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当今医学院校中开设的重点学科,该学科对于疾病的发生和预防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可让许多疑难疾病得到更好的预防。从临床观念角度对课程改革进行分析,探讨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在医学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进行课程改革的相关措施,为提高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虚拟互动解剖实验室具有优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有害刺激较少、提高学习效果等特点,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长期摄入乙醇诱导胰岛素抵抗对C57BL/6J小鼠视网膜双极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96只,建立长期乙醇暴露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建模成功后,利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和核因子κ-B(NF-κB)的相对表达量,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视网膜双极细胞变化。结果:长期乙醇暴露导致小鼠胰岛素抵抗,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乙醇暴露后小鼠视网膜IRS2蛋白表达量减少,而NF-κB蛋白表达量增加,有剂量依赖性。同时,乙醇暴露使得视网膜双极细胞数量减少。结论:长期乙醇暴露引起小鼠机体胰岛素抵抗,推测在视网膜中,氧化应激损伤通过降低IRS2蛋白表达量来诱导视网膜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损伤视网膜双极神经元。  相似文献   
4.
在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中,加强和其他医学基础学科的结合和联系,通过举例、比喻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多提问题,课后布置思考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表面分子变化及Th1/Th2的漂移,并分析肿瘤负荷对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患者30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表面分子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T淋巴细胞中CD3^+、CD4^+28^+/CD3^+、CD8^+28^+/C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CD8^+3^+,CD28^-较正常组升高(P〈0.01);单核细胞的表面分子CD4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D80与CD86均相对于正常水平降低(P〈0.01);Th1细胞因子(IL-2、IFN-γ)降低(P〈0.01);Th2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1)。结论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胃癌的发病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关系;Th1/Th2失衡,表明肿瘤细胞出现免疫逃避与胃癌的发展可能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小组互动学习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中的实用性.方法 将入选学生随机分成两组,组1接受PBL教学法,每名教师辅导10名学生;组2进行传统教学法示教,每名教师辅导25名学生.主要比较两组在小组互动学习中的反应,反应评级包括较差、良好或优秀.结果 组2中的学生表现出较好的学习能力,且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合作、互动、自信、考试及实践应用等方面均优于组1.结论 小组互动学习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应用于人体解剖学的传统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为了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漯河医专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河南分离株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Fd)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采用改良法提取阴道毛滴虫全基因组DNA,应用特异性引物对Fd基因进行扩增,随机选取河南省内5个地区来源的10个虫株的Fd基因扩增片段直接进行双向测序,应用Chromas和Clustalx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将测序所得Fd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Fd基因(M33717)进行比对,对所得Fd基因的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内5个地区来源的F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无差异,与Fd基因(M33717)对比,在第200位发生碱基插入,插入碱基为ctg,与Fd基因M33717的同源性为99%.结论:经NIH GenBank基因命名委员会认定,本研究中Fd基因为新型基因,收录编号为EU652852.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索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receptor,DRD2)基因第8外显子Taq I A位点多态和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receptor,DRD3)基因第5内含子Msp I位点多态与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是否关联及其在不同性别是否存有差异。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及DNA测序技术,对3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10名对照DRD2Taq I A基因多态性和DRD3Msp I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间DRD2 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显著(P<0.01)、两两基因型对比(A1/A2与A1/A1相比:P<0.05;A2/A2与A1/A1相比:P<0.01)及两基因型联合对比(A1/A2+A2/A2与A1/A1:P<0.01)组间差异也显著。性别分层研究DRD2Taq I A位点女性组间差异显著(P<0.01),男性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DRD3Msp I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分布及性别分层分析等所有数据均显示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因子趋势检验结果DRD2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A2:P<0.01;DRD3Msp I位点等位基因2:P>0.05。结论所得数据支持DRD2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A2可能为精神分裂发生的风险因子,特别对女性而言。数据分析不支持DRD3Msp I位点基因与精神分裂发生有关。此结果需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