低(差值d),将研究对象归为“BLWL(BMI低、WC低)”“BLWH(dBMI低、dWC高)”“BHWL(dBMI高、dWC低)”及“BHWH(dBMI高、dWC高)”4类发育变化模式.结果 经偏相关分析,基线或随访时甲状腺容积大小和BMI,WC均有较强关联(P值均<0.05);8~ 10岁男生组中甲状腺容积变化与BMI及WC变化均有关(P值均<0.05),8~10岁女生组中甲状腺容积变化仅与WC变化有关(P=0.03),11~13岁女生组中未发现关联(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不同模型中校正基线年龄、地区、尿碘差值等变量后,8~10岁男生中BHWH类儿童甲状腺容积增大的可能性是BLWL的2.70(95%CI=1.29~5.66)倍;11~13岁女生中,BLWH,BHWL及BHWH类研究对象甲状腺容积增大的风险分别是BLWL的2.46(95%CI=1.31~4.61)、2.16(95%CI=1.15~4.03)及1.79(95%CI=1.07 ~ 2.99)倍;初潮年龄及发育变化模式对甲状腺容积变化趋势的影响无交互作用(P-0.49).结论 儿童青少年甲状腺容积随体格发育的进展而增大,不同发育变化模式对于甲状腺形态变化有影响.要避免儿童期的肥胖(尤为关注中心性肥胖),及时识别并有效干预甲状腺形态异常,以降低成年期甲状腺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