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信息管理系统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联合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1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拟实施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各产程时间、新生儿指标、产妇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及镇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分娩过程中产妇缩宫素使用率(43%)低于对照组(59%)、自然分娩成功率(79%)高于对照组(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23.3±94.5)min和(477.2±98.1)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56.2±111.7)min和(514.0±11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期间对自控硬膜外镇痛方法掌握、自我评估内容知晓程度及不良反应汇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镇痛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管理系统可加强产妇对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分娩镇痛护理质量,减少缩宫素使用率,缩短产程,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配伍的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50例行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P组为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F组为芬太-丙泊酚静脉麻醉,T组为曲马多-丙泊酚静脉麻醉.记录SpO2、丙泊酚总量、清醒及留观时间和镇痛效果.结果:F组SpO2<90%发生率最高.P组丙泊酚总量最高.F组清醒及留观时间最长.F组、T组镇痛效果好于P组.结论:曲马多-丙泊酚配伍用于无痛人流镇痛效果好,减少丙泊酚总量同时对呼吸抑制较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佐辛、喷他佐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喷他佐辛组(P组)各40例。D组选用地佐辛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P组选用喷他佐辛18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均采用自控镇痛泵(100m1)以负荷剂量2ml+持续剂量2ml/h+自控镇痛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模式静脉镇痛。观察术后4、8、16、24和48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48h内患者有效自控镇痛按压次数。结果:D组术后4、8、16、24和48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有效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与P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和嗜睡等发生率均低于P组(P〈0.05-P〈0.01)。结论:地佐辛、喷他佐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地佐辛较喷他佐辛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电子胎心监护(EFM)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 298例单胎足月孕妇作为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应用中央监护站系统进行持续EFM;同时选取既往产程中未行持续EFM的862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计算2组的羊水粪染率、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并检测EFM异常孕妇分娩后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结果:观察组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为21.4%,高于对照组的15.0%(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及重度窒息率分别为4.5%和1.4%,低于对照组的7.2%和2.7%(P0.01和P0.05)。2组胎儿窘迫诊断率、羊水粪染率、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产钳助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胎儿窘迫率10.7%,低于对照组的14.0%(P0.05)。观察组中EFM异常图形病例脐动脉血pH值为7.250.26,低于EFM正常图形病例的7.340.18(P0.01)。结论:采用中央监护站系统在产程中进行持续EFM,可以早期发现胎儿窘迫,为早期处理和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信息管理系统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联合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1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拟实施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各产程时间、新生儿指标、产妇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及镇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分娩过程中产妇缩宫素使用率(43%)低于对照组(59%)、自然分娩成功率(79%)高于对照组(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23.3±94.5)min和(477.2±98.1)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56.2±111.7)min和(514.0±11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期间对自控硬膜外镇痛方法掌握、自我评估内容知晓程度及不良反应汇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镇痛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管理系统可加强产妇对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分娩镇痛护理质量,减少缩宫素使用率,缩短产程,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低剂量纳布啡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4—8月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行腰麻下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纳布啡常规剂量组(NC组),纳布啡低剂量联合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TAPB组(NDT组),每组30例。NDT组于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每侧注入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混合液30 mL。记录2组术后VAS评分、睡眠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首次下床时间、镇痛满意度等。  结果  NDT组术后6、12、24、36、48 h时点宫缩痛VAS评分[2.0(1.0, 3.0)分、3.0(2.0, 3.0)分、2.0(2.0, 3.0)分、2.0(2.0, 2.0)分、2.0(1.0, 2.0)分]均显著低于NC组[4.0(3.0, 5.0)分、4.0(4.0, 5.0)分、4.0(3.0, 5.0)分、3.0(2.8, 4.0)分、2.0(2.0, 3.0)分, 均P < 0.05)];术后24、48 h睡眠时间显著长于NC组[8.0(7.0, 8.0)h/d、8.0(7.0, 8.0)h/d vs.5.0(4.8, 6.0)h/d、6.0(6.0, 7.0)h/d, 均P < 0.05)]。NDT组首次下床时间显著缩短,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显著降低,产妇镇痛满意度显著增高。  结论  低剂量纳布啡PCIA联合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TAPB多模式镇痛方案用于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电子胎心监护(EFM)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 298例单胎足月孕妇作为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应用中央监护站系统进行持续EFM;同时选取既往产程中未行持续EFM的862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计算2组的羊水粪染率、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并检测EFM异常孕妇分娩后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结果:观察组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为21.4%,高于对照组的15.0%(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及重度窒息率分别为4.5%和1.4%,低于对照组的7.2%和2.7%(P0.01和P0.05)。2组胎儿窘迫诊断率、羊水粪染率、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产钳助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胎儿窘迫率10.7%,低于对照组的14.0%(P0.05)。观察组中EFM异常图形病例脐动脉血pH值为7.25±0.26,低于EFM正常图形病例的7.34±0.18(P0.01)。结论:采用中央监护站系统在产程中进行持续EFM,可以早期发现胎儿窘迫,为早期处理和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阻滞在子痫前期孕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3月—2021年3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子痫前期孕妇90例,年龄21~38(27.4±3.8)岁,孕周36~41(38.2±1.3)周,孕次1~4(1.7±0.9)次,均为单胎且首次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式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10例,年龄23~32岁,BMI 20~31 kg/m~2,ASAⅡ级。根据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奇偶性分为程控间歇脉冲输注组(PIEB组)和持续输注组(CEI组),每组205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PIEB组以每次7 ml(6 ml/min)脉冲式输注,每小时1次;CEI组以7 ml/h的速度持续泵注给药。镇痛泵药物为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生理盐水,总量120 ml,PCA 7 ml,锁定时间60 min。记录产妇镇痛前、镇痛后1、2、3、4、5 h和宫口开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按压次数、镇痛药用量、产妇镇痛满意度评分;记录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催产素、器械助产、会阴侧切、产后出血500 ml发生情况;记录中转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和脐带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镇痛后2~5 h和宫口开全时PIEB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EI组(P0.05)。PIEB组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用量明显少于CEI组(P0.05),产妇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CEI组(P0.05),第一产程时间明显长于CEI组(P0.05),使用催产素明显高于CEI组(P0.05),会阴侧切明显少于CEI组(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及器械助产、产后出血500 ml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转剖宫产、新生儿窒息、脐带动脉血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式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